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西方不同的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建构了不同的婚姻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下,婚姻文化必然会呈现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该文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姻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阐述了幸福的异国婚姻必须建立在相通相融的文化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男女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婚姻信任是婚姻主体双方对彼此坦诚、合作行为的合理期待。婚姻信任的危机指涉的是婚姻主体之间关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的破裂,这种破裂是一种持续的事态,对婚姻生活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其危机表现为由对婚姻本身的不安全感、猜疑或婚姻主体自我认同和共同认同的断裂。婚姻中的信任所涉及的婚姻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内生于生活实践的,它归根结底是婚姻主体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生成的一种关系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婚姻主体在实践的过程中赋予彼此本质,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婚姻引起的各种案件相对而言是较多的,在农村婚姻中,女性和儿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根本保障,男性婚姻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早婚的现象层出不穷,婚姻登记难以有效落实。基于农村婚姻的法律援助工作,主要是做好农村婚姻问题的有效解决,做好农村婚姻法律的有效性保证,在新形势下的农村婚姻发展中构建和谐的婚姻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传统婚姻陋俗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几千年的传统婚姻生活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同以往婚姻形态的、适合于自己生活状态的的婚姻俗制。它包含着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婚姻观念、婚姻行为、婚姻礼仪等诸多婚姻范畴和模式。尽管这种婚姻俗制优劣掺杂,但均为中国传统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它包括生活的全部,其中伦理性的爱是婚姻的基础.婚礼是婚姻的精神和伦理的必须,子女是婚姻中男女双方爱的客观化结果.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角色分工是基于其性别差异,婚姻制度是现实婚姻的保障.婚姻是神圣的,从概念上来说是不能离婚的,但婚姻中的爱又具有感觉的成分,所以婚姻中又包含着离异的可能性.在婚姻中需要摒...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婚姻文化与该民族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习俗、地理环境等息息相关,藏族婚姻文化研究,则需要我们将研究视角放在这个特定民族传统婚姻习惯在与现代社会婚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找到其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近十年里,就藏族这一身处在特殊地理环境中的民族而言,其婚姻文化体现在婚姻习惯、婚姻形式、婚恋观、婚姻程序、族际通婚、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藏族传统婚姻形态以及在处理传统婚姻习惯与国家法时提供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以英雄传奇为题材的小说,但在内容上包涵甚广,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宋元社会的世俗文化。婚姻文化作为世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水浒传》中也得到了体现。其中,入赘婚姻、典身婚姻、抢劫婚姻和改嫁婚姻这四种特殊的婚姻形态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历史渊源,从侧面展现出宋元婚姻文化的风貌。  相似文献   

8.
东晋皇室婚姻是东晋士族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东晋皇室婚选标准,皇室婚姻的特点及皇室婚姻与政治关系的进行探析,试图说明,在研究东晋士族婚姻和门阀政治时,皇室婚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构筑家庭的基本形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关注人们的婚姻动因和质量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婚姻动因问卷,对某省三座城市的188名生于60、70和80年代的已婚者进行调查,旨在研究代际间婚姻动因和婚姻质量的特点与关系。研究发现:(1)代际、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婚姻动因,代际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影响婚姻动因中自身方面和物质经济因素,性别和代际交互影响婚姻动因中的家庭社会因素;(2)婚姻动因、代际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婚姻质量,自身方面婚姻动因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影响婚姻质量总分及夫妻交流等因素,婚姻满意度等婚姻质量因子得分存在代际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婚姻习惯法在婚姻成立要件、婚姻效力、婚姻终止、纠纷解决方式、婚姻目的等方面不断趋近国家制定法,两者冲突的范围越来越小、冲突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弱。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原有习惯法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等。广西民族婚姻习惯法在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将更为趋近国家制定法,但其也将以新的形式、内容继续在某些区域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发动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 ,在抗日根据地对旧有的婚姻观念与婚姻形态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造 ,并依据党的理论对建设新型婚姻形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因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抗日 ,婚姻解放也需要服从这个大局 ,一旦婚姻解放影响了抗日的整体利益 ,根据地政府也不得不在政策、方式、力度等方面做出调整 ,这也是抗战这一特定背景下婚姻解放与婚姻建设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660名在读研究生为被试,采用婚姻态度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考察了研究生婚姻态度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当前研究生婚姻态度表现积极主动,婚恋压力普遍存在;②研究生的一般婚姻观念在性别、家庭关系和学科专业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自我婚姻评价或期望在家庭关系和自身婚恋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婚姻态度的重要因素;③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研究生的一般婚姻观念和自我婚姻评价或期望均可以预测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婚姻是人类异性之间通过社会认同的方式而结成的一种夫妻关系。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主要是广家庭、繁子孙、求内助、别男女、定人道。中国封建传统婚姻观念主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良贱不婚、门当户对、压抑女性、倡导贞节等。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着广大的妇女。在中国近代,伴随着封建传统文化观念的动摇,出现了背叛传统婚姻的新式婚姻,这种新式婚姻与传统婚姻并存于中国近代社会中,从而形成了新旧并存,由旧式婚姻向新式婚姻过渡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滁州学院学报》2016,(4):21-26
在党的惠农政策指引下,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彩礼纠纷、离婚纠纷、婚姻诈骗、婚姻危机导致犯罪等婚姻问题。本文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婚姻纠纷现状出发,进而阐述解决农村婚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者认为合法性是婚姻的本质属性.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不是婚姻。这种观点导致了很多的冲突与矛盾:它与婚姻的产生、人们对婚姻的认识不符;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矛盾;导致法律、法规的自相矛盾。因此,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婚姻。确认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婚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符合立法的本意厦人们的思堆习惯;它真正堆护一夫一妻制的原则;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它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规范婚姻行为。  相似文献   

16.
爱尔兰小说家威廉·特雷弗的短篇小说集《雨后》,展示了小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不同的婚姻故事。在几段不同的婚姻故事中,特雷弗展示了他的婚姻观,时间塑造的记忆对婚姻有着重要的影响,女人在婚姻中更为孤独的妥协,安稳和妥协是特雷弗小说中婚姻的普适状态。  相似文献   

17.
婚恋题材小说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些作品对当代国人婚姻观念的关注与思考。这些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国人的生活状态与文化心理,同时也折射了人们婚姻观念的种种变迁。婚姻观念的演变折射了当下中国人“合则聚,不合则散”的婚姻态度。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婚姻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化,新的婚姻观念正在形成,传统的婚姻观念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两晋南朝的士族在婚姻上推崇门第,把门第相当作为缔结婚姻的首要条件。士族门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有三个,1)根本原因是士族门阀制度,它使阶级和等级地位相当的婚姻原则具体化为门第相当的婚姻原则;2)矛盾复杂、斗争尖锐的现实环境以及社会上重视门第的风气,促使士族在婚姻上慎择门第,以达到巩固权益和维系门第的目的;3)门第观念和崇尚门第的传统习惯对于士族门第婚姻的长期持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个原因使士族门第婚姻的形成具有必然性,第二个原因使士族门第婚姻的存在具有必要性,第三个原因使士族门第婚姻的长行不断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1事实婚姻的概念和特征法学界在“事实婚姻”的概念、特征等问题上产生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要求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不但相互没有配偶,还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实质要件),仅没有进行登记(形式要件)这样的一种婚姻状态;而第二种观点则不问其实质要件是否符合,只要未进行登记,就构成事实婚姻[1]笔者同意前一种观点。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事实婚姻的特征:①事实婚姻的男女应无配偶,否则成为事实重婚。②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男女双方是否互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的两性关系在内容上的重大区别,因为不合法的性行为不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③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既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又为周围的群众所公认。④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是事实婚姻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其与法律婚姻(登记婚)最大区别。2事实婚姻法律保护在我国的演变过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历次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的保护,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1为绝对承认时期,1984年8月30日以前,1950年《婚姻法》颁布施行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仍...  相似文献   

20.
《京华烟云》中有数段林语堂对不同婚姻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个人对婚姻的观点。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京华烟云》中关于婚姻的描述,结合前人对林语堂的研究,总结出林语堂的婚姻观,即,林语堂认为,婚姻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也不需要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男女互敬互爱、和谐共处所造成的幸福,才是婚姻之道;受男权思想的影响,林语堂眼中的理想婚姻仍然属于男性的理想婚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