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非常明显。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都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学校必须要对留守儿童予以高度的重视,着重引导和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促进留守儿童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促进留守儿童们能够更加积极、快乐的学习知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探讨其自我意识发展的性别、民族及年级差异,为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边疆民族地区3所乡镇小学的810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处于正常值范围,躯体外貌维度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值<0.05);留守男生在躯体外貌、焦虑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女生,在行为维度上得分低于留守女生(P <0.05);汉族留守儿童在躯体外貌、合群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白、彝、傈僳族少数民族留守儿童(P <0.05);六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最好,五年级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最差。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总体良好,少数民族以及五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而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家校合作不力则是加剧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责任分担意识,家校合作乏力;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疏离,相互支持程度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留守儿童家庭对提高成绩的愿望迫切,家校合作系统性差,需要教育与管护并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愿望,开展家校联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双边管护,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发挥学校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家庭主体作用,明确监护责任;创新模式,构建系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水平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何既保存其文化传统又发展现代教育制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基于从江县雍里乡龙江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教育困境,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水平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何既保存其文化传统又发展现代教育制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基于从江县雍里乡龙江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教育困境,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而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家校合作不力则是加剧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责任分担意识,家校合作乏力;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疏离,相互支持程度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留守儿童家庭对提高成绩的愿望迫切,家校合作系统性差,需要教育与管护并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愿望,开展家校联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双边管护,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发挥学校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家庭主体作用,明确监护责任;创新模式,构建系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语言教育既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又要符合语言教育规律,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强国家通用语教育的策略包括:加强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把握双语教育的正确方向;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在幼儿阶段强化国家通用语教育;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国家通用语水平;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家通用语学习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国家通用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较好掌握国家通用语,为少数民族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的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教育策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贵州省天柱县农村初级中学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症;社会、学校、家庭应联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照研究,讨论其自尊、情绪、社会交往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苏北SH县、HA区的六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语言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存在地区和性别差异;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普通话使用更加熟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与父母的普通话水平呈现正相关;留守儿童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言语交流不太理想。教师是学生普通话学习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父母。教师对留守儿童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建议一是家庭和学校创造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环境;二是加强师资培训,确保教师普通话水平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大理白族自治州150名农村留守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学生生活事件应激状况显著高于普通学生,需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断凸显,笔者把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作为个案,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紧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学校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缺失等,探讨了该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如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教育资源短缺,家庭经济问题引发儿童心理失衡,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博弈的势弱等。应从加大各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良好学校生活氛围的建设和管理,加厚民族文化浓郁的校本课程等方面着手,以解决该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孩子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形成网瘾的成因,并提出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思想教育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孩子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形成网瘾的成因,并提出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思想教育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非凡。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学习习惯问题又显得特别突出。为此,选取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为研究主题,通过学习习惯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以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方面主要存在诸如"课前不能很好地准备学习用品;上课听讲不够认真;课堂自律性差,较随意;课堂上不能很流利地回答问题;字迹不够工整;考试时做题遇到不会的题会轻易放弃"等问题,进而分析得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因素包括:学生年级与性别因素;学校班级氛围及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状况。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不同层面的困境。就现实情况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要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多元教育方法;经常加强家校沟通,合力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如何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已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外,社区教育逐渐成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新重点。通过对郴州地区社区教育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可以从完善社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活动和建设儿童环境友好型城乡社区等方面着手,构建社区教育体系下的留守儿童犯罪预防机制。以社区教育搭建活动平台、培养学习共同体、构建有向心力的社区文化,加强留守儿童的社会联结,从而达到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曾碧  侯攀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5):123-126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经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长期以往必然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转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外出务工方式,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效能;加强学校师资建设、建立学校监护系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的民间救助组织、加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管理是农村教育整体提升的关键着力点,由于多种因素,目前在西北农村地区,学校和家庭在留守儿童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造成了他们性格内向、情感缺失、价值偏离、道德滑坡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既是当代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自我的课题,更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是探索留守儿童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学习自律、人际支持上,有着较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对父母外出表示理解;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城乡二元壁垒、本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生存状态、心理发展、教育状况等方面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村年轻的父母大多出外打工,大半是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许多老人还要劳作,很少有闲暇专心照顾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这些地区"留守儿童的"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