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鲁迅小说难读难懂是广大学生的共识。由于鲁迅小说的写作时代与现在距离较远,其遣词造句以及体现的深奥思想,对于生活在当今的学生来说的确不易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效果,我在教学中通过设立“鲁迅小说专题网站”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和讨论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让学生做好鲁迅小说的读前准备。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首先是建立在对课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为学生的阅读扫除障碍,使学生真正读懂鲁迅的小说,是完成鲁迅作品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由于鲁迅的小说生僻字较多,有的晦涩难懂,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按照教参的模式,胡子眉毛一把抓,  相似文献   

3.
学生阅读鲁迅作品,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隔膜,为加深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在教学中大多采用单篇深教的方法,对群文阅读实践的较少。本文重点论述如何从回忆性散文"两个我"的角度与小说"景与人"的角度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更好的走进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4.
《祝福》作为经典文本,是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代表作。要想在教学中触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获取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就需要从小说的独特性入手。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作为文本解读的新路径,从关注“我”,到认识“我”、解读“我”,再到以“我”窥见鲁迅的深刻思想;最后,通过群文阅读把握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独特之处。立足小说的独特性,以“我”开启《祝福》的隐秘世界,以“我”挖掘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丰富意义与深刻价值。  相似文献   

5.
鲁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思想、硬骨头精神成为后人的楷模.当代中学生主要通过阅读其作品,结识鲁迅.<〈呐喊〉自序>就是学生了解鲁迅、学习鲁迅的重要篇章,也是阅读鲁迅小说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小说阅读的“惯例”,有助于学生形成新的观点、产生新的感悟。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从整体分析、设定目标和创设任务三个角度,探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以此帮助学生重塑小说阅读观念,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解读小说的内涵,进而加强小说阅读深度和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旧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是鲁迅先生小说中两种主要的人物形象,闰土和孔乙己又是这两类人物的代表,本文就以《故乡》和《孔乙己》为例,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手法,重点分析了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以便于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鲁迅先生的小说,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尝试使用对比手法,取得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艰深、晦涩已然成为鲁迅小说阅读的典型特征,阅读鲁迅文章很难一眼窥见其内蕴。鲁迅小说之所以很难理解是因为鲁迅小说文本本身并不是单一的、易懂的,而是包含着多重对话,形成一种众生喧哗的复调。《在酒楼上》是一篇明显体现鲁迅作品中多重复调特性的小说,通过对这篇文本复杂的声音进行分析,能够让人进一步了解小说的真正内涵,从而观照鲁迅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现象,试以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例,尝试通过分析其作品及人物形象,来探讨阅读疗法在高职院校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对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尤显重要。开展主题式研究型小说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深耕文本,阅读活动和过程均指向学生的核心阅读能力培养和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实践中有效地落实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以六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或节选的鲁迅小说作为参考,确定鲁迅作品专题学习的阅读篇目,开展鲁迅作品延伸阅读专题学习:聚焦语言与思维、思想与人格,确定学习目标,通过泛读、精读、研读等,实现从泛读向研读的进阶,从专题阅读向论文写作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实践钱理群教授“投入式”阅读的先进理念,在鲁迅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小说文本,让鲁迅小说中的形象融入学生的生命体验。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投入式”阅读教学的探索成果:一、在文本诵读中感知小说的时代氛围;二、在细节品味中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三、在人物比较中把握作者的立场态度;四、在多种关联中加深理解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语文教育改革中,许多人对鲁迅作品教学提出批评。有人认为选文不妥,教法不当,因而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固然有很高的价值,但对学生却是高不可攀,或者是可敬不可亲的。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鲁迅小说鉴赏教学中,应通过激活学生的个体因素,引导学生读出、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一、说出自己对鲁迅小说情节的情感体验首先,在学生阅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集合学生个体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小说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对小说意蕴的感悟能力,就需要展开个性化阅读,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找到解开阅读教学的钥匙。个性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整体的阅读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阮仁浩 《考试周刊》2009,(51):60-61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小说是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的短篇佳作,它们不仅表现了作者驾驭短篇小说的娴熟技巧,而且闪耀着作者不灭的斗争精神。在日常阅读中,学生一般未经教师指导亦可感知鲁迅小说方面的美学内容:风姿各异的景物画面,精彩的修辞,绝妙的对比,生活化的语言,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但是,学生相对地缺乏对小说——审美对象深层次的审美境界的探索。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点拨,给学生以可循的审美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语文阅读比较与鉴赏能力弱。比较阅读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文本品悟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说比较阅读为载体,阐述比较阅读的价值意蕴,确立了比较阅读的选择角度和比较方法,并以外国经典小说《项链》和《珠宝》为例,从比较“塑造手段”、“表现形式”、“情感倾向”等角度,选择比较内容、确立比较角度、甄选比较方法,重点探究了小说比较阅读的路径策略,进一步体现小说比较阅读对阅读教学的有效功用,给一线教师以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小说阅读的意义,形成阅读的动力,进而操练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文章指出,自18世纪以来,小说成为日常或私人情感最主要的载体。小说通过虚构人物首先指出言行与情感的分离,以及叙述声音与人物内心的不对等,因此考察情感与叙事语言形式的关系应该成为小说阅读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有几条基本思路,包括本文提到的关键词梳理、句式分析和叙事视角及结构分析等手段。接触长篇小说的时候,学生可以先读一到两章,教师以此为基础演示几种阅读方法,学生领会后可以在自己接下来的阅读中加以实践。教学经验证明,用这个程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语文的小说阅读,在材料内容与命题设置上,体现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的融合,小说主观题更是呈现出情境化、思辨化、创新化等命题趋势。因此,在小说阅读二轮复习提升能力的关键阶段中,要以一轮复习为根基,贯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备考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聚焦命题趋向,提升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9.
“要想比较认真地谈论鲁迅,先得穿越两万多专家的几万万文字,这段文字路线实在太长了。”我们这一代青年,阅读鲁迅以读他的小说为主。鲁迅的小说记录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度的人性特征,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总是透着悲哀与绝望。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读者的阅读直觉说,观鲁迅小说,被启蒙者始终处在受审视的低位,他总是把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对立起来,启蒙者似乎就是一个拯救者,被启蒙的人群不堪种种,需要批判。需要启蒙的人群虽然是不幸的,但他们同时又让人很生气。这就造成了二者天然的人格对立,甚至是无解的对立。告诉学生真实的鲁迅和复杂的鲁迅,比告诉学生正确的鲁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