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寻根》2020,(4)
正据户籍部门2019年10月的调查,贵州陶姓有160173人。贵州西部陶姓人口较为集中,威宁陶姓最多,有12695人。明洪武年间,贵州都司下辖18卫和1所。贵州建省后,还有设于贵州境内而属湖广都司所辖的6卫。卫所分布在湘黔滇驿道沿线一带及川黔滇驿道、湘黔边界。据明代武职选簿、地方志等史书所载,贵州的陶姓有:陶铭,原籍安徽  相似文献   

2.
唐宋以降,全国各地均有竹枝词流播,或书写地域,或描摹民风,遂成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而描写贵州的竹枝词亦不少,主要以三个维度为其关要:…一是想象贵州的地理山川,书写黔地偏远、民生多艰;二是描述贵州的历史人文,原生性和落后性并存;三是摹画贵州的民族风情,凸显婚俗、饮食文化的特异性。这些竹枝词成为认知贵州民风民情的重要材料,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梳读。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籍的苗族学生吴正光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便到素有"民族文化沃土"之称的贵州高原工作,至今近50年。春华秋实,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他先后编著《贵州古建筑》《贵州侗寨鼓楼风雨桥》《贵州的桥》《郎德上寨的苗文化》《青岩镇的建筑文化》《郎德苗寨博物馆》《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贵州》《沃野耕耘: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4.
蔡官村在贵州安顺市南10公里,村的西头座落着我国第一座村办地戏博物馆。安顺地戏是贵州屯堡人(主要分布在安顺地区各县市及贵阳、黔南、黔西南、六盘水市邻县农村)最普及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旧时称地戏为跳神,是一种头戴面具在地坝表演的古老剧种。地戏原属中华古老傩文化中的军傩。随着明初调北征南传入贵州。当初是屯田军人在营中自娱自乐“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意”(《续修安顺府志》)。演员全是男性,女性角色为男扮女妆。面具造型有文武、老少、男女、凶善及神话怪异形象。面具简练、夸张、极富个性。演出…  相似文献   

5.
韩振华  赵娟 《寻根》2009,(2):72-81
在闽粤赣交界的闽西山区,有着让世界为之震撼的“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它们便是客家土楼。这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2008年7月7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个世界遗产地!  相似文献   

6.
沈国青作品     
沈国青,男,1954年生。自1977年至今,从事师范教育。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贵州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民革党员,曾任铜仁地区美协副主席。本人  相似文献   

7.
民族服饰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能够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贵州羌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羌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文化角度看,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城贵阳乃贵州政治文化之中心,城中有著名的大道观。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鲜有关于该道观的专题研究。大道观修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洪武间扩大整修,遂成为贵州道纪司之所在,且为明《道藏》的贮藏地,成为贵州道教之中心。清代亦有几次修整,但记载不详。民国之后,便再无修缮之举。民国28年日本轰炸贵阳,大道观亦在轰炸中被毁,历500年之贵州著名道观毁于侵略者之手。  相似文献   

9.
黔山窗中的“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建立了系列专题博物馆,其中,与“龙化”有关的展品极为丰富,贵州因此被人誉为“龙化之乡”。  相似文献   

10.
主题杂技晚会《依依山水情》,因被列入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之一,而在文艺界传为美谈。能从166台各艺术门类优秀剧目中初选入围前30台,《依依山水情》真是难能可贵;尔后从30台节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十大精品行列,更显其独到之处。《依依山水情》的成就,不仅是贵州、遵义的荣耀,也是中国杂技的荣耀。作为《依依山水情》的文学本撰稿人,回顾其创作历程,我百感交集。是贵州的锦山秀水明亮了我的眼睛,是贵州的人文景观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是红军的长征精神激励我写出如此内谢热土贵州。遵义杂技团的领导均属杂技专家,他们紧紧抓住《依依山水情》…  相似文献   

11.
伍小涛 《寻根》2010,(3):112-118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在贵州主要集中在黔东南的天柱、锦屏、黎平、榕江和从江、剑河及黔东的玉屏等地,在湖南主要集中在新晃、通道、芷江等地,在广西主要集中在三江、龙胜等侗族自治县,总人口约300万。侗族在长期的生产、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身体规训和机制,这对少数民族身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戴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是一种宗教祭祀仪式,后演化为地方戏剧,如贵州安顺奇迹般流传至今的“地戏”。明初,朱元璋一举夺取云贵,为了长治久安,遂以安抚征剿并用,大量屯军屯田,令军队和百姓共同生活,形成以“屯堡”为中心的村落。  相似文献   

13.
湘西凤凰县民族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饮食文化受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世居湘西凤凰内陆山区的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利于南方瓜果蔬菜生长的气候条件,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以及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创造出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多元化山区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灿烂星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内容庞杂,笔者在此重点考察与发展旅游业有关的饮食文化事项,如食物结构和美食文化。过去,饮食只讲究填饱肚子,不讲究营养,随着食物结构从粗放型过…  相似文献   

14.
湘黔铁路是从湖南株洲通往贵州贵阳的铁路干线,蜿蜒于武陵山和苗岭的群峰深谷中,东起于湖南株洲,经湘潭、娄底、怀化、芷江、新晃等城市进入贵州,再经玉屏、镇远、凯里、贵定、龙里等城市,西止于贵州贵阳,全长902公里,其中贵定至贵阳段与黔桂线并轨.湘黔铁路东端接京广、浙赣铁路,西端接黔桂铁路延伸到贵阳,又与川黔、贵昆铁路相接,并在怀化与枝柳铁路相交,是联系西南、中南和华东的重要通道,与浙赣铁路构成长江以南横贯东西的大动脉.这条铁路的建设可谓多灾多难,长达35年才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5.
正在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拥有自身原创文字的民族不多。水族水书奇迹般地存在于荒郊僻壤的黔南一隅,更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水族主要繁衍生息于贵州、广西两省交界处的龙江、都柳江上游一带,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四县(市)为主要聚居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剑河、麻江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云南省富源县古敢乡也有水族村落分布。文字是一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濒临灭种的动物大毛全世界过去四个世纪中已有300多种动物绝迹,现在又有1200多种动物面临绝迹的危险,以至每年将有一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例如:生长在中国四川山区珍贵的大熊猫如今只有1000多只。由于供熊猫食用的竹子大量开花枯死,熊猫面临饥饿的境...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7月 30日至 8月 1日 ,“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成立暨夜郎文化开发利用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会议由贵州民族学院主办 ,来自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北京、辽宁和日本的 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上宣布“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 ,下设“贵州赫章分院”和“湖南新晃分院”。贵州省副省长吴嘉甫、原省长王朝闻等到会祝贺。会上就夜郎文化及其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四川省历史学会委派四川省考古所赵殿增和四川宜宾市政协任德清研究员等与会祝贺 ,并就“从考古发现看巴蜀文化与夜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发言交流…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20,(5)
正一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昆明通往滇西八地州的交通要道,是南亚大通道和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楚雄境内彝族共有俚颇、纳苏、罗罗颇等13个支系,以金沙江南岸山区为主要聚居区,其次分布在楚雄州各县(市)的山区,形成大分  相似文献   

19.
安顺学宫     
张鸣 《寻根》2002,(5):82-85
一年寒假,我到贵州一座叫安顺的小城探亲。安顺据说是贵州最古老的城市,建在元末明初。亲戚家住在安顺的一所中学里,很是安静。  相似文献   

20.
清江苗岭行     
贵州高原苗岭山区,雷公山麓清江河畔,吊脚木楼鳞次林比,苗寨风情浓郁迷人,是民族风情游的好去处。醉卧郎德寨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到郎德作客。这座中外闻名的贵州苗寨博物馆,从1986年对外开放以来,我不知去了多少次,宿过多少夜,但有一夜印象最深。那是1984年,我到都柳江畔考察侗寨鼓楼,顺便路过郎德。我成心在郎德住一夜,想看看能不能把它作为苗寨风情博物馆来培植。那天晚上,我住在一位寨老家。他的房子是典型的木结构吊脚楼,二楼明间当堂屋,堂前外廊设栏杆,称为“美人靠”,苗话叫做“逗安息”。好客的主人在吊脚楼上设宴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