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特别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数学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从而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使他们真正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好数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情绪,充满学习热情。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工具,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怎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洋溢生活气息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下面我就针对追寻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学数学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感悟理解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鲜活气息呢?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  相似文献   

5.
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新课标也要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认识、学习、感悟和应用数学。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呢?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必须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教师要巧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找寻数学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将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枯燥的数学概念和烦琐的数学计算与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实际相联系,使数学教学"有血有肉",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同时让学生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创造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出发,并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体验了数学的本身价值。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萌发好奇之心.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教育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一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则其犹如一潭"死水",数学课堂教学则索然无味。因此,应该让数学课堂生活化,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轻松学习与感悟数学,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一、导入情境应该生活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认为要教好数学,必须吃透教材,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形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从中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下我就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让"生活"为数学课堂服务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创设生活问题,引入数学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意课堂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教师应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思考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从而投入实践,为学生提供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鲜明地提出要"变革教材内容复杂、晦涩、重点不突出、没有新意和太看重书本知识的状态,搭建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与现实生活和技术进步的桥梁。"所以跨越知识本身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这是要求。数学知识也是从生活中取得的,只有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才能勾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应用于实际,找到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有一种"生活中有数学"的惊异感。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处于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教学情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6.
陈火德 《考试周刊》2014,(27):55-55
数学知识的运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例用到教学中,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创新教材,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对数学充满兴趣,促进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郭定富 《新疆教育》2012,(23):99-99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的现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学习生活数学,数学教学要与社会生活接轨。这样的要求,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求,而且使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让体验生活实践成为数学学习的支点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习应是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特点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应回归儿童的生活。学习数学是生活常识的系统化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创设教学情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让"爱"充满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