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记是晚明士人文集中最精彩和最具价值的部分,不仅体现他们的灵心慧智,也蕴含着他们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哲学思考,折射着晚明士人朴素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晚明士人张岱著述颇丰,与其丰富的藏书规模和独特的藏书思想密不可分。张岱藏书三万卷,具有一定规模,在晚明藏书家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郑开阳杂著》为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郑若曾撰.其中的《万里海防图论》《日本图纂》等篇,详细描绘了晚明时期海防、海道情况,详实可靠地记录了晚明时期士人对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对海运、海道、海洋周边国家的研究体现着先进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4.
韦胤宗 《图书馆》2021,(4):94-102
阅读史研究的首要步骤是在较大的数据库支持下统计各类文献的留存状况,从而构建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阅读清单。中国清代士人(包括晚明及民国部分士人)喜好在其认真阅读过的书中撰写批校、题跋,运用计量的方法,统计该时段的批校本,通过分析其基本数据就可以了解清代士人阶层深度阅读史的概况。目前收录最全的中国古籍存藏目录《中国古籍总目》收书约十八万种,其中有批校本近一万五千部。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籍总目》中所录各部类图书批校本之分布状况,从宏观层面了解清代士人群体的阅读品味,从而为深入研究清代学术、思想与文化提供基本的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5.
作为兴起于晚明时期的一种新型出版物,诗词画谱既融通了文学与绘画两个艺术门类,又集中呈现了晚明徽州书坊的刊刻技艺与审美取向。晚明诗词画谱的繁荣,以《诗馀画谱》为发端。本文以《诗馀画谱》为中心,考察以《诗馀画谱》为代表的诗词画谱在版式设计、出版意图、刊刻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创新,重点探讨其版刻图像与书法的"临仿"手段,以此窥见晚明徽州版刻的审美风尚与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6.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朔方著《晚明曲家年谱》,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此书分苏州卷、浙江卷、皖赣卷,共收起于徐霖终于金圣叹约200年间的39位戏曲家年谱。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好书且又难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书:《晚明曲家年谱》可以视为一部工具书,39位曲家的生平及作品,一览无余;同时又可以视之为一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新式书报从文化中心城市向地方社会流转。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同乡群体对乡村士人进行了最初的新学启蒙。同时,乡村士人这个“在地链接性群体”又以更隐秘的方式促进了新式书报在地方社会的进一步下渗。本文以《刘绍宽日记》为核心史料,详尽呈现了乡村士人阅读新式书报和从中撷取新知的风貌。新式书报的阅读实践更新了乡村士人的“知识仓库”,重塑了乡村士人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乡村士人的阅读史。  相似文献   

8.
郭孟春 《中国出版》2012,(18):56-59
晚明时期是古典插图本图书的极盛时代,涵盖之广、为数之巨、题材之丰、形式之全、刻印之工均堪称空前,并形成了众多流派;插图从叙事性到装饰性、审美性,具备了导读和传播功能,成为晚明书籍传播的一个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9.
晚明西学东渐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几何原本》作为他们的传教工具被引入中国。作为该著作的合译者与传播者,开明士人徐光启的科技活动受该书启发甚多。在《几何原本》的影响下,徐光启开始注重逻辑思维,将经验论的治学方法上升为责实求证的科学精神。他在数学、农业以及天文历法等领域的探索,均受《几何原本》的影响。他站在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的连接点上,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他与同时期士人有广泛而深入的书籍往来,根据《越缦堂日记》记载,士人间的书籍往来方式包括友情赠送、主动索取、请人代购及书籍互换等,往来书籍多为新出版刻印、自著(刻)及亲友所著(刻)书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往来实质上是士人维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客观上促进了文献出版和学术流播。  相似文献   

11.
吴建新 《图书馆论坛》2008,28(1):164-167
简述了清代广东农书的存佚情况以及编撰特点.并从以下方面说明清代广东农书的史料价值:在农业科技史方面,清代农书不仅反映了传统农业科技的成就,而且反映了近代农业科技在广东的传播情况;在社会经济史方面,简述了乾隆末年劳潼的<救荒备览>在救荒史上的意义,以及其他农书对研究晚清珠三角农家经济的作用;从士人心态、社会情态、广东士人对鸦片的态度、花卉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说明了农书对于研究社会文化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人明克让,祖籍平原(今山东平原县)鬲县。明氏为南北朝时期山东大姓,明克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明僧绍,父亲明山宾,均为朝野名流。克让自幼博涉书史,南梁时恩荫入仕,南梁亡后入仕北周,入隋又仕于隋。克让入仕北周初为学官,后外派出任汉东、南乡二郡太守,北周武帝即位后,复征调入朝,为北周历法刊定、为隋礼仪修订做出贡献。明氏随衣冠南渡,又由南入北,是南朝入北士人之一,南朝士人入北始于梁亡,完成于隋统一,与当时国家统一的趋势一致。南朝士人入北加强了南北交流,使南北方文化认知趋同,有利于乱世统一。明克让墓志保存完整,对研究其任职经历、姻亲关系、南朝士人北上、南北文化交流等问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这一时段历史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国桢所纂《增订晚明史籍考》,是迄今为止有关明末清初史籍搜罗最全的书目汇考,也是我们从事明末清初史学研究工作的必备参考用书。但文献浩繁,难免遗漏。本文所补陆元辅《争光集》、刘宗周《北都伪命录》、邵泰清《忠孝见闻录》与《甲子纪言》、卢元昌《明纪本末国书》、曹梦元《昆山殉难录》诸书,或不见或不详于《增订晚明史籍考》。  相似文献   

14.
权威 《出版广角》2015,(10):123-124
若论晚明徽派刻书艺术成就最高者,非《十竹斋书画谱》莫属.它代表了晚明时期书刻水平的巅峰,观同时期之书画刻书,莫有与之能较者.而从《十竹斋书画谱》雕刻所花费时间几乎横跨整个晚明徽派刻书进步时期来看,我们也能借此书一窥晚明时期徽派刻书的自我反思和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15.
明清社会的士商渗透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士与商相互渗透的现象从来没有断绝过,不过在明代以前,这主要限于地主阶级中上层。对一般士大夫来说,大都恪守祖训,埋首功名,较少涉猎商业;而商人在抑商的一贯政策下,也受到竭力贬抑,士与商二者之间泾渭分明。从明嘉万年间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一系列的新变化,士人经商与商人业儒的现象普遍发生,士商渗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特点。一明清士商渗透的基本状况明清士商渗透包括士人经商和商人入士两个方面。1.士人经商明嘉万以后,“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①,士人经商成为普遍现象。在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16.
《十竹斋书画谱》是我国古代刻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同时也是晚明时期徽派刻书的代表作之一。《十竹斋书画谱》的刊刻成功,正是晚明徽派刻书进步的体现。本文以《十竹斋书画谱》为例,从刊刻题材、表现形式、刊刻技艺以及创作团队四个方面,对晚明时期徽派刻书的进步性加以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玉洁 《今传媒》2023,(10):85-88
在晚明江南“旅游热”的背景下,苏州文人士绅与定慧禅寺僧人展开了密切的交游活动,钱榖的《定慧禅院图卷》即此中一环,他们重新建构了定慧禅寺的文化形象,同时塑造了文人自身的高雅品味。本文以钱榖《定慧禅院图卷》及晚明苏州定慧禅寺为中心,分析了绘画风格、画上题跋印章等信息;同时,结合地方志、诗文集等史料,重点考证其中的交游活动,还原此画产生的具体语境,旨在从艺术史的角度丰富关于晚明文人佛寺旅游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新闻传播》2010,(3):123-123
文章从三个层次:中国古代社会的士大夫传播、近代社会的士人蜕变期传播流变、20世纪之交的公共知识分子传播,论述了中国古代至晚清阶段知识分子阶层的传播状态,并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的观点来重点考察晚清的最后十余年期间,公共知识分子对公共领域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丽容 《兰台世界》2016,(20):146-149
两宋士人间竟相传播女仙"吴彩鸾"与书生"文萧"遇合的"传奇"。究其原始出处,正是唐人裴铏所著《传奇》一书。此后,元、明士人也津津乐道,接连转述。毕竟是神仙传闻,未免疑惑重重。在故事的真、伪方面,笔者认同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主张:留有众多小楷墨宝的"谪仙",很可能只是个同名的唐代民间女子。所作字书,无论宋、元、明,都予以了极高的评价。而真实的书法遗存,半真的书法作者,几乎可说是半杜撰的主人,这三者构成了真正"传奇"的"魅力"组合。  相似文献   

20.
魏良辅改革昆山腔之后,昆曲清唱在文士曲家之间广为流行。以《吴歈萃雅》和《南音三籁》为代表的曲集关注晚明曲坛的流行状况,并对"唱者"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是探究晚明昆曲清唱曲坛风尚的凭借。它们以"合律依腔"、"便于歌唱"为选曲标准,对曲体规范有着比较纯粹的追求,在文采与规范产生冲突之时,舍文采而重规范。因此,在"曲体变异"导致音律乱象,新制曲文常常违背"本调"的背景之下,编选者更倾向选择魏良辅改革昆山腔之前的作品,与晚明戏剧、散曲创作和戏剧搬演的状况有很大差异。显示了晚明昆曲"清唱"相对于"剧唱"的独立性,也彰显了晚明时期"诗乐传统"相对于"戏剧传统"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