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洁 《文学教育(上)》2011,(16):132-133
当下儿童读经热潮席卷全国上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倡导儿童读经者普遍认为儿童读经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益于儿童人格的养成,是一种能够开发儿童智力的较佳的早期教育。并且王财贵等人认为儿童阶段所读的经典将会自发的对其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于儿童读经的文化传承及人格影响的意义笔者并不轻易否定,但对于经典的所谓自发影响笔者有所质疑,本文将对此从当下儿童所处的教育及语言文化的角度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读经的困惑     
我们到底要不要读经?这是去年七月以来,一场由“少儿读经”运动引发的大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一个对已经习惯了没有经典的国人来说有点突兀的问题,一个即使在知识界也让人产生困惑的问题。困惑的不是要不要读经,而是为什么读经成了问题,究竟是何种禁忌使民族文化经典曾经被我们弃若敝屣。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儿童读经运动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读经运动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一个经典教育运动。从中国传统教育来看,读经仅仅是众多学习方法之一,四书五经也仅仅是传统基础教育内容之一,在不同教育阶段教学应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在教育哲学中。儿童读经的理念最接近于要素主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相对于当前强调知识技能的应试教育,儿童读经就其在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而言,的确有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学生读经的浪潮此起彼伏,本文立足于现代视野探析新时期小学生的读经教育。首先对读经教育进行概念界定和特点分析,然后,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指出小学生读经教育的意义,接着对当今小学生读经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教育目的功利化、教材选择机械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指出了小学生读经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二期刊载的<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一文,对我关于儿童读经方面的研究所作的介绍,曲解了我的主张.该文说我"引用的材料多来自鲁迅",说我与儿童读经倡导者之间的分歧"只是一个方法问题的分歧",说我主张编辑经典"洁本"以供幼儿接受,等等,与我的主张恰恰是相悖的.我有责任就该文涉及我的相关内容作出澄清.  相似文献   

6.
读经心语     
用指尖轻轻捻着这墨迹清晰的一页,慢慢翻开,心中的那道风景逐渐渲染开来。  相似文献   

7.
读经的理性     
时下,读经热在中小学方兴未艾。本文试图回答什么是“经”,“经”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读经和如何读经。  相似文献   

8.
自中西会通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古今之变,传统的蒙学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儿童读经"也逐渐废除。近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儿童读经"也得到了提倡,那么在现代教育下,儿童读经有必要吗?儿童如何读经?基于历史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方法,认为无论是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角度还是从人类教育本身,儿童读经都值得我们提倡。"儿童读经"即是"经典阅读",区别于"读经"等于"背经"模式。"儿童读经"由"识字"而"读经",儿童在"识字"基础上精读和背诵经典,且教学一体。  相似文献   

9.
论读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近年来,读经热潮席卷全国,这个经究竟应该读还是不读?如果可以读,那又该如何读?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即以此为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文章认为读经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通过文科教学、课外阅读以及新闻媒体的正确导向等方式,复兴传统经典中值得颂扬与传承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儿童读经教育已经逐步渗透到现代教学当中,本文通过对读经教育(即经典教育)由来的系统回顾,在分析当前读经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读经教育在当代的涵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太强调一统了。我们还没有搞清楚这样热会有什么后果的情况下,不要泼冷水,不要先担心它,“培养小奴才了”,“又把儒家复活啦”等。一百个才一个在读,这样的学校应该支持,至于后来出现问题,自然会有纠正。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包括私塾的学校,既不必炒,也不必成为焦点.不妨试着让其自然进行,然后用实践来检验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财贵 《教师博览》2010,(12):10-11
"读经"本来没有问题,但自一九一二年开始就出现了问题。一九一二年元月十九日,国民党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可见,虽然清末是实施新制的小学堂,也还是读经的。同年五月,又下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  相似文献   

13.
名人谈集邮     
集邮是一种爱好,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文化娱乐和享受。集邮被誉为“王者的嗜好和嗜好之王”。集邮大家灿若繁星,他们有很多集邮名言,特转摘一些发给大家。  相似文献   

14.
怎么样读经     
人们反对读经,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读经仍然延续旧时私塾中所采取的那一套——读、背,且不管学习者是否理解。台湾学者王财贵先生将其归纳为“六字”教学法:“小朋友跟我念”。基于这一点而言,读经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小学教育界悄然刮起了一股读经之风,所读内容也渐从唐诗宋词扩展到四书五经。曾被“五四”诸贤批得体无完肤的言,现又被当今孩子用稚嫩的童言演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漫步校园内,耳边总能听到这摇头晃脑的读经声。一时间恍若斗转星移,前尘往事,斑斑驳驳,俨然置身于旧时私塾之中。福耶?祸耶?赞成及反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16.
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典是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传统道德需要通过经典的传承而延续,民族历史、民族精神与经典的传承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与民族的存灭。  相似文献   

17.
一部中国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经”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从1904年至1949年间,旧中国旧社会发生的数次关于读经的争议,当时产生了"读经立国论"、"读经修身论"、"读经救国论"、"读经存文论"等.由于其牵涉到朝代的变更,教育目的的变动,课程设置的变迁,新旧文化的冲突,各方势力的角逐,故而显得既丰富多彩,又有点纷繁复杂.不过最终结果,读经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在中小学课程表里是不复存在了,而且上述这些论调基本上都没能够立得住脚.如此,再回过头来,依据这些历史事实,对近年来颇具声势的"儿童诵读经典"活动作一简评,供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19.
名人谈写作     
作家要在平凡无奇的事情里,找出不同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你不一定要成为作家,但是你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想当作家,对事情要有见解和观点、好奇心和观察力。你要创造你的观点。如果大家的观点都一样,那大家派个代表来写文章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回溯有很多方式,一个满是伤痕的弹弓,一本早已过时的日记本.一张小巧精致的糖纸,一颗斑斑驳驳的玻璃球……都会使人产生对童年的回忆,对过去的一切的深深怀恋。对传统的回溯亦如此。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的人们,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加上一个砝码,从而重温历史明。毕竟历史是一种回忆,没有听众心底的呼应。因此,有人称这种对传统化的回溯为国人的化寻根,是当代的道德重建。于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开始冲击我们的思想,左右我们的视线,那就是——读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