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传播价值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其能否历久弥新,理应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不断探索音乐创意产业的内在驱动力,并为湘南地区延伸音乐产业链、扩大音乐创意产业规模指明了方向。从音乐创意实践分析,湘南音乐创意企业在制作创意产品的同时,不断在进行相关产业融合,优化音乐资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文章基于音乐创意产业的内涵、内容及核心元素的阐述,分析了当前湘南音乐创意产业的现状及成因,最后提出了湘南经济与音乐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民族区域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目标带来可能。广西壮族服饰的面料、工艺、造型、装饰、文化内涵,可成为服饰文化创意产业的灵感来源;人们利用这些元素在面料、工艺、造型、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意;采用文化可持续创业模式发展广西壮族服饰文化创意产业,以保护好发展该产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哈尼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祖辈世代聚居地区目前还处于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形态。文章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石"文化旅游形象"为突破口,对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产生的根基——各种类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梳理,提出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概念在对推进哈尼族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促进哈尼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所应具有的关键作用,以期对后续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和创造力为核心,应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提供附加值高、体验与参与性强的创意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组织、活动等要素的集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部尔多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鄂尔多斯具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优越条件,可形成“成吉思汗文化”、“沙漠文化”、“蒙古风情文化”三大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另外,节庆民俗模式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模式是适宜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运作模式,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目前正以齐鲁文化为基,以文化创意为核,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烟台的葡萄酒文化、滨海文化、开埠文化等为烟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而烟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则有待于更自觉地以文化和创意为主导,以高科技为手段,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和加工,从而生成以文化信息为主体的产品和服务形式,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审美附加值、知识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使消费者获得一种全新且又独特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运作模式同一般产业商业模式相比,具有商业模式的依托性、价值网络性、风险性、运作高要求性等特点。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环境、产品定位与开发、产业品牌营销、市场化产业运营、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构建等策略乃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有效商业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民族地区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的外部环境、立足民族文化创意挖掘商业模式价值源泉、不断创新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实现商业模式价值延伸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9,(3):57-60
黄梅戏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有很多元素可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素材。以黄梅戏的文化元素作为创意之源,通过元素提取、形态的抽象概括、文化寓意的赋予等方式对其进行设计、研究,继而开发黄梅戏戏曲文创产品,对于传播黄梅戏戏曲文化,大力推行黄梅戏戏曲文创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亦对黄梅戏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部分产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从产业内贸易结构来看,虽然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所增长,但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人均收入差距和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曾亚玲  王钊 《考试周刊》2012,(89):19-19
文化创意产业即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结合,依靠个人的创造力来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业,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音乐、广告、数码娱乐、动画制作、工艺与设计、雕塑、服装设计等十多个行业。吉林省一直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支柱产业发展.力求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品质和层次。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与多种产业相融合,提高附加值。创意旅游就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结晶.“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它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创意与产业三个要素,成功结合成"文化资本财"(cultural capital goods)。东势大茅埔客家庄的"东势客家美食生产合作社"之文化创意点子,就是合作社理事长刘桂心女士凝聚了庆东小区的客家妇女与外籍新娘的客家族群认同意识,结合了大埔腔客家文化、旅游与网络营销创意、改良的桂花美食产业等三个元素,将桂花妈妈的"桂花小铺"经营成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资本财"之文化创意产业机构。  相似文献   

11.
梳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概念的演变过程,对比其他国家和国内各地区的使用情况,分析三个概念的异同.三个概念间边界模糊,常被混用,易导致政府管理、行业自我定位、公众认知的混乱.研究认为,三个概念的指代对象因有所侧重而各有不同.“文化产业”侧重于文化的产业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和产品的开发;“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对产业附加值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则强调产业的“文化性”和“创意性”.通过政府、产业和学术三个层面概念使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论证后,建议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统一名称.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文化产业品牌培育在文化产品、文化企业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以访谈法获取的书面记录及数据资料剖析文化产业品牌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资源整合不到位、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龙头企业欠缺、综合性创意人才缺乏等方面应成为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应从优化资源整合,培育龙头企业;突出创意为王,培育差异化文化产品;打破行业界限,培育综合性创意人才;优化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品牌的良好生态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代齐鲁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应积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实现从单纯依赖物质、地理、名胜、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向偏重精神资源开发、文化创意、高科技的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转变。目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正制约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文化自身的瓶颈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技术加大地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知识产权产业化运营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实践探索出三大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发展模式、主体发展模式与集群发展模式,其中集群发展模式普遍受各国重视。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科技、创意人才、结构制度、文化资源、社会环境、组织机构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提出在京津冀一体化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从而探讨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对就业增长贡献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行业范畴界定基础上,采用回归模型分析对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就业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明: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比较高,拥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也发现,其就业效应变动幅度较大,就业容量效应在目前并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驻马店地处中原,号称天之正中,深厚多彩的文化底蕴使驻马店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发资源。而在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前景相当广阔。本文就驻马店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丰厚的文化旅游产品,为其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市场基础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市场基础进行分析,探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政府引导、文化创意企业聚集、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公共休闲空间5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