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绝大部分都是书面作业,教师也就是照本宣科地布置给学生就算了。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是:学生回去做在本子上,然后统一交给教师批改,再发回学生的手中。传统的书面作业虽然能培养学生一定的演算技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每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却反映不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用数学知识解题,而不会应  相似文献   

2.
在低段孩子眼里,这个世界是美丽而充满疑惑的.引导孩子认识世界,记住童年岁月,让他们将所见所感用文字简单记录下来,是低段语文教师的一大任务.儿童诗,以其生活气息浓郁、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的特点,受到每一个低龄孩子的喜爱.作为教师,应该巧妙引导,借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写出简短有趣的儿童诗,在"诗兴大发"的过程中,感受童年岁月里的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3.
窦红 《考试周刊》2011,(45):41-42
审美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美感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剖析形象,开掘意境,品赏语言,朗读吟诵,以培养审美感受力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载体。“写”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儿童诗的写作。 儿童是天生的小诗人。他们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他们的心与诗最近,他们的感觉与诗是相通的,他们的世界是个诗意盎然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儿童诗富有童趣,意境优美,结构巧妙。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学习儿童诗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应该充分重视起学生儿童诗的教学,厚植诗心,做好低段学生的语文启蒙教育,发展审美能力。笔者立足于教育实践,对于如何在小学低段学生儿童诗教学方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刘春水 《文教资料》2008,(31):111-112
面对日趋多元复杂的社会,青年学生对美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和片面.那么作为学校教育,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试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来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深刻的审美理解能力和客观的审美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艳萍 《文教资料》2010,(36):72-73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是美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审美语用”,主张学习“如何让语言文字的表达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阅读想象能力是指学生借助阅读文本的表达,在脑中创造具体形象,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能力。关注阅读想象能力的提升,融合体验文字美与画面美,是“审美语用”的教学取向。一、教材编写特点1.量:贯串始终阅读想象能力的培养贯串整个小学,它作为语文要素多次明确提出,三至六年级共有7个单元涉及,编写体量大,出现频率高。一、二年级虽未明确提出单元语文要素,但以课后习题的形式渗透着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如今的班主任工作累而繁杂,是因为大部分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肯定。然而许多家长溺爱学生,学生自理能力较差,而学校在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等常规管理方面要求严格,于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开展得很困难。四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他们有着独立处理同伴关系和安排自己学习的强烈欲望,有着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而我们在学校  相似文献   

10.
11.
因为低年级学生爱问"为什么",所以将低年级学生那种缘于生活问题的"为什么"转化为提出更具有数学性的问题,是一线数学教师要探究的。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从已有问题出发,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钟玉花 《海南教育》2008,(11):65-6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性情,让学生在美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9)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新大纲”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也处在世界观和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的美育培养和引导,对于形成中学生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审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让美丽走进语文课堂呢?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之门。一、深化课文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中赋予了小学美术教学新的教学目标,那就是实现其人文性素养与美术素养相结合,要求美术课程也应在素质教育的洪流中做那最美的帆船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瑰丽世界,以全体学生为美术教育的对象,在学生本位意识的引导下积极培养每个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应贯穿在欣赏课、常规课等课内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外的资源利用上也不能忽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的魅力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下将绽放得更加  相似文献   

1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性情,让学生在美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是一种以语言文字创作的艺术,具有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它不仅是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的载体,而且还是逻辑思维的载体。那些用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逻辑因素,常常显性或隐性地蕴含在诗句中。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去发现蕴含在古诗词中的逻辑认知资源,引导学生去领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选择作品时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和顺序,根据课题内容组织安排,可以围绕某一主题、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角度进行赏析。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人物绘画,体会在多元化的风格中开拓学生的审美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就要从笔法、墨法、字法、章法、汉字演变、书法创作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学习,不断加强书法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悉心指导,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这样学生的书写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书法的艺术美,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材包含了许多与时间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借助课程资源,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