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徐平报道: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中国图书奖,现已评定,即将公布,并在北京举行授奖仪式。 中国图书奖,已举办10届,自《中国图书评论》于1996年4月创办以后,即开始举办中国图书奖。此一评奖,创办于80年代中期,正当整个出版工作大步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全国图书综合性大奖——第七届中国图书奖的评奖工作已经胜利结束了。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评选的是1992年度全国出版的最佳新书。至1993年6月,评奖办公室共收到各出版社推荐的参评图书652种。为了公正地、准确地做好评选工作,评奖办公室除了将全部推荐书目在报刊上公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外,还将推荐的图书做了分类,请有关专家进行审读。在专家审读的基础上,评奖办公室和评委会经过反复研究,初选出92种图书。在此基础上,评委们经过分组对初选入选的图书进行审读,最后评委会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  相似文献   

3.
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经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138种图书为初评入选图书后,于11月上旬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评论》杂志向社会公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评委分组审读了初评入选图书。随后,于12月7日评委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136种图书为中国图书奖获奖图书。同时,经评委会研究决定,为表彰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所出版的优秀图书,增设特别奖,有3种图书获此奖项。评选结果共有139种图书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座优质图书的殿堂。瑰丽多姿,灿烂辉煌,放射着耀眼夺目的光彩。作者、编者、出版者孕育浇灌出的139种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图书,是一朵朵盛开的精神文明之花,是1996、1997两年二十多万种图书的优秀代表,是浩瀚书海迎风涌起的美丽浪潮。1998年,370多家出版社,推荐了1169种图书参评中国图书奖,经过大量高水平学者专家精心审读,评委认真评议,选出了这139种图书佳作。当阅读这些图书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似乎能看到作者、编者的辛劳身影,能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5.
我受评委会的委托,将第三届“中国图书奖”的评选情况作一简要报告。一、“中国图书奖”是一种全国性的荣誉很高的图书综合奖。它是《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设立的。每年评选一次,已经评过两届。今年4月,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正式成立,理事会讨论,经与《中国图书评论》编委会研究,决定“中国图书奖”改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颁奖大会于2001年3月20日在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龚心瀚、石宗源等领导同志和部分知名学者、专家以及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评委、获奖单位的代表二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图书奖筹办于1986年,创始于1987年,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十二届,在出版界享有盛誉,是国家级图书“三大奖”之一。它评选出了一批又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体的优秀作品,成为激励出好书的机制,受到国家领导人和舆论界的关注。 作为20世纪最后一次评奖活动,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参评的出版社与书籍种类与往届相…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经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147种图书为初评入选图书后,于11月上旬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评论》杂志向社会公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评委分组审读了初评入选图书。随后,于12月2日评委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145种图书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并决定于12月下旬在京举行发奖大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奖评奖委员会于3月10日向全国各出版社发出《关于评选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的通知》后,从3月25日开始陆续收到参评图书,至截止日期己收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四百家出版社报送的一千多种参评图书。本刊第六期、第七期刊载全部参评书目(地区及出版社按汉语音序排列)以广征泛求读者意见。欢迎各有关方面与评奖办公室联系(电话:64173406)。  相似文献   

9.
第十届中国图书奖评奖工作报告伍杰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已经落幕。本届奖事从一月开始报奖起,到十二月十八日颁奖止,历时十一个多月。报奖的出版社二目一十八家,报奖图书五百四十七种。各出版社报奖后,请各个学科的有名专家初选初审,再由评委会及评奖办公室进一步评选。...  相似文献   

10.
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共有369家出版社报送986种图书参评。评奖办公室组织100多位各学科著名专家,对参评图书逐一审读,提出了139种图书的入选建议名单。近日,评委会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确认138种图书为初评入选图书,并由评奖办公室向社会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1.
[ 本刊讯]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评奖工作3月在京正式启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奖评委会己向全国各省市版协、全国各出版社发出通知,布置有关评奖事宜。 中国图书奖是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承办的全国性、综合  相似文献   

12.
(一)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的评奖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定要评好。在第三届评奖之后,一些评委曾经建议,国家图书奖评奖应该在时间上拉开出版和评奖的距离,图书出版后至少经过读者和市场一年的考验再进行评奖。这个建议无疑是对的。按照这个思路,第三届评完之后.我们应该明年冉评奖,但今年恰逢建国五十年大庆,评出优秀读物,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向全国人民,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汇报我们出版成果,意义重大。证求各界意见,出版界、作者、读者也都希望我们在这时候搞一次评奖,所以,署党组决定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还是按两年一次在今年照常举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奖评奖委员会于3月10日向全国各出版社发出《关于评选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的通知》后,从3月25日开始陆续收到参评图书,至截止日期已收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四百家出版社报送的一千多种参评图书。本刊第六期已刊载部分参评书目,本期全部刊载完毕(地区及出版社按汉语音序排列),以广泛征求读者意见。欢迎各有关方面与评奖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4173406)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本刊记者访问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陈志强同志,就第五届“中国图书奖”的评奖工作,进行了交谈,现将有关情况摘录如下: 问:1990年的第四届“中国图书奖”评奖工作较前几届有了较大改变,结果怎样? 答:第四届“中国图书奖”较前几届的改变主要有三点。第一,改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承办,仍然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下进行,保持了它的“规格高、荣誉高的全国图书综合大奖”的性质;第二,增加了获奖种数,扩大了授奖范围,共评出20个一等奖、51个二等奖,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有图书获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三,不统一发奖金,由  相似文献   

15.
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评奖揭晓,“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史》、《中国人口与环境》、《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海外经济管理运作丛书”等84种图书获此殊荣。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并参与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中国图书奖”是全国图书综合性大奖,反映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巨大成就,推动和促进出版事业繁荣,历来受到文化出版界的瞩目,也为广大读者、作者和编者所关注。此届获奖图书,是从全国300多家出版社择优遴选推荐的1992年出版的650  相似文献   

16.
十年辛苦长满园──中国图书奖10年历程回顾高明光中国图书奖从1986年筹办、1987年创办,至今已经评选十届了。作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性图书评奖,以它特有的贡献,在我国出版树起了一座丰碑,在新中国出版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7.
河北教育出版社精心推出优秀图书,1995年连获大奖,在全国三大出版奖评奖中均榜上有名。10卷《中华文明史》获“五个一工程”好书奖,18卷《中国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文明史》、《中国漫画书系》获第9届中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18.
出版工作推进阶段性转移的重大成果──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综述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办公室全国出版界期盼已久的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于1997年9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本届评奖从1995~1996年十二万种新版图书中,共评比获奖图书一百零九种。...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图书奖获奖编辑荣誉奖牌”的决定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承办的中国图书奖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届.十年来的评奖实践证明,中国图书奖对于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推动多出精品、多出入才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激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评论》2002,(11):56-60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共有390家出版社报送1257种图书参选。评奖办公室组织100多位各学科专家,对参选图书逐一审读,提出了148种图书的初选建议名单。近日,评委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确认147种图书为初评入选图书,并由评奖办公室向社会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现将147种图书名单公布如下,读者如有异议,请于11月25日前将意见告知,来函来电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