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确写作基本要求   本单元写作要求是:“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常常要根据预先拟写的主题思想构思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情节的开展,来叙事写人,以实现主题思想的表达.“教学时应先让学生阅读写作要求,并留意要求内提到的重点概念,即“主题“与“情节“.   ……  相似文献   

2.
3.
写作如同雕塑,应该有自己的厚度、力度和气度。所谓“厚度”,即思维的厚度,指在审题立意、思考问题时注重观点的全面性、分析的层次感和思想的思辨色彩。所谓“力度”,即行文的力度,指具体写作时,论证要有力,分析要透彻。所谓“气度”,即思想的气度,指文章在字里行间蕴藏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光辉。当前的高中生作文,常常暴露内容贫乏、论证无力、思想幼稚等问题。学生行文至大半,真正触及中心的有效语段却寥寥可数。这样的作文显然是空洞的、干瘪的、没有营养的。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写作基本要求 本单元写作要求是:“写较为复杂的记叙,常常要根据预先拟写的主题思想构思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情节的开展,来叙事写人,以实现主题思想的表达。”教学时应先让学生阅读写作要求,并留意要求内提到的重点概念,即“主题”与“情节”。  相似文献   

5.
孙晓磊 《文教资料》2011,(36):52-54
中华书局1962年版点校本《汉书》最为精善,但疏漏难免,今参校其它传世善本,结合有关资料,取点校本《汉书》10例讹误,通过讨论辨正,进行订讹。  相似文献   

6.
傅通“附”,增加。卷六十九·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胡注:“傅,读曰‘附’。”亿通“臆”,臆测。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太宗贞观十七年:“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度,妄生猜贰邪!”胡注:“朱子曰:亿,未见面而意之也。”(按:意,通作“臆”。) 介通“芥”。卷二十四·汉纪十六·昭帝元平元年:“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于此上闻,非飨国之福也。”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给予我国后代的文学以巨大的影响。本文仅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诗经》中的修辞格。计分为:1、借代,2、比喻,3、反复,4、颠倒,5、示现,6、感叹,7、顶真,8、夸张,9、对偶,10、摹状:共十种。各举例说明。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对于《诗经》艺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是王力先生主编的一套高校古代汉语课本。这套课本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原则,深受广大师生欢迎。1980年修订时,吸取了近20年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改正了原来的一些错误,使原书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修订时时间仓促,不仅留下了一些原有的错误,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节选失当节选文章应使入选部分有相对的完整  相似文献   

9.
10.
大学写作应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大学写作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理论知识教学法;二、做笔记教学法;三、社会实践教学法;四、互动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为高考作文淡化审题而几乎“不设防”,但不可否认,不管审题要求如何降低,都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不审题。而鉴于历年高考作文议论文体裁均占较大比例的情况,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审题,写就一篇文质兼备的议论文,当是诸多考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审题时的思维定势审题是写命题或半命题(材料题)作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审题能力是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综合反映。审题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十分活跃。能看清题目对作文提出的限制范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审题的过程,是抽象思维形成定势的过程。一般学生审题往往顾此失彼,没有把题目看懂看透,就忙于下笔,这其实是思维没有形成定势的表现。很多学生没有对文章题目作语  相似文献   

13.
《旅鼠之谜》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科学小品。作位梦华用艺的笔调介绍了旅鼠的相关科学知识。笔在解读本时却发现了多处语病,现罗列于此并略作分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描写景物的特点是:荷塘是月色中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通过观赏荷塘月色,描绘素淡朦胧的美景,反映作者幻想超脱,对美好、自由、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出版的《船山诗草》是迄今为止国内有关清代四川遂宁诗人张船山诗集的最佳版本。但白璧微瑕,该书文字、标点及作品编年、编排等校勘尚有遗漏之处。本文例举一、二,以期该书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古诗文了解掌握古代文化常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为例,分述诗中所涉及汉代婚俗、计时法、节日、服饰、交通工具、行政区划和商业贸易等丰富文化常识,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喜欢辩论著称。他的学生么都子就曾问他:“人家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倒是句实话。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日烈,生灵涂炭,各家学派竟相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为了和各派辩难,以说服各国君主实行“王道”“仁政”,当然不得不四处奔波,与人辩论。  相似文献   

18.
上通“尚”,崇尚;喜爱。《礼仪志(中)》:“自立书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 不通“否”。《刘盆子传》:“自知当死不?” 也通“耶”,句末疑问语气辞。《班固传》:“亦以宠灵文、武,贻燕后昆,覆以懿铄,岂其为身而有颛辞也? 亢通“吭”,喉咙。《隗嚣传·论》:“则知其道有足怀者,所以栖有四方之桀,士至投死绝亢而不悔者矣。”注:“亢,喉咙也。” 什通“十”。《顺帝纪》:“甲辰,认以疫疠水潦,令人半输今年田租;伤害十四以上,勿收责(债);不满者,以实除之。”  相似文献   

19.
“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兰国演义》就是一部这样的通俗小说。它描写了上起黄巾起义下迄西晋统一中国大约一百年左右魏、蜀、吴三国时期的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外交  相似文献   

20.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喜欢辩论著称。他的学生么都子就曾问他:“人家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倒是句实话。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日烈,生灵涂炭,各家学派竟相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为了和各派辩难,以说服各国君主实行“王道”“仁政”,当然不得不四处奔波,与人辩论。 比如齐宣王是野心很大的君主,总想称霸诸侯,却不愿施行仁政治理国家,孟子就常和他辨论。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您有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去楚国游历。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该如何对待这样的朋友?”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如果法官不能办案,那应该怎样对待他?”宣王说:“免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治理不好,那又该怎样办?”这时候,齐宣王看看左右的臣子,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