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数感"一词出自于英语"Number Sense",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它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到的六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几个阶段的内容中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2.
吴汝萍 《河北教育》2012,(10):15-16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感放在了10个核心概念的首位,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往往还比较模糊,亟需探索有效方法,让数感在学生的头脑中"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3.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数感就写进了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课程目标之一。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提升、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核心所在。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已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很多老师都执教过,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够10根捆成一捆"呢?课堂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每名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事实上,估算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的运算中,尤其是估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与估算有关的内容很多,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估算方法,还要善于运用,使学生理解估算的实质,从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中的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阐述了培养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教师理解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与发展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就像音乐有"乐感"、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中也有"数感"。在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数学课程标准》有6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是新教材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真正把数感的培养当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去思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持续加强数感的培养,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音乐有"乐感",美术有"美感",语文有"语感",同样,数学应该有"数感"。"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习内容中有十个重要概念,数感摆在了首要位置。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1.
自从数感被写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数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业的优劣。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数感的重担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在很多时候必须有“形”作为支撑。“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数学素养的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会有哪些表现?如何评价学生数感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文献,构建了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每个维度下又设置了主要观测点。依据数感的主要观测点,通过表现性任务与评价量规的开发,积累数感评价案例,以期对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做出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郑小娟 《学苑教育》2021,(12):67-68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培养数感和符号感"。数感的形成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反思等活动,培养灵敏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数感是项重要的任务。怎样培养数感呢?本文就简单谈谈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速算中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14.
葛云 《吉林教育》2008,(9):66-6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数感,狭义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感性,广义讲是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建立并非一蹴而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让学生会"数学地"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体验、感悟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的概念首次被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提出.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即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是一种自觉的态度与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等.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国家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感"的诠释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数感非常重要的时期,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以下几个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一、"数"出数感数数是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的最佳方法。通过有目的地让学生数数,带领学生将数数经验不断上升到对数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感”呢?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内涵,探讨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一、对“数感”的认识1.数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需要。“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我们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任务。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培养学生数感的做法。一、融入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数感,就应让孩子体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