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地平线”号探测飞船由美国西南研究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负责设计制造。为了降低研制开发成本,同时也为了降低出现技术问题的可能性,节省时间,加快进度,飞船的大多数分系统,如计算机和推进控制系统,都是基于该实验室早先研制的“彗核之旅”(CON TO UR)号探测飞船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飞船的设计特点飞船的总体设计较为简洁,采用箱式结构,宽度约2.5米,加装燃料之后总重量达到465公斤,比早期的“旅行者”号飞船要轻,不到“卡西尼”号土星探测飞船重量的十分之一。由于是像“旅行者”和“星尘”号那样采用交会式…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15日凌晨,随着一道亮光滑过天际,满载彗星尘埃样本的“星尘”号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遨游太空近7年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星尘”号首次为人类从遥远太空带回了彗星样本。令我们骄傲的是,这个计划由华裔科学家邹哲设计。他兴奋地说:“为了这一刻,我等了25年。”极速安全返航科学家对“星尘”号回家充“星尘”号回家示意图邹哲“星尘”号回家示意图1.1999年到2004年,“星尘”号一直在追逐“狂野二号”2.在距地球约3.9亿千米处收集“狂野二号”慧星微粒3.在距离地面30千米时,它将释放出降落伞,进行着陆满期待…  相似文献   

3.
“深度撞击”号航天探测飞船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与鲍尔航宇技术公司(BallAerospace&Tech)合作研制的,由鲍尔航宇技术公司负责设计和建造飞船,并提供所有飞行系统的开发与测试、发射及任务方面的支持,采用德尔塔2型火箭运载发射进入太空中。  相似文献   

4.
“火星勘测”号轨道飞行器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设计研制的一艘最新型的行星探测飞船,与以往的火星探测轨道飞行器相比,在智能化、可靠性和灵敏度方面都更强。它是第一艘基于气动力减速原理而设计的探测飞船,可以利用火星大气的摩擦阻力作用减速,缓慢进入环绕火星的最终轨道。在此次探测火星任务中应用了一些最新技术,包括光学导航照相机、火星气候探测器,以及Ka波段远距离通讯实验设备等。飞船的内部结构采用重量极轻但强度极高的材料,包括钛、碳化物和蜂窝铝结构材料,足以承受火箭发射时的5倍地球重力加速度。各部分系统包…  相似文献   

5.
波音公司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合作组成的研究团队认为,要重返月球,载人探测飞船最好应采用类似“阿波罗”号飞船的太空舱式结构,这种飞船结构不仅简单和安全,而且生产和使用的成本都比较低。另外,“阿波罗”号飞船经过实践的考验,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采用它可以大大缩短开发研制的周期。因此,他们在今年初提出的方案设想是以当年的“阿波罗”飞船为基础,包括7种基本的结构件,可通过多种组合搭配,满足各种用途航天器的需求。这7种基本结构件包括:1.发射逃离系统,在发射期间确保宇航员的安全;2.乘员控制舱,将宇航员运送到太空并安全返回…  相似文献   

6.
人类首次派出的捕获彗星尘埃物质的使者———美国“星尘”(Stardust)号探测飞船,在完成了预定的与怀尔德2号彗星交会及拍照和取样任务后,目前正携带着尘埃样品,一路风尘仆仆,向着地球方向疾驶而来。在经历了7年数十亿公里的漫长星际旅行后,它将于2006年1月15日前后返回地球家园,并给人类带回珍贵的宇宙原始星云物质作为献礼,这无疑将使人类对宇宙自然界的认识和了解又大大向前拓展了一步。人们有理由深深感谢这位不辞辛苦的星际使者,热情期盼着“星尘”号回家!目标:彗星尘埃粒子有关太阳系的起源问题目前仍是天文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尽管存…  相似文献   

7.
1999年2月,美国发射了“星尘”号飞船。2004年1月,该飞船近距离飞过“维尔特二号”彗星时,飞船上的尘埃捕捉器成功捕获到了“彗星灰”——彗星物质粒子。今年1月,装有“彗星灰”样本的“星尘”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如今,这些“彗星灰”已经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接受“解剖”并进行了“身份认定”。科学家初步分析了6个捕捉器上的“彗星灰”。结果发现,这些尘埃确实来自彗星,而且确实是45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留下的原生质,它们一直保留着45亿年前的“本色”!这些“彗星灰”非常微小,有些灰尘的直径只有4微米,25粒“彗星灰”的…  相似文献   

8.
宇航员乘宇宙飞船升天,大家有目共睹,但非宇航人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也不再是一种幻想。在美国,将来普通人花很少的费用便可领略太空世界,这就是伯特·鲁坦设计的“宇宙飞船一号”载人太空船,它是全球第一家私营企业研发的太空飞船。第一艘私营载人宇宙飞船是在美国东部时间21日9时45分左右,搭载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一家机场升空跑道上起飞,由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的著名航天器设计师伯特·鲁坦设计。伯特·鲁坦今年59岁,曾设计“旅行者”号飞机,并于1986年首次完成了中途不着陆、不添加燃料的环球飞行壮举。此次“…  相似文献   

9.
北辰 《科学启蒙》2012,(7):57-59
“星尘”号是一个太阳系彗星探测器,它从1999年发射到现在,已经运行了12年,它是一个老兵,在探测彗星的道路上曾经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卡西尼号飞船与以前发射的行星际探测飞船,如旅行者号、伽俐略号、火星环球勘探者号、火星奥德赛号、麦哲伦号、信使号等相比虽然是个大家伙,但是更先进、更复杂,也更庞大的新一代行星际探测飞船已经在人们的规划和设计之中了,这其中最壮观的要数下一步对木星进行深入探测的木星冰质卫星轨道飞行器,计划重量为20吨,是卡西尼号轨道飞行器重量的三倍,总长度达到30米以上,是目前正在规划中建造的所有宇宙探测飞船中最大的,而且将成为第一个装备核反应堆推进和发电装置的航天器,可以不必再借助其他行星的引力,直接以现有飞船的三倍速度飞向土星.……  相似文献   

11.
令人沮丧的“隼鸟”日本“隼鸟”(H ayabusa)号飞船对1998SF36小行星(日本称为“糸川”)的探测行动可谓多灾多难、险象丛生。早在2005年10月初,飞船尚未正式开始探测工作,“隼鸟”号的三个姿态控制反作用轮装置中已有两个发生故障,只剩下一个可以继续使用。11月12日,飞船原计划在距离小行星表面仅55米处投放小型探测机器人“密涅瓦”(M inerva,古代智慧、工艺与战争女神),结果却鬼使神差,在200米的高度便投下了机器人,让这位“女神”迷失在太空,在宇宙中无奈地孤零飘荡。11月20日凌晨,“隼鸟”号首次在小行星上着陆。然而,由于感知着陆的…  相似文献   

12.
人人类类首首次次登登月月幕幕后后大大揭揭密秘“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咦,这句话很耳熟嘛!对了,这句堪称经典的话出自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之口。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的登月之梦。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跟着我们到幕后来看一看吧,你就会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和危机。飞船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还不如现在的手机好险啊,当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布兹·艾尔德林和迈克·科…  相似文献   

13.
继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已有400多人完成航天飞行。人类在40多年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绕地球飞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宇航员约翰·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苏联)。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15分钟。首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的翰·格伦,透过“水星6号”飞船的舷窗拍下了第一批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那是1962年2月,人…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宇航局日前的新闻公报称,土星探测飞船“卡西尼”号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正在接近预定的土星轨道。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的项目主管罗伯特·米切尔说,数月来“卡西尼”号携带的照相机镜头上蒙了一层薄雾,影响拍摄效果。科学家利用相机内安装的加热器,进行了为期60天的加热处理,从最新传回地球的照片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卡西尼”号已经传回大量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照片。“卡西尼”号飞船重达5.67吨,1997年10月15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历时7年、行程长达35亿公里…  相似文献   

16.
韦纳·冯·布劳恩, 1912年出生于德 国。当他还是一名普通技校 学生时,就对火箭有了近乎 狂热的执著。二战结束后,他 作为火箭专家去了美国。 1969年,他带头研制的“土星 号”巨型火箭,将第一艘载人 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 球。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4,(2)
在经过长达5年、历经20亿英里的飞行后,美国“星尘”号无人探测器于2004年1月2日成功接近了“怀尔德-2”彗星。探测器成功收集了彗星的样本,为科学家们今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提供了线索。同时,探测器还对彗星进行了拍照,这是历史上探测器设备与彗星距离最近的一次接触。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介绍说,这次相遇发生在距离地球3.9亿公里的空间,探测器通过彗星核心部分用了8分钟。彗核周围的尘埃颗粒以6倍于子弹飞行的速度撞向探测器,为了对付这种撞击,“星尘”特意安装了两个缓冲装置。“星尘”号抓住这难得的8分钟相遇时机,伸出一个网球拍状的尘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斯普特尼克号”人造卫星邀游太空;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走出“阿波罗11号”火箭舱第一个踏上月球;八大行星及太阳系以外的图片、资料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天文奥秘……所  相似文献   

19.
(56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决定) 1.彗星尘埃到地球: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携带着彗星尘埃返回地球。彗星诞生于太阳系初期。研究它的尘埃能加深对太阳系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的、以钚为动力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飞船,4年前在美国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7年的漫长旅程。“卡西尼”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土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帮助科学家全面系统地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土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