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演游戏五步曲江苏卞惠莲,曹惠丽表演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感知、理解、想象,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我们在开展表演的游戏时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的:一、选择教材,改编教材表演游戏是集...  相似文献   

2.
李荭 《学前教育》2014,(5):29-31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表演游戏需要幼儿置身角色中,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黄秋玲 《快乐阅读》2011,(21):122-123
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主要是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角色,通过感知、理解、想象后,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创造性表演。因此,在表演游戏的指导中,如何把握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是活动的关键,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培养创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了  相似文献   

5.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等,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现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它对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表演游戏中,幼儿的表演成为教师控制下的模仿、练习的行为,师幼关系成为一种导演和被导演、指挥控制和被动执行的关系,教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等,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现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它对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表演游戏中,幼儿的表演成为教师控制下的模仿、练习的行为,师幼关系成为一种导演和被导演、指挥控制和被动执行的关系,教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一、当前幼儿园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1.游戏主题统一安排,游戏内容硬性规定。在表演游戏中,玩什么、怎样玩不是由幼儿决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这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朱雪梅 《山东教育》2013,(26):28-29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它的教育价值已由过去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主要目的而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因素:活动的方式也由在教师导演下的被动模仿转变为在教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主活动。在这样的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情节、角色 ,通过感知、理解、想象 ,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在表演游戏指导中 ,如何把握教师的主导性 ,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让表演游戏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使之成为幼儿喜爱的自主的一种游戏呢 ?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尝试 ,使游戏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的进行。理解———表演游戏的基础。 人类记忆的保持与组织关键在于理解。理解作品内容不是对作品简单的重复记忆 ,而是在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内容的实质 ,对作品的个性特征有独创的见解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  相似文献   

10.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语言、动作、手势、表情)再现作品内容的创造性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的需要。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在表达上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尝试将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用整合的方式来呈现,能让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中和熟知的背景中,进一步体验音乐旋律的变化以及人物情绪等,实现音乐欣赏的真正价值,并能凭借表演游戏渗透美,在潜移默化、深入浅出的游戏中,萌发了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围裙剧场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重要游戏类型,它是根据幼儿熟悉的文学作品或故事,以围裙为载体,将道具与围裙合二为一,通过这种表演形式,将作品的情节、内容用自身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等手段,创造性的表现和再现文学作品的活动。围裙剧场作为我园的语言特色游戏之一,深受幼儿的喜爱和欢迎。围裙剧场不仅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创造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在其他游戏中无法体  相似文献   

12.
林煜 《快乐阅读》2013,(24):4-5
在表演游戏中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他们能独立自主的分配扮演角色,会根据角色的特点使用恰当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对表演过程中的情节乐于创编,但多数孩子的表演还是以模仿为主,表演中的创造性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我们从给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让幼儿自主设计制作游戏材料,游戏中放手让孩子自己演等几方面入手,尝试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正>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之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于游戏,又兼具表演性,它以故事为依据,是幼儿小群体自娱自乐的活动。本文以大班表演区里《老鼠嫁女》故事表演中幼儿间发生的小故事为例,尝试剖析幼儿的行为及从观察这个小故事中幼儿的表现而引发的几点思考。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小颖的女孩,故事发生在2015年6月12日。  相似文献   

14.
程英 《福建教育》2011,(5):34-38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或者儿童自己创编的故事作品)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印象,创造性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大胆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个性化地反映故事的情节、人物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表演游戏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加强幼儿的是非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表演游戏中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在创造性游戏中,幼儿必须通过各种动作来反映现实生活。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学妈妈抱娃娃、炒菜的动作;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材料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构造出一定的物体形象;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除了通过语言、表情来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之外,还必须借助各种动作才能充分展示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尽管这些动作活动量大小不一,身体活动的部位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神经、心脏、骨胳、肌肉等的发育。   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创造性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想象活动。例如,幼儿会根据需…  相似文献   

16.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感知、理解、想象,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它的开展是我园艺术教改的一大特色。经过反覆的观摩、实践,我园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表演游戏指导模式,可概括为五步曲。  相似文献   

17.
<正>游戏是幼儿生活与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期恰恰是孩子的游戏时期,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是根据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  相似文献   

18.
罗青 《福建教育》2014,(1):115-116
一些幼儿园在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现象:重表演,轻游戏;教师指导方式程序化;幼儿按照同一模式进行表演,幼儿表演的对话、语气甚至表情动作都基本相同,缺乏幼儿创造性的表演行为,幼儿呈现厌烦、消极等状态。两年来,我们尝试从表演游戏素材选择、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情节的引导与推进等三个方面入手,改进表演游戏,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58):189-190
在当前幼儿园开展自主性游戏的背景下,教师试图为幼儿创设最初的游戏环境及提供可操作性材料,让幼儿的游戏完全自主,如从游戏主题的选择到游戏材料的使用,甚至富想象力的游戏情境等。其中表演性游戏很受幼儿欢迎,在表演游戏中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他们能自主选择主题、分配扮演角色,会根据角色的特点使用恰当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对表演过程中的情节乐于创编,但多数孩子的表演还是以模仿为主,表演中的创造性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我们从给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主设计制作游戏材料,游戏中放手让孩子自主表演等几方面入手,尝试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要求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包括语言、表情、动作姿势等在内的手段来再现特定的故事,这种再现的过程本身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过程。但由于表演游戏是对文艺作品的再创造,孩子往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扮演角色,反映作品的内容。但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想渲染某个情节却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