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河经济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诞生之源和成长的摇篮,那么,始发于春秋,形成于隋朝,畅通于明朝的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根主动脉。有意思的是,大运河的畅通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发展相互衔接。那么,大运河在这种经济的发展中,乃至对当时由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文化变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运河经济的形成 运河最早的两段是邗沟和鸿沟。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春秋时期,吴国战败越、楚之后,为进一步挥师北上,讨伐齐、晋,称霸中原,由吴王夫差于鲁哀公九年(前486年)下令开凿。鸿沟,引黄河水入圃四泽终入颍水,于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开凿,目的在于为渠溉田。南北大运河总体的开凿则是隋炀帝干的事。他先后下令开凿了通济渠(沟通淮河与黄河)、山阳渎(以邗沟为基础),开凿了自京口(今江苏丹徒)至余杭郡(今杭州)的江南运河和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西南)的永济渠。于是,一条以洛阳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  相似文献   

3.
东汉末年的广陵太守陈登续修邗沟,使大运河最早的一段——古邗沟得以恢复生命力,方便了江淮之间水上交通,促进了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陈登所开凿的邗沟西道成为东汉以后江淮之间的主要运河线路.隋代利用邗沟西道,建成了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  相似文献   

4.
隋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它的开凿不仅在水利技术上是一个突破,向当时的世界人民展示出了中国的强大,同时对提高华夏民族的统一意识,对中华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让立法成为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的过程,成为改善人民群众根本福祉的过程,成为推动地方治理精细化的过程。大运河江苏省淮安段是中国大运河开凿最早、延续最久,航运最繁忙、变迁最复杂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生态、经济和文化功能。2020年2月和2022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制定实施了《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关于统筹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全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样板”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正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约14年。据《隋书·帝纪·炀帝》记载":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麽,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炀"为谥号,是杨广被缢杀当年,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谥号,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为"下谥""、恶谥"。但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一统江山,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  相似文献   

7.
或许是隋炀帝的昏君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研究隋炀帝也因此具有了典型意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民起义、阶级斗争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炀帝研究也跟着红火了一把。然而,在只存在进步与反动两个阵营而不容任何中间地带存在的年代,所谓研究更像是口诛笔伐,隋炀帝理所当然地是反动的。服从政治则限制了隋炀帝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隋朝大运河的修治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 《兰台世界》2013,(30):151-152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本文从隋朝修治大运河的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大运河对于南北交通、经济发展和漕运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后世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对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建设中档案建设与资源应用的讨论,提出大运河文化带档案建设应着眼于“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强化大运河档案资源建设、依托档案资源形成大运河沿线文化带跨域协调发展态势,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艺术档案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船工号子是反映船工生活的"草根性"原始记录,已成为大运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其建档保护,让大运河上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是档案管理与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文章论述了大运河船工号子的历史传承,针对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档案保护角度提出大运河船工号子的建档依据、目的、内容及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6,(Z2):183-184
<正>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大运河开凿开始便是江南的漕运和盐运中心,到了清朝,更是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食盐供应地和南北漕运咽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不仅成就了数不胜数的富贵盐商,也造就了扬州古巷的繁荣。商人们讲究"暗室聚财",高大厚实深院的围墙就构成了扬州的古巷,她没有上海弄堂那么宽敞,也不似北京大栅栏儿那么热闹,但是却保留了沧桑的岁月和原汁原味的面貌,为扬州这座城市的绵延增加能源和活力。因此做好扬  相似文献   

12.
高媛 《兰台世界》2013,(10):151-152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本文从隋朝修治大运河的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大运河对于南北交通、经济发展和漕运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后世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前,大运河沿线就已形成了经济带和文化带。江苏作为大运河必经之地,区域内传统年画的兴起与传播大受裨益。隋唐大运河的畅通,促进了江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传统年画的兴起提供了生产者、消费者和丰富的创作题材;京杭大运河更是江苏传统年画国内北上南下,国外远播日本、东南亚等地的重要通道。大运河对沿岸城市传统文化的发展及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规范、系统的大运河知识库,有利于对其进行深度知识组织与知识发现。提出收集整理隋朝至当代镇江段运河相关文化遗产资源,设计并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模型;使用开源软件DSpace,系统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知识库;以大运河镇江段诗文为代表的遗产资源为例进行展示,为相关领域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为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从京杭大运河文献资源共享谈专题文献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运河文明传承与城市文化繁荣——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论坛”情况以及在保存大运河文献、传承大运河文明、实现大运河文献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的共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就专题文献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原则、创新方法和专题文献资源共享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隋炀帝与图书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隋炀帝对图书事业的贡献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留住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文脉,讲好档案故事,凝聚中国力量,本刊自2014年起开设地方档案文化专栏,产生了积极影响。2020年为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本刊将继续开设《大运河印记》专栏。大运河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与江苏发展紧密相关,影响了江苏地形地貌,奠定了江苏城镇格局,孕育了江苏文化特质。江苏是大运河的起源地,河道路线最长、线路最复杂、流经城市最多、相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最多。  相似文献   

18.
焦树峰 《档案》2023,(10):28-32+40
第148窟开凿于盛唐末期,属于敦煌李氏家族的“原创性”洞窟。按照“长时段”理论,应该将其开凿背景放置在整个8世纪来观察。在此视野下,第148窟是在吐蕃与周边政权的战争、李氏家族对密教的信仰、李氏的开窟传统以及节度使周鼎的支持等多重背景下所开凿的。吐蕃围攻敦煌是第148窟开凿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其开凿背景具有多重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从2009年开始,国家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现在已是大运河申遗的第二阶段,要完成大运河的遗产本体保护、周围环境整治、档案整理等工作。镇江是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重要一段,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为此镇江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部署大运河申  相似文献   

20.
申遗的成功使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为中外所知,也为大运河今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在申遗过程中,运河沿线城市出现许多针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更新改造工程。这一系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建成环境造成了破坏,忽视运河在当下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价值与意义。文章试图探讨申遗成功之后的大运河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注重运河遗产本体的研究转为运河遗产文化的研究,以文化线路的视角解读大运河遗产的活态特征,了解大运河遗产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从共同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解读大运河遗产的文化意义,将研究大运河中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景观作为解读其文化建构的一种途径;第三,从运河遗产本体、文化场所以及人的行为三种维度来进一步阐释大运河遗产的价值,强调对"人"的关注,对运河遗产所属的场所以及场所文化意义的认识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