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治兴,则国兴;法治衰,则国乱"。人类历史一再证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好的社会治理形式,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实行法治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由于刑事法治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保护法益的重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这是继上个世纪提出“四个现代化”之后所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发展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是国家建设又一项战略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体系宏大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路径和党的治理方略将成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对此,习近平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发挥深化认识、统领思想、规范行动的强大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方略,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战略,其科学内涵博大精深。要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化从严治党,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而法治素养培育则是实现国家法治目标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促进培养中职学生法治思想,提升中职学生的基本素养,有助于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学校、家庭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促进中职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为根本目标,构建起了丰富的国家观和国家治理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国家治理思想,同时在坚持人民主体、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实现中国梦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国家治理思想,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以及实践性、创新性。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也为当代世界国家治理思想发展提供了中国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用法治精神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核心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重大和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未来主体和生力军,培养他们“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的法治思维方式将会在社会和国家范围内发生蝴蝶效应.而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状况不容乐观,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协同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和护航。我们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在长期奋斗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我国法治建设的角度,简要阐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驰,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依法治党治国是人民之福,反之则是人民之祸。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树立全民法治信仰具有极  相似文献   

11.
法治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集中体现在对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理论创建、理念宣传、政治保证及法律实践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由于法治供给侧矛盾突出,怎样将宪法和法律文本上的原则和规则落实到现实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根本阐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理论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具体实践始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政策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正式确立的标志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12.
对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能够回应意识形态领域错误思想的挑战,化解执政党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势所趋,同时也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既回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又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还需进一步提炼提升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精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概括与总结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完整体系,深入探究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1]历史经验表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方式。政府是治国理政的组织载体,担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权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要的是"政府法治",政府法治的目标就是建立法治政府,使政府依照法定的程序,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确保行政权公开、公正、透明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使得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在统一的中国底色下得以系统性布局和协同,激活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能动性,为观念体系和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治着力点,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开辟新的政治空间。在治国理政新空间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目标与措施包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为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2014,(22):77-77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次问答来自《决定》第一部分内容,以供大家学习。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__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______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6.
10月24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党组中心组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大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核心主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次新开拓。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新境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根据当时的国情,实行的主要是差异化战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快有慢地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各个领域梯度性地推进改革开放,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  相似文献   

18.
<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个要素,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当代治国理政的基本形式,更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法治”的概念在古今、中西均有差异,但核心内涵体现两个方面:一、强调社会经由法律治理;二、通过法律规范人民权利和义务。[1]这两个内涵突出了法的现代社会属性。而教材定义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则是从历史角度纵观“法”的本质属性。历史上的“法”如何变化成为现代的“法治”,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治国理政是执政党治理国家和管理政务的基本方略,是党执政能力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具体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贯彻和落实治国理政"三新"的主阵地,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指南,坚持"四个服务"宗旨,深刻理解治国理政"三新"内涵,科学认识治国理政当前面临的新态势,努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党中央治国理政"三新"思想化为青年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法治在国家领域和国家意义上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沉痛教训、改进理政方式的明智决策。无论是贯穿始终的良法善治、最直接的伦理价值,还是其重要的价值目标,都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本身蕴含的价值追求,充分印证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执法严格,公正司法行为,营造守法氛围,是推动法治实践并最大限度发挥法治伦理价值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