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起源的研究误解甚多 ,人们多以为汉字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 ,其实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也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 ,更不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 ,相反却是那时一种职业性的落后的“变文” ;甲骨———金文———竹简书没有先后的继承关系 ,它们只是书刻文字材料的进化过程 ;汉字的起源不是考古学的问题 ,是心理学的问题 ,是人类文化学的问题。我们不能将文字与书写文字的物质材料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著名汉字学研究学者、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专家委员萧启宏教授的力作《汉字世界》在今年上半年问世了。《汉字世界》是“汉字全息工程”集大成著作,萧启宏教授研究了二十多年,翻烂了五本《新华字典》,翻烂了《辞海》,《辞源》,翻烂三套《汉语大字热》;他对《说文解字》以来历代出版的字典进行丁认真的普查,特别对《汉语大字典》二百字部首分别用在五万三千七百四十七个汉字上的频率、次序,作了精密的统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籀文、金文(前三者泛称大篆)、小篆,至隶书、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草书)等的文字,狭义乃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  相似文献   

4.
赏画须识画史,赏率亦然。赏字,一般始于对殷商甲骨文字的欣赏。殷商甲骨文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虚文字”,是有可识的汉字以来,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甲骨文最早发现,是在一八九九年,即画家张大千诞生这一年,地点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到目前为止,至少发见十万片以上,大都刻在牛骨、龟甲之上。甲骨文字,就线条而言,有细笔,也有粗笔;就结体而言,已显露平衡、整齐、和谐、统一的最初格局;就章法而言,已有浑然一气的感觉;但总体处于书史稚拙阶段。秦前书法,即大篆书法,包括甲骨文字、钟鼎文字、…  相似文献   

5.
中国著名汉字学研究学者、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专家委员萧启宏教授的力作《汉字世界》在今年上半年问世了。《汉字世界》是“汉字全息工程”集大成著作,萧启宏教授研究了二十多年,翻烂了五本《新华字典》,翻烂了《辞海》、《辞源》,  相似文献   

6.
奴隶社会:十、殷墟: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也称殷朝。河南安阳西北是殷都的废墟,所以叫做殷墟。十一、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殷墟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我们把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史一、单项选择题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在()时期A.尧B.舜C.禹D.启2.下列朝代中,属于奴隶社会的有()①商②西周③夏④春秋⑤战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选择文字演变过程正确的一组()A.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B.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C.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D.甲骨文→小篆→大篆→金文5.以下朝代中,实行过分封制的有()①西周②秦③西汉④东汉⑤西晋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③D.③④6.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8.
早在公元前7—8世纪,我国已经有了学童诵读的识字课本,叫做《史籀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全书共15篇,是西周宣王时期的太史所作。《史籀篇》就是周代太史用当时通行的字体——籀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也称为大篆),所写的识字课本。秦始皇时期,为了统一全国文字,进行了我国历史上汉字的第一次定型和规范化工作,将籀文简化,创作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甲骨文中一些文字体现了“意象”的美学特征,本文主要探讨甲骨文中的“意美”和“象美”。  相似文献   

10.
一、汉字的形体先后经过了哪几种演变?各种汉字的形体有什么特点?汉字从产生到现在,经过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演变过程,按由古至今出现的顺序,先后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甲骨文通行于商代,因为它是用刀刻在龟骨或兽骨之上,所以叫做甲骨文。它的特点是:象形性强,写法没有定型,同一个字常有几种写法;笔画线条细瘦,字形瘦长,大小参差不齐。金文是周代使用的字,刻或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所以叫金文(古代“金”泛指金  相似文献   

11.
趣谈汉字     
中国的汉字,并不像《荀子》、《吕氏春秋》等古书中说的那样,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颌受到鸟兽脚印的启发而创造的。中国汉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易·系辞》记载,最初人们是靠结绳来记事的。后来人们采用画图记事。再后来,记事所画的图画逐渐简化,演变成为符号,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就产生了。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他被誉为“甲骨文之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锷(铁云),整理印出的《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书籍。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商朝的甲骨文约有35O0-4…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表意性使得文字与社会文化有紧密联系。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商朝的社会面貌。通过比较甲骨文里“子”“女”诸字,可以了解商朝尽管有部分女性地位尊贵,但男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字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其字体经历了陶文、甲骨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阶段.其中小篆的产生,宣告了汉字古文字阶段的结束,而这份功劳就归属于秦相李斯.本文试从个人生平、书同文字及书法成就方面对李斯对中国汉字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汉字性质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字的性质,至今仍有许多歧见。根据汉字的表音性和表意性,证明“语素文字说”和“语素一音节文字说”并没有指明汉字性质问题。实际上,文字类型可以分为标音文字和标意文字,标意文字又分表意、意音、纯粹的标意三种类型。汉字在甲骨文、金文阶段以表意为主,篆书阶段以意音为主,隶变后逐渐向比较纯粹的标意文字发展,现代汉字可以视为带有少量标音成分的标意文字。  相似文献   

15.
人文知识     
篆书一般分大篆和小篆两类.在文字学著作中,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代字体;狭义的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籀义、石鼓文为代表.小篆是秦始基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了"书同文字"的命令.当时官书浩繁,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一天要看一百二十斤竹木简写成的官文,而且有许多字各诸侯国各有不同写法,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小篆就是以大篆为标准,废除六国文字中与泰国不同的文字,由丞相李斯加以整理、简化,做到字有定型的.统一后的字形略长而整齐,笔画圆匀秀美.代表作品有李斯的《泰山刻石》唐李阳冰的《三坟记》等.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字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字表》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调整44个汉字,引起社会广泛讨论。这不是汉字的第一次变革。著名语言学家周又光曾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汉字一直在不断变革,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及至楷、行、草等多种书法艺术生成,汉字一直是汉文化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天上的汉字     
我国的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汉字人们都说是甲骨文、金文……甚至是陶文。但不,最早的汉字就是天上的星座文字,人们看天上的北斗星像斗,就名之为“斗”、看井宿像井,就名之为“井”。这北斗星座、井宿星座,就是中国最早的汉字斗、井……这样的字悬在天上,不能漫漶,不曾陨灭,是我们抬头即见的最古老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书法依托于汉字,而汉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形象”为书法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为代表的先秦古文字遗存,体现出中国书法源头阶段的神圣庄严的美学风范,而近现代出土的大量先秦书法墨迹,进一步丰富了后人对于当时书写笔法和文字结构演进的认识。汉字书写史与中国书法史是一体两用关系,而先秦古文字作为中国书法最初的“混沌”,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相似文献   

19.
一、第一把金钥匙:“画字成图”巧记汉字
  汉字有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绳结记事的劳动过程中发明了用图画记事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由于刀刻的需要,图画演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识字“日耳目”一课:“口”“耳”“目”“日”“月”“火”等,这些字到现在仍保留着图画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篆书:又称篆文,指笔画圆转的书写线条的字体。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两样。(1)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的汉字字体。又因曾著录于《史籀篇》而称为“籀文”。大篆现存资料很少,仅有石鼓文和《说文解宇》中所收录的籀文。它由西周金文演变而来,大体保持西周金文的写法,但笔法已较金文趋向方正。与“小篆”比较起来,字体笔画繁复,并多重迭,不易书写。(2)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文字政策,以泰国系统的大篆为基础整理而成小篆,颁行全国定为标准宇体,也称“秦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