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校古籍审读杂记续傅憎享校书者的增删易,必然以其书为非,而自以为是。以为缺佚才增,以为冗衍才删,以为讹误才易。每增删易一字,皆有着孰是孰非的问题;所以,校理须有坚据,以求其是而去其非。力避旧误未除,新讹又生。人的名儿,书的影儿。一、人名:从一而终明代...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待书稿中的不同观点凡是从事过编辑工作的人,都会遇到书稿中作者表述不同的观点的问题,尤其社会科学领域更是屡见不鲜。如何处理方为合适?依我的看法,首先要视在何种书稿中出现,然后才能采取妥善的处理办法。对待普及的通俗读物是一种做法。有关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问题,亦即中国封建社会始于何时,这是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的重点,亦即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书稿中的反封建主义问题我国封建社会比世界其他国家都漫长,前后延续竟达两千多年之久。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但批判封建主义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建国以后,党领导了农民进行土地改革,主要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清理和批判仍不彻底。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片面强调了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编辑人员要有政策观念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笔者认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由于其自身工作性质所决定,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如果作者平时不注意政治学习,政策水平较低,那就难免不在书稿当中有所体现;假如编辑人员再缺乏政策观念,审稿时就会使某些不恰当或错误的提法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去,从而使图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政治损失。下面不妨就笔者审稿当中遇到的几个实例,来看看编辑人员掌握政策的重要性。在一本中学语文知识读物中,编者选入鲁迅先生1930年写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分析此文时,编者挖苦和讽刺了三十年代的作家梁实秋先生。笔者以为,当时梁实秋先生发表了《答鲁迅先生》一文,暗射鲁迅先生领过共产党的津贴,鲁迅先生在上述文章中对梁实秋无情地予以抨击。这是完全必要的,在讲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5.
谈谈选题的重要性出一本书先要有选题,这是同志们都清楚的,但选题的重要性却未必为所有同志所认识。笔者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三十多年,深感选题工作的重要性。三十多年前,在大学上出版工作一课时,老师讲过选题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当时体会不到,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此才有了具体的感受,确信这话包含深刻的涵义。选题可以体现一个出版社的出书方向,可以反映编辑人员的学识和胆略,岂可等闲视之。一本书的好坏,首先视选题的质量。可以说,一本书的选题抓对了,这本书就有了百分之六十成功的希望。其余百分之四十决定于作者是否选择得当,书稿质量的高低,编辑审查加工的粗细。泛泛而论的选题,即可出可不出的选题,问世之后往往对读者缺乏吸引力,生命  相似文献   

6.
书稿修改加工之浅见作者将其书稿送到出版社,编辑人员只要认真审稿,就会发现,能够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并不多。而这当中,不是在内容上涉及到政治思想、科学性方面的差误,就是在体例或语言文字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应当如何处理呢?笔者结合工作的实践,谈点不成热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古籍除善本外,普通本数量庞大,虽有卡片著录,如无完整目录以供读者需要,实为图书馆工作中一个欠缺。故编纂古籍普通本总目,确是当务之急。按理,凡图书既已制成卡片,即可着手编目,但由于古籍来自各馆,著录不一,同时,各馆之中也无统一的著录条例,编目人员各自为政,甚至请临时来馆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协助工作,以致部分卡片  相似文献   

8.
阅读新刊明清小说和前人笔记,常常发现有些地名因失校致误。其中有些错误是比较明显的,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一眼便可看出。但是有的错误就不那么明显,如果不具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不翻翻有关资料,不深入研究一下小说作者编造地名的  相似文献   

9.
新印古籍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新印古籍的发展及其特点;提出新印古籍在分类、编目和管理、利用方面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和体会,列举可供操作参考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旭雯 《传媒》2003,(2):6-6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关于“报纸审读工作确需加强”的要求,报刊司日前制定了2003年报纸审读工作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尚有大量未刊的辑校稿,最著名的有历代石刻数百种;古籍三四十种(其中只先后出版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集》、《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沈》、《小说旧闻钞》、《岭表录异》及《云谷杂记》等七种)。另为鲁迅研究金文的专著手稿四百三十余页(似为未完之作);景写的瓦当文字数册;汉碑释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编辑审读加工方法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玉艳  刘欢  张晓琴 《编辑学报》2017,29(2):122-125
在阐述编辑审读加工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对科技论文进行审读加工的方法——三“读”四“性”法,即经通读、细读、复读3轮熟读文章,从文章的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和规范性等4个方面审读加工文章,同时,论述对科技期刊编辑审读加工中适度原则的认识.建议通过努力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养,保持开放心态、调整思维方式、勤于思考总结、创新改进工作,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共同提高稿件质量,使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出版要求.  相似文献   

13.
编辑在审读加工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理校法,对于提高书稿编校质量和编辑审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编辑在审读书稿时,始终抱持怀疑主义的态度,对一切文字都作有错推定,稍有蛛丝马迹,即启动推理分析,找出失理之处,再加验证核查。久而久之,编辑就可以形成发现问题的敏锐意识和推理能力,不仅提高审读质量,而且提高审读效率。  相似文献   

14.
图书审读与书稿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审读一般是指出版后的审读,而书稿审读则是指出版前的审读。从自然顺序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图书审读是在书稿“三审”之后的“第四审”。图书审读与书稿审读都是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从审读的目的来...  相似文献   

15.
16.
那艳 《图书馆杂志》2012,(5):111-113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学术底蕴,鲁迅(1881-1936年)的本色乃是一位功底深厚、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学者。他从小就同书籍结下深厚的情缘,养成了抄书的好习惯。他一生致力于越中古籍的搜集利用,直至逝世前还在校勘会稽  相似文献   

17.
文史古籍出版新热潮中国书店沈望舒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强化的感召下,中国文史古籍图书成为连续几年的出版热点,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统计数字,1995年全国有出版社563家,出版图书101381种,文史古籍类图书品种占出版品种总量的72.58%,而...  相似文献   

18.
19.
张元济生于1867年(同治六年),卒子1959年,他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可谓历尽沧桑。张元济早年从政,参于戊戍变法。维新失败后,遭革职南返,以后很长时期主要是致力于文教出版事业,而奉献于他主持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业务,尤称卓著。从该馆编印教科书和出版学术论著、新文艺著作、介绍西方文化的译著,以至古籍的影印,几乎都有他一分支持的力量。特别是对于古籍整理、校勘、  相似文献   

20.
报刊审读     
《传媒观察》2007,(2):64-64
江苏报纸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道;泰州日报的“建设新农村”栏目;宿迁日报的创业文化系列报道;连云港日报的“沿海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