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应用的一个新范式,学习分析技术也必将在智慧教育发展中随着大数据应用产生不可预估的价值。通过分析行为序列这一主流的学习分析技术,结合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对高职学生在线学习课程行为序列和参与模式进行了实证探索,得出在线学习行为序列频次和与成绩显著相关的行为序列,参与模式划分为低投入型、浅层次投入型、目标投入型和深层次参与型四类。最后对在线课程教与学过程、有效的行为序列、学生的最佳参与模式和在线课程设计进行讨论总结,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的分析、评估、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断被证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被推广。但是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哪些行为模式与学习效果有关,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中讨论学习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并以知识建构作为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课前预习中,学习者的评论行为发生在浏览资源之后,学习者会对评论进行回复,发生多轮交互。在课前的讨论活动中,有部分学习者达到高阶知识建构水平。但是,学习者课前的学习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不存在强相关关系,而学习者在课中的学习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具有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课堂环境下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学习行为模式的识别有助于教师把握不同学习群体的特征规律,从而设计差异化教学干预方案,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首先以苏南某地区J中学的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基于分析结果对课堂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与编码;随后,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学习行为进行序列转换分析,并设计了基于课堂表现数据的学习行为模式识别模型;最后,文章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序列转换进行分析,挖掘了不同类型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问题学习行为的教学干预机制,以帮助学习者转换学习行为模式,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8年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数据,建构课程学习行为序列,利用滞后序列分析法探索学业成功学生课程学习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学业成功学生的课程学习行为图景呈现“课前-课中-课后”紧密联结的意义学习模式,课程学习行为路径呈现强关联与多互动的循环状态,课程学习行为节奏呈现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的纵向协调。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应重视课前低阶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教师促进者身份,为学生创设意义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学生是当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下出现的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在传统的学习行为中存在许多问题,通过高中历史"合作课堂""爱心园""合作作业""课外行动学习课题调研合作"等模式组织教学并加以分析,发现合作的学习方式深刻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将成为主要学习形式之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构建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物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研究更多地物理现象,从而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信息的重要透镜,学习分析借助其所提供的干预和引导策略,可以使教学和学习达到最大化收益的目标。基于学习分析视角,文章将西蒙斯的学习过程分析模型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发掘学习数据背后蕴含的问题及规律,进而提供恰当的干预促进个性化的教与学,获得教学实践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能力进行阐述,希望可以通过笔者的努力对其它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线讨论作为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文本数据可以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互动质量以及情绪状态。学习情绪影响认知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效,研究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文章基于Harris等人的情绪分类法和蔡今中的认知分类体系,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滞后序列分析法研究学习者的动态学习情绪、认知行为序列模式以及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困惑情绪和消极情绪会转化为积极情绪,但是中性情绪不会转化为积极情绪;学习者倾向于呈现描述行为和推断或解释行为,且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具有渐进性特征;描述行为会引发消极情绪,比较行为、推断或解释行为会引发积极情绪。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转换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创新在于:它实现了教学本质从"认识过程"向"交往与认识相统一过程"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借助课程内容这一主要中介,进行着认知、心理动作、情感态度的交流与沟通,促使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近年来,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基于对话的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震  黄云 《教育技术导刊》2010,9(3):195-19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求知欲的日益增强,网络学习平台应运而生。为了提高学习者效率、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学习平台,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投入到在线学习的研究与设计当中。由此,对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平台在线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师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芹 《现代语文》2007,(3):79-80
全球化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处)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必要性体现在:其一,合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及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有多方合作,才能成就一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针对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一直被高度重视,在游戏化学习中分析学生行为的研究屡见不鲜,对学习者行为进行分析,可帮助学生、教师、家长了解和挖掘学生的行为模式、行为习惯等,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基于先前对游戏化学习的研究和综述,从学生参与的视角对游戏化学习的教学平台选择和游戏化学习行为的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对我国相关...  相似文献   

15.
葛飘飘 《教育导刊》2006,(11):52-53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基本形式。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有针对性地认识合作学习中的几种典型的个体行为,有利于对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行为与思想的变化形成更清晰的认识,以便采取更有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情境中的合作学习研究是以日常课堂教学为背景的,旨在更有效地促进合作学习实施与运行的一项教育研究。本文因循文化——历史传统的研究方法,在目标结构与知识领域、心理与技术工具、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境、个体与社会的意义以及文化与教育制度等层次上,分析了教师与学生使用合作学习时的情境性影响因素,展示了合作学习研究与观察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的全球学习格局的形成,社会变革带来了学习概念和学校组织的相应转变。21世纪学习范式转型与深度学习“发生问题”的研究吁求,从实践改革与理论发展两方面要求我们必须重审学习者深度学习。基于此,首先在对深度学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习者深度学习行为的课堂观察指标;其次,通过测试卷对“深度学习倾向的学习者”进行聚类识别,为选择性观察提供意义的聚焦对象;再次,基于课堂观察和滞后序列分析法,从实践层面对“课堂中深度学习如何发生”进行学习行为序列的提取与分析;最后,在分析上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行动进向:关联知识与行动问题情境的深度学习触发源点、支持身份建构的对话-协作共同体的深度学习中心逻辑以及促进自我扩展的反馈素养的深度学习中介环节,以此在研究转化的意义上回应“学习者深度学习何以发生”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白桂花 《甘肃教育》2009,(19):28-2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合作学习模式与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西方,合作学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产生了众多的模式。这些模式既有差异性,亦有共同性。这些共同性就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或要素,包括小组学习、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体责任和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