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及信徒与反教士大夫分别从“以史证教”和“以史驳教”的角度研究和开发中国古代史籍,从而使中西方在史学领域内迈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但在史学领域内部,中西双方均缺乏充分的实质性的接触,因而该论战虽点燃了中西史学会通的星星之火,但毕竟仅停留于史学表面,未能深入内里。中西史学的进一步交流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巨大转变仍有待于来日。  相似文献   

2.
晚清民初旧派文学中的“上海”是盘踞着农业文明和传统消费方式的城市二十年代旧派文人的“上海”书写,从晚清民初文学中对政治共同体的想像和农业文明的眷恋中挣脱出来,逐渐消解其政治性内涵,构建了一种以消费主义和新思潮为特点的更实录、多元、复杂的都市特性,创造了书写上海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3.
民国文人1927年以后尽管大部分迁移到上海,但他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精神上更加独立、自由、开放,呈现精神追求的多样化特质,给上海带来了别样的精彩,使上海这个文化中心也成为文学中心,民国文人的精神追求丰富和提升了文学和文化品质,使上海成为新文学的新的阵地,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清初女性传记在写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自我意识的强化:这些女性传记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传主多方面的突出才华;它们还以欣赏之情书写了传主与男性以及与其他女性的交游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元明易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集中对比阐述了处于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中的两大文人集团浙东文人和吴中文人的命运遭际和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6.
翰林院在封建时代堪称科举精英荟萃之所.作为代表着当时社会最高学术水准和最高文化层次的官僚机构,它所发挥的社会文化职能自然不容忽视.具体到清初而言,翰林院正是一个兼具政治与文化两大功能、并且实现了二者和谐统一的机构.清初的翰苑词臣在推动当时社会秩序重建、促进学术文化繁荣和积极参与政府文化工程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翰林院的社会文化职能.  相似文献   

7.
丁昊 《文教资料》2008,(34):7-8
初盛唐是词史的初始阶段.初盛唐文人词的发展为中晚唐文人词乃至宋词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晚唐词体的完备.离不开早期文人词词体的积淀与贡献.本文试图从标题形式、词的形体、句武句法等三个方面阐述初盛唐文人词的体制特征.并对刘扬忠先生关于早期文人词体制的观点及论述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8.
文字狱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一种现象,但清朝的文字狱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量刑最残酷。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脉相承的统治措施、尖锐激化的民族矛盾、满人的民族自卑心理和满洲人尚武习气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清初,因统治者的开明,天主教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传播比较顺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后因罗马教会与中国的礼仪之争导致清廷推行禁教政策,这使得天主教在华的城市传播事业遭遇了重大挫折,不得不转向官府控制薄弱的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初学者为了调整理学中程朱与陆王两派的门户之争,针对王学末流空谈心性之虚理、与世无补、而流于禅学的倾向,提出“儒者之学,明体适用之学也”,倡导“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学风,主张“切于用世”,“康济群生”的理学.因此,明清之际出现了修正、反思理学,以回归原典;批判、继承理学,以经世致用等特色的学术思潮.  相似文献   

11.
苏努家族身为满清皇族却几乎举家信奉天主教,其家族命运的转折也与天主教颇有关系。在遭贬流放前后苏努家族的信仰状况有很大变化,大致可分为未入教、主动入教和被动入教三类。影响其家族信仰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生活处境、知识构成、政治考量、传教士的介入等。苏努家族的多元信仰是家族成员主动或被动寻找精神归依、实现精神救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清儒对明人传记之编撰颇为关注,既是他们对民族文化与历史发展历程的诠释,亦可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及理想之落实与追寻。彭定求手撰的《明贤蒙正录》中所关涉学派学脉传承统绪之痕迹并不明显,然其绍承王学及融通朱、王之用心却昭然可见。从其内容加以窥测探讨,可以洞悉撰者颇具朱、王学说本一脉相承。两者应相资为用,同归至善,义趋一揆,坚持个人之学术个性,为研究学术确立新猷的理想与抱负。  相似文献   

13.
清代嘉道年间云南学人王崧"通经史,精考据",治学范围宽泛,涉及经学、文学、史学、考据学、方志学、诗词等方面,且多有独到之见,所谓"能兼综群籍,成一家言"。王崧一生著作宏富,但多有散佚。文章就其著作存亡情况,征诸有关记载,而略作考释汇集,旨在对王崧现存可考的著作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群星灿烂的古代文学天空中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其中从微观分层的研究角度对明末才子佳人小说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了解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内部本身的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才子佳人小说是清初的畅销小说,其女性形象塑造、情节模式和结局安排是男性功名、婚恋理想的折射,契合了男性的审美期待。其塑造的才貌双全、不嫉妒的女性形象和“一夫多妻”的结局,反映男权中心规范下男性婚恋的理想模式,而金榜题名、衣锦荣归则体现了男性文化价值观演绎的功名富贵理想。  相似文献   

16.
该论文是"清政府与台湾的土地开发"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清政府的移民政府、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对台湾的土地开发均产生深刻的影响.清领台湾之初,大部分土地控制在台湾土著、即所谓的"番族"手里,台湾汉民开发领域的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番社"争地"的过程.台湾番族根据其汉化程度,有生、熟番之分,在清领台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政府将生番视为化外之人,并将他们划在"界"外,不许民人越界私垦,以启衅端.但清政府的防番战略遏制不了台湾开发的步伐,清中期出现了大面积的界外土地开发,"牡丹社事件"之后,清政府看清日本企图侵略台湾的狼子野心,决定开山抚番,开发台湾东部及深山地带.本文主要论述同光以前,清政府的防番战略举措,它对清前期台湾的土地开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史梦兰先生是清代后期弥合汉、宋之学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解剖中国社会转型前夜传统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完好标本。而史氏编辑的诗歌总集(《永平诗存》,不啻一部地方文人末世心态断代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清末莆田学者涂庆澜的生平事迹以及著述作简略考证,重点探析他在整理乡贤文献和个人创作方面的成就,并指出这些著述和创作在地方文化史、区域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向中国输入进来大量的西方数学知识,对我国传统数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西方数学在中国明末清初的传播与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动对近代数学的思想和文化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历史,超越“夷夏之防”的固有思维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当代的数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侯康是清代中期广东著名四大朴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涵盖《春秋》《周礼》《后汉书》《三国志》等重要领域,成就很高,影响很大,惜当今学术界未有论及。侯康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