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白桦派代表作家志贺直哉被誉为"小说之神"。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被称为志贺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调和型私小说"。这部小说将志贺直哉的精神生活由矛盾转向调和的过程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小说《暗夜行路》是日本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以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作为阅读和批评的视角,从小说文本入手,阐释主人公时任谦作在无意识深处所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结,试图对小说的文学文本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暗夜行路》于大正10年1月在《改造》杂志上进行连载,中间两度中断,历经16年终于完成。大正九年,志贺直哉就完成了小说的整体框架的构思,这两次中断必然存在其合理性。本论将以志贺直哉的日记为基本考证依据,沿着时间的轨迹,考察第二次的九年中断期存在的合理性。这九年的时间既证明了志贺直哉是一个极具精神卫生的作家,又是作者为实现预定的主人公心境所必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暗夜行路》描写了由于女性的性过失,给自己,特别是给别人造成的痛苦。笔者将针对《暗夜行路》的结尾部,解析影响谦作心境变迁的因素。大自然的恩泽是净化谦作心灵的内在动力,大山上两种夫妻关系样式是谦作重新认知性与道德关系的外在因素。最终经历了挣扎、执拗、净化和解脱这样一个过程,谦作完成了心灵的净化、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暗夜行路》是日本白桦派志贺直哉集一生大成之作,该文拟从生态女性批评的视角,揭示志贺直哉反思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思想内涵,发掘其中蕴涵的人与自然融合是人类走出暗夜的出路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小说《暗夜行路》是日本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问世,即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旨在运用弗洛伊德的"死的本能"及其相关理论,对小说主人公时任谦作进行深层的精神剖析,阐释他的内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暗夜行路》具有某种再现人的"死的本能"的寓言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珂珂 《文教资料》2010,(20):31-33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之一,白桦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论述志贺直哉的生涯、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和解》的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表现手法,等等。作品折射出一个社会的亲情氛围,从不和到和解是一种感情的变化,却也反映出作者与现实生活的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8.
志贺直哉(1883-1971)是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6)雄踞文坛之首的著名作家,其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避免矛盾的激化,寻求和谐,寻求表面上的平安无事。这一调和思想和他的人道主义是有矛盾的,一个重在调和,一个重在改变,然而两者却能完美结合,构成独特的志贺文学。通过《学徒之神》,便能充分了解志贺重在调和的文学特色,也能体会在当时日本社会环境下,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矛盾与苦恼。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性格,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还能够从主人公的性格中对自身形成教育意义。《简·爱》是由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其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变化对女性维权进行阐述。本文基于《简·爱》文学作品的价值性,对简·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为倡导“更好地生活”的白桦派代表作家志贺直哉,其一生与妻子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同时,作为作家,也创作出大量关于夫妇主题的作品.《好人物夫妇》被称为是,一系列夫妇小说的开端,也是其中的典型作品,集中体现了作家的夫妇观,和处理夫妇矛盾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志贺直哉是日本文学史上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也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他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敏锐的观察力,被誉为近代日本文坛的"小说之神"。本文围绕着《雨蛙》这一短篇,分析了理性、有责任感、男性优先的温柔的丈夫形象,以及顺从美丽、自我意识犹存的农村姑娘这一妻子形象。结合作家的自传及未定稿等,总结出《雨蛙》中体现的夫妇观,即夫妻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体谅,但同时,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的思想也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2.
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学徒的神仙》自发表以来,一般被定性为表现人道之爱的小说。初看仿佛描写的是对弱小者的同情,但实际上暴露出了隐藏在人道主义背后的个人主义。立足于作品中具体的语言描写、行为描写以及叙述性语言,通过文本分析,揭示人道主义背后隐藏着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3.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是美国当代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其代表作,尽管还有其它作品但是影响力都不足这部长篇小说。本文将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及其成因,之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走进和理解小说主人公,也给同样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王钦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100-101,110
日本人非常关心人的生死这一问题。日本作家常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生死无常和人生无常这一主题。志贺直哉是雄踞日本大正文坛之首的著名作家之一,他不仅是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心境小说"的泰斗。并且被日本人称为"小说之神"。其小说大都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城崎》是志贺直哉享誉日本文坛的"心境小说"之代表作。这篇文章深刻地反映了志贺直哉生死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作家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为"的性格异化为基础,从伦理学的视角,探寻当代官员的权利与人格的关系及其个人性格道德背后的社会道德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73):24-25
苔丝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批判旧道德的人物典型。苔丝标志着新农业工人新形象的诞生,尽管她在思想上具有软弱性,但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刚毅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使她成为一个富有悲剧力量的人物。在哈代看来,苔丝的一切天赋都是她最伟大的美质,她是一个纯洁的人。但她饱经社会种种有形无形邪恶势力的迫害摧残之后,最终成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是文学作品的根本性特征之一,也就是说作者写“这一个”而不写“那一个”,背后包含着不同的意义生成动机,而这独特的“意味”也就是文本独特的“篇性”所在。《黄昏清兵卫》为何选择“葫芦”,其背后有着独特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作者个性化的选择倾向,人物的命名也是意味深长,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于文本和情节,在结构化的表述中形成了“这一篇”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8.
鲁迅《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中有许多无性格人物描写,无性格人物描写有一定的美学依据且在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学徒之神>的写作背景、结构及主人公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志贺直哉在创作小说<学徒之神>时,其青年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开始淡化,这使他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到当时的社会问题上,并把自己一直没表露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渗透在作品之中.志贺直哉的创作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具备着全人格的大艺术家”——志贺直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浸透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调和意识。文体生动简洁 ,格调清新淡雅 ,语言精炼优美 ,在日本近代作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