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川菜的历史与发展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川菜经历了古代成都川菜、近代成都川菜、现代成都川菜三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川菜饮食文化,并已成为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樵青 《学与玩》2023,(2):42-43
<正>食在中国,味在四川成都对很多人的吸引大概是从吃开始的一在各大菜系的排行榜上,川菜一定榜上有名川菜更是借着交通的便利,开遍了全国各地,饮食届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成都人不敢涮的”在万物皆可涮的成都,连脑花都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肴好的美食总是少不了好的故事背景就拿麻婆豆腐来说吧:麻婆豆腐这道菜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当时,成都万福桥附近有一家小饭馆,店中掌勺的是女主人,她夫家姓陈,又因为脸上有些麻子,  相似文献   

3.
上里古镇     
来四川成都周边寻觅古镇很多次,那些光听名字就充满魅力、令人遐思无边的古镇,就如川菜的“味道”那般浓郁,麻辣、鲜香且气质独特。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其中,  相似文献   

4.
我们中国人传统上就注重吃,但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出我们在“吃”上面的审美判断力,或者消失掉了。其实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我举个例子,川菜和湖南菜这么流行,甚至在厦门那种口味比较淡的地方,晚上宵夜去吃的居然是烤鱼。全国人民口味都越来越重,甚至连四川也是这样。我记得二十年前的四川、成都菜,其实没有那么辣,没有那么多油,各种香料也没下那么猛,这是个全国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们中国人传统上就注重吃,但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出我们在"吃"上面的审美判断力,或者消失掉了。其实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我举个例子,川菜和湖南菜这么流行,甚至在厦门那种口味比较淡的地方,晚上宵夜去吃的居然是烤鱼。全国人民口味都越来越重,甚至连四川也是这样。我记得二十年前的四川、成都菜,其实没有  相似文献   

6.
吃四川菜     
今天,我们参观完明思克号航母后,来到了位于振兴路的“巴蜀风”。“巴蜀风”是川菜做得最地道的地方,妈妈说今天我们尝尝中国名菜之一——川菜。 “巴蜀风”里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张桌子,环顾四周,这里的布局别具一格,桌子椅子全是用原木做的,连漆都没上。我们点了很多菜,有口水鸡、干扁豆、泡椒牛蛙、红烧黄辣丁、干煸黄鳝、京酱肉  相似文献   

7.
《作文与考试》2023,(14):57-58
<正>剁碎的鸡胸肉和鸡蛋清混合一盆,邓玉红拿出小碗一舀,往热锅里一倒,熟练地翻炒起来。锅下,旺火直扑;锅里,搅动之下,主菜逐渐呈现出雪花状。“起锅!”一声大喊,邓玉红转身,将一勺“雪花”盛入盘中。紧接着,起火,生粉倒下,翻炒勾芡,不一会儿,拌料也倒上。“这就是川菜名品——雪花鸡淖。”从2016年回四川学习传统川菜,到2020年担任主厨,邓玉红的学厨之路走得颇为踏实。“小时候就习惯吃川菜。慢慢就爱上了做菜。”  相似文献   

8.
成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和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成都不仅在古蜀文化时期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它的文化发展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唐代的成都还是当时的诗歌文化重心。唐代最有名的两个诗人都跟成都有关,一个是从蜀地出走的诗人李白,一个是从河南入川的诗人杜甫。一个出去,一个进来,把成都文化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在成都一共写过240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赞扬成都的和谐与美好,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花重锦官城”等,都是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相似文献   

9.
幽默笑话     
成都搞笑餐馆话说成都某晚有四个人走到一家小酒店门口想吃宵夜,一男一女两名负责招呼客人的小工就扯起嗓子大吼:“英雄四位,雅座伺候!”四位“英雄”刚坐下,小工就过来招呼着。客人说:“先来两个卤兔脑壳。”小工转身对厨房喊:“来两个‘帅哥’!”客人又点:“猪拱嘴半斤。”到小工那里就成了“半斤‘相亲相爱’”。听到这些别致的另类菜名,众人莫不大笑。在这家“搞笑餐馆”,土豆丝成了“吃里扒外”、醋是“忘情水”、啤酒等于“梦醒时分”、白酒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见四位客人很有兴趣,小工更加得意:“这些菜名都是老板取的,他…  相似文献   

10.
成都,一个安静的城市,似乎永远是风平浪静,也永远都被朦胧的云雾所缭绕。这里就像桃花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及“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等,都好像在描述成都。  相似文献   

11.
11月1日,东山国际与川大附小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协议。又一所新建的学校即将依傍着居住区建成、招生,满足新近入住居民“就近读书”的需要。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和前景,房地产开发商和相关学校和教育机构都显得信心十足。学校与房地产开发“联姻”,在成都并非首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成都这个西南中心城市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变化着。2003年,《成都商报》曾在新闻中刊登了两张地图:一张是80年代的成都城区的“老地图”、一张是当时最新版的成都城区图,在两张地图的对比中,我们发现,20年间成都的“版图”的扩张竟然超过了三倍!80年代,成都一环路以外便被市民视为“郊区”,一环路边上甚至能看见绿油油的菜地;20年后的现在,二环路、三环路、绕成高速内外都是高楼林立,甚至周边的温江、郫县、新都、龙泉、华阳、双流等区县都在建设中逐渐与成都中心城区连成一片,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规模快速膨胀。20年间,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城市规划和格局的悄然变化。在旧城改建、拆迁中,城区商业中心的老居民、老住户慢慢搬出了城市中心,聚居于政府规划的居住小区里;同时随着商品房概念逐步被市民接受,建筑在远离商业和城市中心的楼盘,以其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理念,逐...  相似文献   

12.
吃的色彩     
我们家里平时吃菜以清淡为主,青菜、青豆、青笋、青鱼等,都是“青色”,餐桌上总是透着一股自然、恬淡、清新的气息。有一天,我们一家尝试去吃川菜。当一碟碟菜上来的时候,那个红噢!辣椒鱼头、麻辣豆腐、“红烧狮子头”、酸辣牛肉、麻辣担担面,一碟碟鲜艳的  相似文献   

13.
麻婆豆腐     
《留学生》2004,(5)
麻婆豆腐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是最具有平民色彩的。川菜中的许多名菜、看家菜都诞生于民间,然后走入酒楼宾馆,实现市井与大雅之堂共存。清同治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原料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越来越响。有好事者观其脸生有几颗麻子,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备料:豆腐切丁、牛肉切末、豆豉(豆瓣酱)、盐、酒、辣椒面、蒜苗、花椒粉、水淀…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四川饮食文化与成都美食之都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川菜、风味小吃、川茶和川酒以及发达的餐饮业市场等,这些为成都美食之都的打造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基础。美食之都的打造仅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据此提出建议:深入挖掘四川饮食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实施美食之都的品牌战略;打造川菜标准化、产业化;加强餐饮人才培养,全面提高餐饮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宣传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坐在宽巷子的家庭露天茶馆敲字,昨晚“音乐房子”的酒精在头脑中继续挥发,舌头的知觉因为中午的麻辣面条彻底丧失。两块钱一杯的素茶,一个下午的空闲,这个感觉似乎“很感都”。用四川话说就叫“好安逸”“好巴适”。难怪在成都待了五年的杜甫感慨:“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夫妻肺片”是川菜中的一道凉菜。前年,我上四川等地去考察,那里有许多名店老菜,而且还有许多传说,“夫妻肺片”的来历我就是在那里知道的。相传20世纪30年代,成都有一对夫妇开了一个小店。男的叫郭朝华,他们主要卖牛杂,平时买牛杂的人很多。可有一天...  相似文献   

17.
海派川菜包括上海川菜、海外川菜、海鲜川菜。海派川菜概念的时代嬗变,与不同历史时期川菜发展的时代性密切相关。新时代海派川菜应当继承基于海外川菜发展而成的海派川菜传统,以此契合和适应新时代川菜“走出去”、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成都这座悠闲的城市读了好几年书,那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学校的草坪和茶馆马上就会被潮水一般的成都人民占领.整个下午,他们就坐在太阳下面,聊天、喝茶、打麻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真是爽爆了,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 那时我住的地方楼下有一家川菜馆,那里做的宜宾燃面很好吃.我觉得自己就这么吃一辈子便宜的川菜,肯定也会活得很爽的,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 17页 :“益州、扬州的锦 ,远近闻名。”第 19页 :“唐朝都市兴盛 ,繁华的大都会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第 18页《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的大都会》非但图中“益州”下有“成都” ,而且图下又注释有“益州 ,今四川成都”。既然都在同一课之中 ,为什么不把同一个地名前后统一 ?可把前段中的“益州”改为“成都”或把后段中“成都”改为“益州”。这样就减轻了学生记忆负担 ,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要统一而不重复$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何大全  相似文献   

20.
<正>向日葵老师说:“瞧!你们头上飘着一朵灰色的云。”我们一听,都不自觉地抬起头。“哪有?”我们叫了起来。“有。瞧,雨点都快落下来啦!”老师夸张地说。“老师的玩笑一点儿都不好笑。”汪铭无精打采地说。我们一个个就像夏日傍晚的花,耷拉着脑袋。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原本胜券在握,不仅因为我们训练多次,还因为我们班有两个大个子,一个顶俩,两个顶四个呢!谁知道,三班的队长突然一声口令,全班一齐喊口号:“一二、一二!”由于声势巨大,我们被震慑了,手不由得一松,就这样,我们被拉过去了不少。结果,我们输了。我们觉得委屈,我们不服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