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明时期,左江上思州黄姓土司恃其险远,结连交趾,叛服无常,严重危及王朝中央在地方上的封建统治.元明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和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及时干预与回应,采取剿抚兼施,进而废土设流的处置策略.上思州从“设土”到“改流”的历史转变进程充分表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王朝中央对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控制趋于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向心力与国家认同意识也不断增强,彼此在互为认同中共同维系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粤商作为发展较晚的地方商人集团,迅速向内地拓展,足迹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区,甚至控制了一些地区的重要商业贸易。鸦片战争后,粤商多从事与外贸有关的经济和商业活动,成为我国早期买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粤商在内地的拓展,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和近年出版的文献资料,提出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时间是在清初,流行于清中后期,主要依靠闽粤移民、商人、官员来传播,且与各类会馆结合紧密。内陆四川的天后信仰其功能转为侧重于农业神和作为移民联络乡谊的纽带。民间的儒家"道师"参与推动其传播,佛、道、儒三家都在其身上打上了印记。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粤商会馆与广西民族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伴随着广东商人的源源入桂,大批粤商会馆也纷纷建立,会馆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在促进汉族商人群体与少数民族农户之间的交往,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其与外部市场的连结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重庆是粤商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而论者在考察晚清粤商的历史活动时,对此未予充分关注。实际重庆开埠前后粤商在渝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香港又因特殊原因成为粤渝贸易的中转站,所以,考察粤港渝之间的贸易状况,可为晚清时期粤商群体研究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6.
张莲 《文教资料》2010,(17):90-92
明清时期,雷州人信仰的海神主要有龙王、妈祖和伏波将军,这里的海神信仰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濒临南海但却无南海神信仰的记载,二是所信仰的海神没有本地土著,表现出海神信仰的外来性。  相似文献   

7.
粤商与近代广西城镇经济新主干行业的创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广东城镇经济的行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粤商在广西城镇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粤商改变了广西城镇经济的行业结构,若干新主干行业如经纪业、洋货业、轮运业等创立起来了,两广城镇经济因而保持了自明清以来的一体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的重大举措,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广西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山国王是粤台地区广泛分布的民间信仰。近年来两岸的三山国王文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日趋深入,研究成果日愈增多。但有关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成果整体数量仍然偏少,而且缺乏系统性的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作为台湾地区唯一的粤籍地方神,三山国王信仰是粤台民间文化交流的突出代表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对象。三山国王信仰对于增强两岸同胞的凝聚力,增强粤籍台胞对祖籍文化的向心力,促进粤台文化交流,深化粤台经贸合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再现出统一的局面,但西北地区的民族矛盾和斗争还相当尖锐复杂,经济开发仍围绕着军需供应这个历史上的老课题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西北经济开发的思路、措施都比前代有了较大的改进,成果也格外显,反映出开发组织的创意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上思县系广西防城港市的市辖县,目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的密度明显偏小,城镇发展的任务相对艰巨。而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规模等。但上思县城镇发展的动力也较明显,具体表现在政策动力、区位动力、山地旅游资源动力及少数民族风情动力等。并在立足于上思县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上思县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思县系广西防蛾港市的市辖县,目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的密度明显偏小,城镇发展的任务相对艰巨。而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规模等。但上思县城镇发展的动力也较明显,具体表现在政策动力、区位动力、山地旅游资源动力及少数民族风情动力等。并在立足于上思县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上思县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晚清海洋经济思想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海洋经济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十五年代魏源等人的感性认识,这突出地表现在农商关系及对外贸易上;六十至九十年代郑观应等人的明确认识,主要内容是明确批判重农抑商,宣传重商,商战、流露出重工思想,甲午战后至清末张謇等人的成熟认识,主要内容是强调以工立国、力主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着意于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海洋的需要,关于晚清海洋经济思想嬗变的原因,乃我国对外贸易本身的的长足发展,这从关税的迅速增长看出,而就其影响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说无外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商品经济日渐发展,二之间相互作用,是互动的关系,但是如果从化的角度看则可发现,海洋经济思想的发展对晚清化的西北,进化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中西冲突表现在经济上是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对撞,结果我国的主体经济-自然经济分崩离析,日驱式微,经济西化了,重构在之上的化西化当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是武术的成熟期,也是武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这一时期,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有了具体记载,少林武术也在此时声名大震,各种拳术器械相继出现,武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相似文献   

17.
清末,广西边疆地区民智低下,主要表现为愚昧无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盲从等方面。广西边疆地区民智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不重视该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二是封建统治者推行愚民弱民政策;其三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禁锢。  相似文献   

18.
明清徽州儒教信仰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其宗教性的形成除受原有的坛墟、祀庙和祠堂的影响外。还深受明清国家儒学宗教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以国家信仰为基础、以地方信仰为本位、以家族信仰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完美的宗教式组合。对徽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季同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也是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先驱.陈季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双向传播工作,并为消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作了种种努力,他的贡献使晚清中西关系的发展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随着堤防的增加,堤防的重要性明显提高,有关修防的规章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拟就明清时期堤防管理制度中修防制度、修防经费的来源以及官督民修与绅衿作用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