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中,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高中数学教材《集合与逻辑用语》一章就是教会学生从集合角度理解、描述数学问题,用逻辑用语规范学生数学表达和思维。学生刚刚接触逻辑用语表达数学思维,有一定难度,"一题多解"作业训练在"逻辑用语"中可以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提高用数学思维观察、认识世界,在"一题多解"作业...  相似文献   

3.
谢文运 《甘肃教育》2014,(11):78-78
正小学数学课外实践作业既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形式应不拘一格。合理的数学课外实践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下面,笔者就如何设计课外实践作业,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我国,"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类有趣又重要的数学问题的代表,大量出现在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中。在学习了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54):80-8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作者就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陈秀艳 《考试周刊》2013,(79):64-64
<正>一数学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量等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习内容"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还是"拓展—应用"的过程。但平日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使学生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指导高中数学教材"实习作业",本文重点阐述"实习作业"的重要功能和意义,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具体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不同版本教材,从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两个方面来设计单元作业,让数学作业减负增效,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教学的改革离不开作业设计的优化。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数学作业就是做题,就是教材上的、试卷上的、参考资料上的各类题型,教师将学生对作业的概念引入死胡同。数学教师应实现作业设计多样化,避免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采用"课前预习单、课后分层作业"双作业模式的整合与研究,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选择符合学情、题量恰当、难易适合、思维深入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作业的设计(定标、创编、微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潘跃青 《考试周刊》2014,(10):73-73
<正>有一句这样的话: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唤醒。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呀。这里把尊重视为第一道阳光,耳朵比作心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把这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话用好呢?如何让数学的阳光触及学生的心灵呢?一、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首先应从让"学生理解教材"转变为"教材理解学生"。"教材理解学生"就是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要使"教材理解学生"还必须让"教师理解教材"。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去实践、丰富和完善。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说,只有"教师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理解学生"。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好"  相似文献   

11.
唐霞 《亚太教育》2024,(3):173-176
“双减”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提质增效”的教学要求,在有限教育活动中呈现“利益最大化”。作业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路径之一。基于“双减”背景,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展开探讨,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详细讨论“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实例及学生实情,从不同教育视角出发对教学活动提出几点可行之策,如精选作业内容、构思多元作业、关注个体差异、调整作业视角等。  相似文献   

12.
"用教材教"的理念指的是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目的是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串,是"用教材教"理念的体现.教师应遵循有情境、有层次、有探索的原则,必要时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让课堂结构清晰顺畅且符合学生认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能力.问题串可从能力层次、函数模型的多样性、情境化、数学实验、课后作业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及时转变传统"精英化"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转而实现"普惠型"教学方式的转变,让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获得,有所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角度入手,对初中数学设置"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作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并进一步探究分层教育理念在数学作业环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自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新教材全面实施以来,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改革已成为同行们的中心话题。但是,在这个话题中,以谈"课堂教学方法"、"教材改革"的见多,课外的见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都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改革中,数学作业全收全批的传统批改方式是否需要改革?本文就此作些探讨。《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着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学生…  相似文献   

15.
习题是学生进行有效课堂练习不可或缺的载体,是学生获取"四基"的重要平台,也是沟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当多的老师十分重视例题的教学,却忽视教材中对教材习题及其练习过程的设计研究,缺乏对习题内涵的深度挖掘,把教材习题仅仅作为作业让学生走过场,从而弱化了习题应有的数学价值、思维提升功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业,一个时时被人提起而又时时被人忘记的教学环节,担负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在发生质的变化。然而,"题海战术"、"拿来主义"仍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手段,"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缺乏应用"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数学作业设计之中。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提起"数学作业设计"这个话题。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的热情和热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不断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探索与思考价值的数学作业,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本期组织的这6篇文章,既有对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和关系的分析,也有名特优教师对数学作业设计的沙龙研讨,更有一线学校的老师对不同数学作业形式设计的教学尝试,我们希望这组稿件对广大的一线老师设计数学作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精神和思想。只有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发现和生成过程,学生才能真正领略数学的魅力。教师要潜心研读教材,使躲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思想逐渐明朗清晰;要悉心演绎课堂,让学生在智慧对话中感悟思想,生成思想;要创新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反思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内化数学思想,积淀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作业。它能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教材的阅读与理解。例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与讲解例题,很少利用教材,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学习中不愿阅读教材。认为阅读数学教材就是看结论、背公式。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作业(问题)提出单向,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新课标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和尊重个体差异"。然而数学作业中,题目大都是课本(或同步练习)提供的,很多老师采用"拿来主义"策略,仅从教科书或练习册中挑选部分,甚至一网打尽地让学生去做,而学生必须被动接受。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