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作为考证古代基督教东渐历史及中国基督教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文化历史价值早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从文学价值的角度研究该碑文历史叙事的文学特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个人传奇为基础,凭借中国传统文学的用典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把景教教义、景教在唐朝的传播历史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实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汉语创建.  相似文献   

2.
《志玄安乐经》是珍贵的唐代景教经典,原为清末李盛铎所藏。罗振玉曾最早目睹该经,抗父最早公开披露李盛铎收藏该经的消息,日本学者羽田亨最先研究该经。1935年,《志玄安乐经》售到日本,现藏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2009年10月,该经出版;2010年4月,原件得以展出。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天人之分主要讨论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与《穷达以时》的天人之分有所不同。荀子天人之分的内涵较复杂,以往的理解有简单化的嫌疑。先秦儒家天人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三苏祠》2004年第4期,何家治先生在《苏东坡真赞--三苏祠盘陀画像碑》一文中,把三苏博物馆珍藏的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刻石的《苏东坡盘陀画像碑》摄影发表,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盘陀碑》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通化师范学院藏好太王碑拓本是一份较为重要的早期拓本,价值颇大。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对拓本进行了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出版了研究成果《通化师范学院藏好太王碑拓本》。现将此拓本的状况和初步研究情况,以及拓本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兹纪念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武经七书》中的五部经书里出现的17个"擒"字进行了考释,归纳出5种义项,即杀、斩首、攻破、战胜和消灭。  相似文献   

8.
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了,其重新发现的时间却存在着几种说法,如同治末年、光绪初年、光绪六年等。依据王志修当年到过好太王碑前进行调查,并且最早刊印《高句丽永乐太王古碑歌考》中的记载,认定好太王碑发现于光绪三年---1877年。同时指出,是由怀仁县书启关月山发现的。好太王碑发现后的光绪四五年间,火焚除苔,然后才出现完整拓本。叶昌炽《奉天一则》所记“光绪六年,边民斩山刊木始得之”,说的正是好太王碑拓本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隆年间《襄阳府志》艺文部分收录了历朝历代以襄阳人、事、物为歌咏对象的诗文作品,尤以歌咏习家池和堕泪碑的诗歌最为典型。习家池是出世的清凉地,人们借着对它的歌咏感怀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旷达洒脱的情怀。而堕泪碑是入世的航向标,它代表了士人希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方志中对这两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献记录,体现了士人在出世与入世间游走徘徊的矛盾心境,提醒世人不论是个人的荣辱,还是朝代的兴衰,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唯有变化是为永恒。  相似文献   

10.
由宋代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校订、合刻而成的《武经七书》 ,是我国传统武学中的最高经典 ,被称为“兵法中的兵法” ,也是世界上首部兵法丛书。该书不仅武备兵学思想深邃 ,而且也深藏着儒家的仁本思想 ;不仅是一部治军之兵书 ,也是一部治国治政之书。游朴是明代的一位官员。他不仅从儒家学说中吸取为官之径 ,而且也从《武经七书》中吸取治国治政之韬略 ,使他在为官的一生中体现了“智、仁、勇” ,“清、慎、勤”的清官特色和“三主法曹 ,无一冤狱”的严明执法精神。本文从“仁本第一 ,文武兼施”、“重视国防 ,加强守备”两个方面来论述游朴从《武经七书》里吸取治国治政之韬略 ,以丰富其仁政惠民的思想、治国治政之经验 ,同时也加强他武备思想的形成和建立。  相似文献   

11.
卢延让、冯涓、张道古、欧阳彬、僧可朋、王仁裕是前后蜀时期的重要作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考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对于前后蜀文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并进而被写进宪法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 ,应采取何种治国方略这一长期没有得到科学回答的历史性课题 ;实现了党从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律执政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转变 ,中国由此将迈入全面实行法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送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普遍认为是反映了南方新旧两种制度的冲突.本文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新解读,认为爱米丽个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父权制和淑女制对女性的性别及情感阉割;而在爱米丽死后,杰弗生镇上的人们在她家二楼密室里的骇然发现实际上是爱米丽对虚伪的南方社会的一个绝大的报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核心词的角度讨论了(诟汉书》中的“二”的意义和用法,比较了表示“二”义的词的异同,并简单勾勒了其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5.
革命道德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伦理道德领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强,开创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叔孙通制礼作乐大抵皆袭秦制,但自称"知时变"的他对习楚俗、乐楚声的刘邦不免会有所迁就,楚风楚俗因而大量融入了汉初礼乐制度。在汉初礼仪中可以显见楚人尚东、尚赤之习的影响,楚地旧祠的司命、东君、云中君等神祗皆被纳入了汉初的国家祭祀系统,楚声楚调也从荆蛮之地堂皇地进入了汉室正堂,与雅乐并见于汉初的宗庙乐章之中。  相似文献   

17.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在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造影旁,遍布着风格各异、生动而奔放的造像题记。其中《龙门二十品》曾为近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学者、书学家及书法家康有为极力叫好,一时沉寂了千百年的古代书法精品才连同鬼斧神工般的石雕群一同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本文立足考据、历史文献,在论述及定位文物价值的同时,也希望关注文人与历史的因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水浒传》为语料,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管表示空间,还是表示时间,“前”的使用频率都高于“后”,它们主要表示空间意义;“前”、“后”与其它词语结合表示空间时,不能省略;。前”能用在动词前,“后”则没有;“后”可用在动词后表时间。双音节方位词中,“前面”、“后面”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它方位词语。  相似文献   

19.
《西行漫记》是一部首次向世界真实报道三四十年代中国红军,中共名领导人及其生活方式,信念,目的的划时代报告学巨,作家在处理这部作品的主体,客体辩证统一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艺术真实,艺术独创,艺术空间的对立和统一,提出了读关注的社会问题,描绘了人的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及概括而不笼统,严肃而不枯燥的语言等艺术手段,使这成为风行世界的真实记录历史的经典性献和20世纪报告学的艺术丰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单方面宣布建立非洲司令部后,非洲国家反应强烈。两篇南非学者的相关文章反映了非洲人民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的普遍反感、反对,非洲国家明了美国此举背后的现实主义考量。清楚此举对于非洲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表达了非洲国家自立自强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