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信交风潮”是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破坏性的一面,也有建设性的一面。破坏性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占主导的,建设性的一面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2.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制约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动力,它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这个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它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具有明显的消极性与破坏性;另一方面,它又是推动资本主义向前运动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力。对这两个方面,都需要进行辩证的分析,不能仅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性与破坏性一面,集中表现在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趋势之间的矛盾,当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了破坏,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时,就会爆发经济危机。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  相似文献   

3.
相互作用与双重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演化和信息的角度对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讨论。文中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演化的根本原因;相互作用之物必然会派生出作用之中介,中介一方面是事物相互联系、规定、过渡和转化的媒介,另一方面又是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方式和环节;相互作用的这种有中介的性质,使相互作用成了事物的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双重转化和演化的过程;正是在这种双重转化和演化的过程中,事物实现着对自身历史、现状、未来的全息性建构。本文还对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事物双重演化过程中的建设性作用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刘徽 《现代教学》2008,(3):77-79
复杂性理论“复杂性理论这门新的学科从根本上表明事物因果之间的联系是难以追溯的,变化(预计的和非预计的)的呈现是非线性的,矛盾、冲突大量存在,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恰恰来自各种不确定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中。”  相似文献   

5.
冲突功能有破坏性和建设性之分,校长要消减破坏性冲突,同时也要激发建设性冲突,使组织充满活力,避免故步自封。为消减破坏性冲突,校长可采用愿景创设等策略,而为激发建设性冲突则可用教师冲突观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文化变革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说“两句话”,用“两手抓”──略论邓小平思想方法的全面性蒋文彬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们认识事物,就是去分析事物的矛盾。列宁说:“事物(现象等)是对立面的总和统一。”①“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②...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管理中,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引导和激励建设性冲突,预防和缓解破坏性冲突,创造性地进行冲突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创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矛盾修饰法(oxymoron)作为一种常用英语修辞格,往往体现辩证统一的语义特征。在特的语境中,矛盾修饰法的巧运用独具艺术魅力。在结构上,矛盾修饰法是由形式对立而内涵统一的词汇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语用功能来看,矛盾修辞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涵义。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有助于我们对现实世界与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是一种辩证的自然主义,是得到最广泛发展的生态哲学理论。它所以是辩证的,就在于它把客观事物看作处于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转化的过程中的存在,并且它按照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现象,把现象看作一个大的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所以是自然主义,就在于它把现存事物都当作自然界的事物,并且把所有的存在都看作自然存在。在坚持这样辩证的自然主义的同时,社会生态学拒斥社会等级划分和二元论这些造成人类和自然界长期受压迫的核心因素。它提出生态整体的原则(aprincipleofecologicalwholeness),即把我们星球全…  相似文献   

10.
量词丰富是汉语语法特点之一。古今作家十分重视量词的锤炼。一个普通的量词,经过作家苦心斟酌用到特定的语境中,往往能使文章绚烂生色,令读者拍案叫绝。下面试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简述最词的主要修辞功能。二.比喻功能用肯示某事物形象的词作度量该事物的量词,并使之不用喻词就能对事物作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就是量词的比喻功能。例如:①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天上的街市》)②看吧,山上的接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地白花,好象日本着护妇。(《济南的冬天》)③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  相似文献   

11.
试谈物理课的对比实验教学方友武(南昌县渡头中学)事物的特殊性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不了解各种具体事物包含有何种特殊矛盾,就无从区别事物,就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也找不到解决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首...  相似文献   

12.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规律,不完全自觉或完全自觉地按照客观世界辩证规律进行的思维。普通思维是反映事物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不自觉或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律认识世界的思维。普通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同、异,辩证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矛盾的发展和转化。和谐思维是以和谐(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方式正确地处理非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对抗思维是以对抗(双方激烈地抗争,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正确处理事物的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构成的,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任何一对矛盾,其双方既有相对立的一面,又有相统一的一面,即既对立又统一。现实国际社会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对矛盾的双方同样既对立又统一。但是,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吸取、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即统一的一面。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这不仅在理论上彻底坚持辩证法,而且在实践中,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融和经济危机是一个矛盾着的事物,既有它的正面,即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破坏作用的一面,也有它的背面,即通过破坏旧基础,创造新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局面的一面。危机对经济社会运行的积极作用,不是直接地、以现象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以极其隐蔽的形式,在危机现象背后,从侧面或反面,通过暴力破坏原有过程、清理旧基础、开辟新局面实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及相关著作中,运用辩证法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结合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际,在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破坏性进行分析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对其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揭示。研究和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要以马克思为榜样,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不仅要看它的正面,也要看它的背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如下: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人教版)高一下册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同点”,也分析了“我国税收的性质”,如果对这部分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化就涉及税收的本质和税收的性质。简单来说,税收的本质是指税收的自然属性,根据它可以将税收同其他一些经济范畴区别开来。税收的性质是指税收的社会属性,根据它可以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区别开来。本质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透过事物的现象表现出来,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所在。毛泽东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包含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  相似文献   

17.
<正> 系统是事物的存方式,是各要素多样化统一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但是,目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其矛盾联系和相互作用上,而复杂性和多样化被排除在普适不变的矛盾规律之外。我们认识到矛盾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但把矛盾斗绝对化,割裂了斗争和统一的必然联系,忽视了运动、变化是系统各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相互反馈的自组织过程,是斗争和统一、竞争和协同的有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科学。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1)如何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与绝对的问题,不仅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理论界仍在研究和探讨中的重要课题。 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与绝对问题,理论界和教科书中,大多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我认为这种理解尚有不尽全面之处。因为这种理解只讲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一面,而斗争性只有绝对的一面,则没有相对的成份,这种观点本身就把相对与绝对都讲到了绝对化的程度。是违背辩证法的。 本文就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矛盾自身的属性以及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运动中的地位,作用来谈一点对相对和绝对的理解,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矛盾的存在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故同一性和斗争性也既有相对的一面又有绝对的一面。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具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自身的两重属性。它们是同一中的差别,差别  相似文献   

19.
Oxymoron翻译成汉语叫"矛盾修辞格",它是由两个意思正好相反的词或词组并列在一起构成辞格,来形容一个事物,用来揭示该事物的矛盾性,同时也造成一种出人意外、引人入胜的效果。如:cruelkindness(残酷的仁慈)。矛盾修辞格先以其意义不协调却内涵真实的字词使人吃惊,然后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所谓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指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发挥动力功能和信号功能作:用的情感一面。知名语言学家杜雷(Dulay)、勃特(Burr)、克拉森(Krashen)等人认为:人在学习外语时有三种内在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