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其政权的建立都面临着少数族群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者都制订了相应的政治、文化政策来巩固政权,经过这些制度的实行,加之各民族迁入内地,民族大融合的大背景,女真族和蒙古族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但是女真族相比蒙古族,汉化程度要高很多.本文拟从政治一体化、科举制度和语言政策三个方面来阐释女真族相比蒙古族,汉化程度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洛阳市文物园林局共同组织的全国第三次武则天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1日在洛阳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50余名。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23篇,专著和编著4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交流武则天在洛阳期间的事绩,调查、考索武则天在洛阳活动的遗迹。与会代表就大家共同关心的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如把武则天打击士族,扶持庶族地主作为她政治上的功绩,其实历史事实并不是如此。武则天打击士族虽加速了其衰落,但这种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因为在武则天以后,出身高门士族的官僚掌权的还很多,武则天本人也出身士族,她在夺取政权时也利用了一些不得志的高门士族和寒门士族出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为避免重蹈隋亡覆辙,革新政治、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他们统治时期国家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开创了备受后人称赞的“大唐盛世”。三位帝王开明的用人思想、正确的用人策略,为唐王朝成就盛世大业提供了人事保障。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为避免重蹈隋亡覆辙,革新政治、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他们统治时期国家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开创了备受后人称赞的“大唐盛世”。三位帝王开明的用人思想、正确的用人策略,为唐王朝成就盛世大业提供了人事保障。  相似文献   

5.
五胡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通过一系列征战建立了铁佛匈奴族政权大夏国。为了有效地维护统治,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赫连勃勃采取了汉化措施,间接推动了本民族原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模式的嬗变。大夏国都城统万城的建立,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铁佛匈奴族的民族习性,对其政权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稳固的政治统治要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之上.现代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绩三个方面.我国国家政权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合法化危机,而当前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巩固政权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7,(12):30-35
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了东晋王朝。自衣冠南渡建立政权伊始,中央政权无时不操纵在门阀士族手中,其百余年的统治基本依赖于南渡的侨姓士族和本土江东世族的扶持。三国时期以来江东与中原地区形成的从政治到文化的隔阂,江东的吴姓大族和北方的中原士族在政治和经济权益分配等诸方面存在着本能的对立。北方士族要使新生的东晋政权在江东站稳脚跟,必须有意识地拉拢江东世族。北方士族南渡又必然要侵犯江东世族的既得利益,江东吴姓世族和北方侨姓士族,这种既相互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东晋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无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政治统治联结在一起。 他们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建立的民主制度,就是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无产阶级建立的国家政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一种以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为领导的;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一切权力属于人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时期,在西周宗法制、先秦夷夏观、两汉名教思想和魏晋门阀制度的潜在影响下,汉民族正统意识不仅因藉民族矛盾的激化浸透南北汉民族人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北方各胡族人民的政治观念。十六国胡族政权出于维护统治的名份需要,从汉化传统中寻找理论依据,出现了奉有德政权为正统,视无道政权为僭伪;奉中原政权为正统,视周边政权为僭伪;奉大一统政权为正统,视偏安政权为僭伪等正统之争。但是,传统的汉民族正统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亦非口头上的正统之争和浅层汉化措施所能化解,故直至北魏统一北方后,随着孝帝等胡族统治推行深层汉化政策,北朝诸胡族政权才通过政治、经济、化习俗的彻底汉化实现民族融合,并最终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成为与南朝诸汉族政权分庭抗礼的中原胡族王朝。  相似文献   

10.
陈子昂的一生,完全处于武则天当政的时代。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费尽心思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栽脏陷害杀戮反对者与她认为不可靠的人,编造谎言求救于仙佛僧侣。得了政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远忠良、亲奸佞,大开告密之门,滥施酷刑,妄杀无辜。对国内进行残酷镇压,对邻邦屡兴无名之师,劳师动众,断送了上万人的生命。正由于这样,统治者与劳动人民之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刘宋政权的建立,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日趋衰落,皇权政治逐渐复兴。但门阀士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皇权依靠的重要势力,他们与新起的庶族、宗室等力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权力的争夺。细绎每一次刘宋宗室内乱,都可以发现门阀士族的身影活跃其间。可以说,在宗室内乱中,高门与寒庶、高门与皇权之间的斗争是一味重要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梁维力 《文教资料》2008,(16):78-80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后以周代唐,开始了武周政权统治,直到705年的"五王政变"唐中宗复位后才恢复唐王朝,在这废周复唐的过程中,有很多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着重商讨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在其闻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代北庶族地主的崛起是大唐的源头;北魏大起义为代北庶族地主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代北庶族地主同归尔朱荣,在镇压北魏大起义中发迹;代北庶族地主掌东、西魏大权标志着代北庶族地主的崛起;东、西魏和北齐、北周的分裂及隋王朝的短命,是代北庶族地主分为关西、关东两大集团长期斗争的结果;唐建立后,实现了关西、关东两大地主集团的和谐,是大唐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成语碰碰碰     
桃李满天下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位宰相叫狄仁杰,他德高望重,敢于直言,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广招天下人才,并让狄仁杰给她推荐能担任将相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治的物质实体,到政治的实践活动,再到对政治的抽象,对政治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关系,认为政治是一个阶级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的全部活动。衡量一个组织、一个干部是否讲政治,就是看其活动是否有利于巩固人民的政权,是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封建社会,多数的统治者在其建立政权之初,都会精心制定相应的文教政策,并使其充分发挥巩固、服务统治的作用。作为统治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为缓和、化解与汉民族的矛盾,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制定了以推崇儒教,提倡程朱理学;笼络士子,实行怀柔与威慑并用;重视科举,以科举调控学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教政策。通过对清朝实施的文教政策来解读康雍乾三世,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更好地认识、理解、评价"康乾盛世",总结康雍乾三世的经验、得失,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任何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都是关系到其政权存亡兴替的重要因素。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西汉时期的思想学术不仅对当时的政权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在整个古代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史学著作在讲到武周时期,认为武则天打击士族,扶植庶族官僚,①是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代表。其实,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需要弄清什么是士族,魏晋南北朝的土族与隋唐“士族”的差异,以及武周集团成员的家世等。  相似文献   

19.
白川州由私城而转为头下州,后被没入,再转为斡鲁朵辖州及文忠王府属州,在辽代州县中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意义。白川州所经历的变化,贯穿于契丹民族由部落组织到国家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全部过程。辽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统治方式调整,多与白川州历史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崇尚佛教 ,从小受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贯穿于她一生的命运之中 ,成为她登基和巩固统治的舆论工具与精神支柱。佛教在武则天的一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