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娟 《教育》2022,(6):71-73
一、设计依据 (一)课标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学段目标和内容"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激发和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在语言的积累中,语感得到培养,思维得以...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标》里多处提到"素养"一词。就初中语文的素养教育来说,主要是在课堂上要做到"四活"。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业上获得进步,在感情上体验幸福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那怎样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吃透课标,加强对课标的研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确立一种思想,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有什么认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是阅读教学《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重要关系。首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标》是这样阐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5.
李平 《成才之路》2009,(27):34-34
《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的本质是实践,语言素养的提高过程,就是一个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感悟的过程。语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语文教师要通过语言实践训练,使之积淀为学生的文化心理品格。只有这样定位,才能体现出语文课的高品位。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语言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汉语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语文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利用合理的语言教学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语言的应用至关重要。新课改必须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教师课堂上教学语言的运用,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的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开展是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以及审美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让新《课标》得到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对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本文在研究中也将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课标》背景下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加高质量的作文课堂,不断地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语言运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之一。习作,作为语言运用教学的最主要活动之一,需要教师依托新《课标》,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环节。本文以部编版小学教材习作教学为例,从留心观察、激发兴趣、专项强化等环节,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经验、在写作中培养语言乐趣并发展语言能力,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开展课堂教学,这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的一种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标》精神的落实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体现,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2022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审美情趣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语文教师要重视审美情趣展示,重视审美情趣内涵的挖掘,重视审美情趣的输出。为此,笔者以《梦回繁华》一课为例,从感受、培养、发展三个角度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素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植根文本,沉潜言语之中,从而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精神,即强化语文教学语言实践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在言语的字里行间,体会言语之妙,领悟言语之美,从而获得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提高,是贯彻落实课标修订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2022年颁布的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课堂提问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聚焦核心素养,积极构建“以问促学”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以问促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运用课标的理念不断地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但是从一些“新课堂”中却折射出教师对课标的精神实质领悟不深.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课改的轨道。一、过度“综合”,弱化“双基”1.误读:《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和目前的中考形势都要求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当务之急。激发兴趣,让学生要鉴赏;强化阅读,让学生能鉴赏;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鉴赏。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鉴赏方法,让学生懂得从什么角度去鉴赏。一般说来,阅读鉴赏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教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阅读是语文综合知识的载体,对初中生和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也是中心环节,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推动初中语文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和目前的中考形势都要求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当务之急.激发兴趣,让学生要鉴赏;强化阅读,让学生能鉴赏;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鉴赏.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鉴赏方法,让学生懂得从什么角度去鉴赏.一般说来,阅读鉴赏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就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关注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其是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好奇心强,思维较为活跃,那就要遵循学生的需求,把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导学,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前就要针对学情和教学内容,依据新《课标》及单元教学要求,综合分析,准确设计问题,体现问题的梯度和效率。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专注点,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学习壁垒,培养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本文以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为例,浅析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主要渠道。根据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新标准》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本人对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为了更好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方法,需要我们从课堂设计出发,来组织教学流程,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