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亲类综艺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的组成之一,既具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也有着方方面面的桎梏和问题。一档节目的前景如何取决于其制作的精良度、娱乐度和诚信度。制造话题而不越界,娱乐而不低级,取悦而不媚俗,崇尚真善美而不虚假歌颂,体现主流价值而不流于庸俗,这样的节目必定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期,呈现出从婚介到速配再到"真人秀"的典型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抄袭严重,第二是娱乐至上以致娱乐至死,第三是片面追求"收视率第一",放弃社会责任。节目有创新,娱乐有分寸,媒体有责任,这应该是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的特征及其产生变异的表现和原因,探寻矫治这种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爱凤 《视听界》2011,(6):64-65
在当代社会,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却是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公然出现在公共空间。普通人的爱情、婚姻、家庭等原本属于私隐的内容,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媒体这个公共平台,在演播室、摄像机、聚光灯、现场观众、婚姻专家的多重聚焦下被展示、评论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娱乐化了的相亲电视节目,利用电视媒介传播广泛性的功能,使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价值充斥荧屏,本文拟对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娱乐化了的相亲电视节目利用电视媒介传播广泛性的功能,使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价值充斥荧屏。本文拟对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期,部分电视相亲节目放大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究其原因,是媒介道德责任的缺失。为此,树立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媒介道德评价的体制和机制、营造和完善媒介道德责任追究的制度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方铭 《今传媒》2010,18(9):88-89
论文通过梳理国内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脉络,透视当下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为代表在各大卫视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现状,探究该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并思考其未来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何江 《今传媒》2012,(5):65-67
"艺术真实"是美学上的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艺术手段和技巧,准确而形象地把艺术作品的意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作品能否达到"准确且形象"的标准在于是否引起观众的共鸣。电视相亲节目是目前电视节目中的热播类型,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且其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从美学概念上分析,艺术真实的概念是观众对节目认同的关键。媒体应该坚持在完成节目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完成其本身的社会责任、道德价值,合理利用艺术真实,并给予负面元素正确的价值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朱永杰  符建湘 《今传媒》2013,(5):48-50,85
电视相亲节目提供了"邂逅"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男女嘉宾的择偶标准,既包含着自然因素的表达,也有着社会属性的参与。在节目过程中,通过注重过程、追求娱乐、设置悬念、揭示隐私、构建矛盾冲突等运作手段,在"异性"和"同性"之间展开了一场以"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主要内容的人性价值取向的博弈,通过个体现实追求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抉择,弘扬一种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和人生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近期,电视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随着节目的热播,这种相亲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关注。然而,各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相互抄袭模仿,导致节目同质化状况严重;另外,节目中常常出现嘉宾身份造假,盲目拜金,矫揉造作等问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非诚勿扰》的热播,引发了近期电视相亲节目的一次热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红娘》、90年代初的《今晚我们相识》,到1998年的《玫瑰之约》,再到今天的《非诚勿扰》,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自身创造,还是模仿者,节目的形式、诉求、反响都有着显著变化。本文试图把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节目作对比、梳理,分析电视相亲节目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非诚勿扰》电视相亲节目的叙事话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宁 《今传媒》2010,18(10):78-79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自从上映以来,伴随着高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所引起的社会争议也源源不断,"宝马女"、"富二代"、"毒舌"等话题引起极大反响。本文拟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此类相亲节目进行叙事分析,以探究相亲类节目的叙事学奥秘,希望能对我们理解此类节目带来更多的启示,从而更好地规制相亲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刍议电视相亲节目的"卷土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电视相亲节目的前世今生,探究电视相亲热潮所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电视相亲节目以王者姿态重归荧屏,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其中,《非诚勿扰》成为了相亲节目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吸人眼球的一个。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节目的透视,对国内电视相亲节目进行一个系统梳理,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相亲之势席卷电视荧屏,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安徽卫视的《周日我最大》、以及河南卫视的《原来就是你》等婚恋交友节目劲爆亮相,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诠释奇观逻辑的相亲世界。"宝马女"、"富二代"、"剩男剩女"、"豪宅女"等流行新词裹挟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涌入时代浪潮之中,多视角展现了中国第二轮电视相亲热潮。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异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某些节目出现的与整个社会和精神领域的价值期许相异的现象。一些相亲类电视节目背离了应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旨趣,滑向了价值异化与文化异化的边缘,造成媒介背离主流价值观、追名逐利、回顾社会道德、传播畸形婚恋观等负面效应。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的同时亦应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电视相亲节目抛出的不再是爱情,而是话题.这些话题往往具有争议性、现实性、开放性、丰富性、尖锐性等特点,体现了传统婚恋观和现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交锋.主持人和点评专家精妙绝伦的演绎配合,是话题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话题策略是节目收视率的助推器,但也给社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坚守媒体人的责任操守,完善话题的引导功能,多一点真情实意,少一点哗众取宠才是相亲节目发展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20.
刘倩  刘宗元 《今传媒》2012,(7):87-89
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眼下大众传播的传者在新的传播形势下,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在荧屏上的走红,出现了以相亲交友电视节目为代表的电视传媒的又一轮娱乐热潮,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理应清醒冷静的看待相亲节目。本文以电视相亲节目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法,探讨它们走红的原因并进行反思与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