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的英语教育史上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传教士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英语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并就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译介活动最终还要落实到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包括遣词造句和修辞行文。同时,译文要进入接受文化系统,因此接受文化系统的语言和文化规范是译介活动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译介活动最终还要落实到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包括遣词造句和修辞行文。同时,译文要进入接受文化系统,因此接受文化系统的语言和文化规范是译介活动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黄慧 《出版广角》2016,(6):39-41
传统的“文化殖民史观”认为,西方传教士的出版译介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侵略行为.但客观而言,晚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例如文学翻译、科技书籍翻译和其他形态的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美国传教士在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担当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出版的快速发展.研究当时美国传教士的出版译介活动,对今天的跨文化交流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编辑活动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在晚清西方科学知识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熊月之先生在其<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书中将晚清百年(1811年~1911年)西学传人中国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中(1811年~1900年).基督教传教士居于绝对的主体地位[1].基督教传教士的编辑出版活动,特别是西方科学书籍的编译.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相关研究多从文化传播的的视角出发.而对其编辑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编辑界的贡献探讨较少,本文试略论之.  相似文献   

6.
林川 《兰台世界》2012,(30):63-64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新式外语学校,在中国外语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晚清英语教育有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传教士在福建的出版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峰 《出版史料》2005,(1):113-121
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许多福建人就远走南洋,在马六甲、新加坡、巴达维亚等地谋生。1814年,当嘉庆帝颁布“禁止西人传教,查出论死,入教者发极边”的禁教令后,早期东来传教士失去了在中国本土传教的活动空间,福建侨民众多的南洋便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区。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定为通商口岸,在中国传教的禁令也已被废止,  相似文献   

8.
沈毅 《编辑之友》2011,(9):113-115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报刊中,以存世时间长短和影响大小为标准,考察英文的《中国丛报和中文的《万国公报》大概是有相当的典型意义的。一英文期刊《中国丛报》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32年在广州创办的英文《中国丛报》(以下简称《丛报》),鸦片战争后一直坚持到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从事传播基督教活动,但是迫于我国的禁教现实,传教士采取了"报刊辅教"的新型传教模式。这一举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所兴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发端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各地方言馆中开设了英语课程,同时在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堂等许多军事学堂、实业学堂也开设了英语课程。  相似文献   

11.
曾纪泽是晚清著名外交官,被视为我国第一个有史可载自学英语的人,丰富的英语知识使他能熟读西方英文书籍,开拓了他的视野,奠定了他作为职业外交官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牟彩霞 《编辑之友》2015,(7):95-100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晚清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创办了数量可观的中文报刊.早期中文报刊无论是出版地点、出版时间还是印刷技术、发行量等都不甚理想.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数量大幅增长,出版地点也从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发行量有极大提升.而随着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外在发展,其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不仅世俗综合性报刊增多,多数刊物的内容也从传播宗教为主转到传播西学为主,刊物所用语言则逐渐通俗化,主创编辑人员也日益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在官办英语教育中,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被动开放形势下的主动意识。开创了商务经济类书籍汉译的信封,反映出了其融商务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的宗旨,也对官办外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刀王五作为普通国民的一员,以一身武艺和一腔爱国情怀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中。他把武术与爱国情怀,与友谊,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为中华武术浓重地抹上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清朝晚期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建忠对近代英语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对中西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翻译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对马建忠其人进行概述,并深入分析了马建忠的西学思想对英语教育的贡献,以此对英语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丛报》是晚清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发行的第一份综合性英文月刊。办刊20年间,该刊不仅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文章,而且对中国的典籍进行了译介,很多是中国典籍的首次译介,为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廷祥 《兰台世界》2012,(25):94-9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来华传教士空前增多,为了迎合传教的需要,辅助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他们陆续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里到底采用英语授课还是中文授课,这一问题引起了长期的争议。采用英语授课这一观点占了上风,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都专门设置了英语课程,在自然科学这些学科门类中采用英语授课。教会学校第一次把英语纳入到我国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何继芬 《大观周刊》2013,(7):229-229
中学生学习英语语法是必须要学的,语法教学能让学生对英语语言规则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规范。不过我们在语法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我们教给学生英语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英语语言的能力,更不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英语语法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