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花生》一文是盲校六年制小学教材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对于许地山先生的这篇文章,大家并不陌生,文中教育人们要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不讲外表、为人民服务、默默无闻的人。这种“共识”。几十年来都一直不变,很多人都为那样的精神所鼓舞、所感动。可是当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的提问着实令我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2.
也谈“教师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文汇》杂志2005年第1期刊载了一篇题为《教师的“角色”》的署名文章。其中谈到,教师要“像母亲那般慈爱”,“像父亲那样严格”,“像哥哥姐姐那样亲切”,“像朋友那样平等”,“像奶奶那样耐心”,似都不无道理。这道理无非是教师既要关爱、亲切、耐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还得平等地对待学生。然而,这些都是比喻,而不是对“教师角色”问题的回答;好在同期杂志还有一篇文章,题为《老师,好好上课》。说起那篇文章的缘起,倒也有趣:有一位老师开始上课时,说了一句“同学们,好好学习”,想不到学生们随即齐声说:“老师,好好上课”。学生如此一…  相似文献   

3.
今天读了《山东教育》1008年7、8月舍刊的一篇文章《“老”教师哭了》,真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在发表我自己的看法之前,首先道一声:“老教师,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孙主编: 您好! 我是敖汉旗一位已退居二线即将退休的中学校长,是《内蒙古教育》的忠实读者。您发表在2009年第5期《内蒙古教育》上的《一个灵魂孤独者的脚印》,给我的已经不是一般的感动,而是心灵的震撼。刘风老师“对教育事业近乎宗教般的痴迷”,受到那样残酷的迫害,仍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今天我给您写信,真的是因为太喜欢《湖南教育·语文教师》了。对于《湖南教育》,我有着七年多的深情。在去年的“我与湖南教育”征文活动中,我还将自己与《湖南教育相知、相识、相恋的情感历程写成一文,题为《“偷”来的情缘》。承蒙编辑老师的错爱,此文被刊在2005年第19期上,这更坚定了我订阅《湖南教育》的决心。今年《湖南教育》改版了,推出了语文教师专刊,我更是欣喜若狂,因为我们语文教师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改版后的《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着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它…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是我的恩师《人民教育》创刊50周年的纪念日,作为您的学生,在您50岁的生日来临之际,我除了祝福之外,还是祝福。 我和《人民教育》是有着深厚情谊的。早在60年代中期,我从大学毕业分配在汩罗当教师后,就坚持年年订阅《人民教育》。那时,《人民教育》是我的“拐杖”,是我的“向导”,使我较好地完成了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1983年底,在机构改革的浪潮中,我从教师的岗位走上了领导一个县的教育工作的岗位。上任之初,面临的形势可谓错综复杂。一方面是人民群众送读热情高涨,广大教师工作情绪高昂;一方面是教…  相似文献   

7.
“封面人物”催我奋进!袁蓉(以下简称“袁”):王老师,您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栏是早在16年前的1987年,当时刊物主要介绍了您的板书图示导读法,很受一线教师的欢迎。不知后来您在语文教育研究上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王松泉(以下简称“王”):首先得感谢《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催我奋进!后来我从中学调入高校,主要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在高校,我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学科体系、语文教育史、语文教学心理以及阅读教育理论、语文教材理论、语文教学艺术等。出了一些书,包…  相似文献   

8.
我这一辈子,从国内的私塾起,到国外的大学研究院,教过我的男、女、中、西教师,总有上百位!但是最使我尊敬爱戴的就是管叶羽老师。回顾我做学生的二十八年中,我所接触过的老师,不论是教过我或是没教过我的,若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服务”以及“忠诚于教育事业”的严格标准来衡量我的老师的话,我看只有管叶羽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我记得我入大学预科,第一天上化学课,我们都坐定了,管老师从从容容地走进课室来,一件整洁的浅蓝布长褂,仪容是那样严肃而又慈祥,我立刻感到他既是一位严师,又像一位慈父!在我上他的课的两年中,他的衣履一贯地是那样…  相似文献   

9.
敢峰同志的《誰說教育战綫无战事?》(《人民教育》1963年10月号)剛发表不久,我就听到有些同志在私下議論,认为这篇文章“調子”太高,“火气”太大。讀了邓海波同志的《难道不能把教师比喻为母亲、园丁嗎?》(《人民教育》1963年12月号)后,使人感到这  相似文献   

10.
当我回首自己50年教书生涯时,《人民教育》在我心中涌起波澜。1965年第6期《人民教育》发表了华东师大外语系李震雷教授的调查报告《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好外语》一文,并在文章前加了评论员文章:《启发式与因材施教》,我的教改实验第一次向全国推出,一夜之间把我这个极其普通的中学教师推上了全国外语教改的前沿。为了这一篇文章,我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为了这篇文章,我整整奋斗了三十多年。 “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就因为这篇文章,我成了学校第一个被打成“牛鬼蛇神”的人。我被戴上“飞爬滚教学法祖师爷”的帽子,…  相似文献   

11.
小敏  大敏 《家庭教育》2010,(7):49-49
您好!中国人大抵都是不善于沟通的,我想我大概也是吧。我大概在您心中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吧?似乎从没对您说过谢谢吧?我不会对您说您穿什么样的衣服好看,我只会在看到您打扮不妥时说您真土,真不好看!我不会说您烧的莱有多么好吃,我只会说还可以吧。我从来不会说您在我同学的家长中看上去算年轻的了,我只会说您真幼稚!面对您的“大惊小怪”与“大声惊呼”,我不会说“妈妈,您真有活力,您保持了一颗童心”,我只会在心中替您高兴,然后扯一扯嘴角说:“为老不尊。”  相似文献   

12.
一读最新一期《人民教育》,其中有一篇文章《被生命温暖的教育》,讲的是湖北省武汉市一所小学的生命发展教育,其中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赞美的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又是赞美!又是赏识教育!又是一个实践这种理念的成功案例!一切都不陌生,一切都很近,但这次让我的心为之一动的是,作为母亲,我为什么对孩子的赞美越来越少了?就在昨晚,我又忍不住对他发了一通火,原因是我嘱咐他吃完饭后马上洗脚而他却私自开了电脑玩游戏。事后,当儿子睡着了,我又是望着他…  相似文献   

13.
占正帮 《湖南教育》2010,(10):63-63
三十多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当时的我只有初中学历,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无知青年。三十年后,我成长为小学高级教师,成长为一个在《湖南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浙江日报》《山西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和上千个幽默笑话的"学者型"教师。所有这些,与《湖南教育》这位老师对我的引领分不开!  相似文献   

14.
陈老师,您好! 我到一中快一年了,我曾经多次想给您写信,但一直没有勇气写下去。当我看到了《中学语文》上的《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的征文后,我决定把我心中想的全写出来,我想这对于您的语文教学,对于提高我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都是有好处的。记得一年前,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一次您将我找到办公室,指着交来的零星几本作文本问我:“怎么只交这么几本?难道同学们对语文学习有意见?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我说:“嗯。上语文课大部分同学在干别的事情,下课连语文书也不望一眼。”陈老师,我  相似文献   

15.
刘:2000年您在《读书》上的一篇文章《哲学是什么》,说“哲学是讲道理的科学,是讲道理学”,最近读到您的《哲学之为穷理》一文,2008年11—12月您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系列讲座“说理与理论”。关于“讲道理”这事,您思考可能还不只这八年,当然也不仅仅是思考,您本人一直在实践“讲道理”,您的文章和讲座等,读者和听众都有同感——真有道理,道理讲得真好。在您这里,我想说哲学家是讲道理的人,哲学是讲道理的艺术。“讲道理”何以会成为您的主要关切?您的思考和您的实践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曾在2006年《人民教育》第5期,阅读了一篇题为“一个业务校长的困惑—应该怎样引导教师充电的文章”。文章主要反映山东省一所县级初中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所面I临的困境。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受到极大震撼,对这位真诚反思和剖析现实问题的业务校长,由衷地感到敬佩。作为一名教师,有义务思考这位校长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邹凌 《今日教育》2010,(12):38-39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教师的“根”在哪里?》,当时一直心存疑惑,过后也没有弄清楚教师的“根”到底在哪里。所幸的是,最近拜读了李政涛先生大作《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才最终释解了心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18.
意想不到,寒假寄出的一篇文章竟然能在《江苏省教育研究》发表!当落款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信封载着那薄薄的“用稿通知书”飞到我眼前时,我以为这是一场梦。怀揣用稿通知书,看了装,装了看,说不出的自信、自豪、喜悦、激动!满脑子就一个想法: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实现了对许多教师而言也许是一辈子都实现不了的梦想!接下来的便是激动不安与等待。我担心我的用稿通知书编辑部写错了,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编筐扼篓,重在收口。”文章结尾,就跟编篓子要收好口一样重要。大家都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个结尾不仅点了题,而且形象地描绘了父亲为生活奔波劳碌的身影,流露了对父亲眷念的深情。假如结尾写成“啊,父亲,我是多么敬佩您!”也未尝不可,但那样就显得淡而无味了。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也能构思出许多好的结尾,不妨给大家介绍介绍。那一次大家都写的是命题作文《微笑》。各人的结尾都不一样,没一个…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远在长白山的农村教师,10年前我在近郊乡校教书时,经常读《人民教育》。1993年春天我调到镇上做宣传工作,就一直没有见到老朋友———《人民教育》,心中特别想念。今年,我主动回到学校,发现全学区中小学都没有订阅《人民教育》,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校长听取了我的建议,订阅了全年的《人民教育》。大家争相传阅,爱不释手。每期都是那么精美,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精彩,像是我们农村教师的指路航标,是其他教育期刊不能代替的。老师们说:“以前咋就没订这份期刊呢?”特别是今年3-4期合刊,来得恰是时候,正是开学备课时,《人民教育》像二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