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朱熹一生寄情山水,不仅有层次较高的旅游动机,而且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人格。他的旅游动机主要表现为好佳山水以探奇求美;远游以广其见闻;交游以得名胜;优游和缓以养生休闲;脱尘氛以识天地之理。他的旅游文化人格主要体现为平生山水之心、诗酒之兴、怀古之思、仁智之乐。其旅游动机与文化人格对于当今旅游者有参考价值。一  相似文献   

2.
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是构成韩愈儒家文化人格的两个方面。韩愈的儒家文化人格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积极用世、尊道奉君的政治人格要求与无人汲引、屡遭贬谪的尴尬现实相矛盾;中正平和、有益教化的道德人格要求与不平则鸣、好奇善谑的真实个性相冲突。儒家文化人格在这两个方面的矛盾渗透在韩愈的文学创作之中。这集中表现为:批判现实、振兴儒道的慷慨之作与急躁冒进、妥协不安的诗文痕迹同在;文从字顺、高古平正的宗经作品与奇崛险怪、以文为戏的试验之作并存。韩愈儒家文化人格的矛盾性及其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既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唐代文人的普遍共性,又使得韩愈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奇崛中见平正”的深层次特点,彰显出他个人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怨刺文学中的情感表现特征常常是怨而不怒,或怨极生悲;而西方怨愤之作中的情感表现方式则大多狂放刚烈,怒多于怨。中国诗人在文学中所表现的一般是依附型人格,在与社会的和解中从自我走向社会;而西方诗人在文学中表现的常为独立型人格,在与社会的对立中走向自我。总之,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文学所表现的情感特征与人格类型具有明显的悖向性  相似文献   

4.
人格是人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倾向性,其形成过程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健康人格是指大学生具备良好而健全的做人的品质,是大学生的学习和才华、气质和风度、品质和品格的总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种种逆流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造成很大威胁,必须注重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并使之与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良性互动之势。  相似文献   

5.
孔子思想中对于君子的人格设计有两种,一是君子之德;二是君子之风。"德"是君子人格的内在底蕴;"风"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现。孔子主要以"德"为中心,从君子之德、之学、之才以及君子与人相处等方面阐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6.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当然杜甫之圣并不仅仅表现在诗歌艺术方面,更表现在其人格境界方面。如何准确把握杜甫人格之圣的核心内涵,是杜甫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说到杜甫人格之圣的核心内涵,"忠君""爱民"四个字似乎已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甚至是不可推翻的定论。考察杜甫的生平与创作,笔者认为杜甫的人格之圣至少包含了正道直行的凛然风骨、承担现实的责任精神、怨而不怒的温厚情感等三方面的核心内涵。而考察杜甫人格之圣的成因,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文化启示: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高度统一是成"圣"的基本前提,心性修养与注重实践的高度融合是成"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常怀尊重之心,是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并在生死、出处、狂慎、静躁等不同层面,以《庄子》人格精神化解心理焦虑,塑造出既有悲剧意识又有超脱精神、既一往情深又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作为魏晋文学之人格魅力的精神之源,《庄子》人格理想在两个方面对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庄子》人格精神成为魏晋文学之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二是《庄子》人格理想的主要特征构成魏晋人格诗性建构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9.
李爱中 《文教资料》2005,(23):42-43
素质教育是教育话题中的热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雕琢人生的雕塑家,其工作之繁重,神思之操劳,心血之耗费,是难以言喻的。教师的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有高水平的素质修养,有健全的人格,否则是难当起育人的历史任务,因而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健全教师人格,发展教师人格,完善教师人格。一、教师人格的内涵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等所表现出来的为人的品位和格调,是人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  相似文献   

10.
以汉人集中体现于各体类赋文中的审美心态为论题,探求以理性、求全、夸饰为尚的汉赋审美心态,正是生成于汉赋特殊的象类式铺陈的感知表现方式,及汉代赋家居于各种政治道德人格和文化人格之中的审美人格,进而讨论汉赋三体对先秦以来文学表现范式的发扬光大与集成创发,以及随东西汉之分而发生的语体、气性、风格迁流。  相似文献   

11.
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千百年来,陶潜更多地被当作“隐逸诗人之宗”来解读。本文认为:陶潜最独特的魅力,是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在此追问中所建构的新的人格范型南山人格;而正是南山人格的自然、真率与冲淡、虚静,铸成陶潜诗歌永远的神韵。陶渊明诗歌的人格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与“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在诗性与神美的层面,达到了完满的契合,二是借“形、影、神”之间的人格对话消释人格主体“营营以惜生”之苦,将大钧之力、大化之功融入南山人格;三是兼用儒道之生死观,建构“乘化以归尽”的生命意识,使人格在生死之思中得到升华。南山之于陶潜,是诗性栖居之地;南山之于中国古代文学,则标识着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型。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针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总是将其文和其人相结合.其实,作为人们研究对象的闻一多,其诗作、诗论与杂文等,也都是其方正人格的表现.闻一多凡事追求完美和极致,由于其人格建立在高洁的基石上,因此,他之由绅士转变为斗士,就不是政治家的政治表现,而是坚持正义、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行为.所以,其方正人格的"绝唱"又使其诗作诗论乃至杂文的品位得到彰显.闻一多虽然失去了宝贵生命,但正因为他有"道",所以无论其诗作、诗论还是人格,都能获得圆满和永生.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先生和何香凝女士的诗词表现出一种文化品格,那就是处逆境而不改其浩然之正气,处乱世而有拳拳报国之赤诚。这种品格与儒家的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儒学人格的当代演绎,它源自家庭的影响与文化的陶冶。  相似文献   

14.
儒家以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为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儒家的人格不仅凝而为内在的德性,而且展开于外在的德行,从而表现为德性与德行的统一,在如何达到理想的人格之境的问题上,儒家的思路大致展开于两个方面:其一以性善说为代表,着重考察了成人过程的内在根据,其二则以性恶说为代表,较多地注重于后天的习行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二者从不同侧面注意到了成人过程中的内在环节。在儒家那里,走向理想的人格之境同时又与确立一定的价值原则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教育者的形象与师道尊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教师形象,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占有者与代言人、道德的化身、社会要求的代表三重角色,由此而导致师生人格的不平等。师道尊严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权力控制。教师权力表达在话语中。权力之中孕育着尊严之下的腐败。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根基是君之道,是强大的封建伦常文化,是强大的成人世界。这种尊严实际上构成了对儿童生命尊严的压抑。社会的变革要求师道尊严的变更,我们应努力摒却外加的先在性尊严,积极追求建立在自身真实人格、智慧、理想、精神、态度之上的内在尊严。  相似文献   

1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不同,首先,体现了人格与师格的统一。其次,较高的格位水平。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魅力表现为以道德人格感化人格,以道德人格感化学生。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塑造途径是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朱松因"朱熹之父"的身份标签,其理学追求和政治实践得到彰显,而其诗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却被遮掩。《韦斋集》中的朱松,是一个坚守美好品性、追求高洁人格的贫士,一个希望有所建树、又渴求回归精神家园的游子,一个前途迷茫、不停探寻的求索者。朱松诗歌主要通过三个维度表现其情感结构与人生追寻:草木之恋反映了朱松的个人境遇、人格理想和高绝境界;故土之思叙写了朱松离开家乡、异乡梦落、家园向往的生命旅程和精神归宿;心灵安顿表现了朱松理学求索、佛道寄托及对陶潜之境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南宋词人姜夔与元代曲家张可久,有诸多可比之处,尤其是二者的人格与文格方面,有突出的相通点,可以一“清”字概括。但二者之“清”在人生境遇、人格操守、作品风格和文化底蕴等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爱鹤,视鹤为老伴,为知音,留下了很多轶事和诗篇,表达了对鹤的深情与自由之趣。白居易的咏鹤诗为唐代之冠,诗中的鹤意象内涵丰富,表现了他对生存状况的思索和对生命的慨叹;同时,诗人也以鹤来寓意自由的人格和闲适的心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