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大旗 《成才之路》2012,(1):11-I0006
正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教师要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获益。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幼儿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何为习惯?它包括品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正所谓"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它不仅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小学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从小班起,笔者发现较多的幼儿进餐习惯不是很好,挑食、偏食的现象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幼儿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幼儿时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可见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本文从家园合作出发,总结了成人指导幼儿践行《弟子规》时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现在,很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不仅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益处,同时也减少了父母亲在日常生活教养上的困扰,因此习惯的培养已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经过连续三年小班的实践,对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6):161-162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这种习惯大部分在幼年时期养成。所以在幼儿阶段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学科属于艺术性学科,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思维认知水平,切实提高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使幼儿在栩栩如生的音乐情境之下接受情感教育熏陶。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增强幼儿的思维认知水平也是教育界探索的重点话题。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儿园音乐教学对于幼儿行为习惯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乃至人生成功的基础.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巧用"四法",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深深懂得: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应最先培养,它是幼儿成人之根  相似文献   

12.
杨春花 《广西教育》2012,(37):95-9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有研究表明,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3~6岁之间逐步养成的,它包括礼貌礼仪、劳动品德、自理能力、作息习惯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是幼儿园及家庭,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与幼儿园必须有机配合,才能实现"家园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当今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普遍较差,所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事实证明,一个好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能毁掉一个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可见,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对保护幼儿健康,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和品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阶段是人之初始,一切都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实践表明,3到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应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给予儿童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儿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这寥寥数语道出一个道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以往大多数人认为,讲礼貌、守纪律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实则不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涵盖的范围很广,应包括学会生活(自理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遵守规则(幼儿园常规、社会公德)、求知探索(学习、劳动)这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习惯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入手,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害。"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尤其对幼儿来说更为重要。本文结合多年幼儿教育实践,对农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以下探讨。一、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卫生常识。如故  相似文献   

20.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