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投入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公平问题在各个领域突现。在教育内部,由于资源的相对短缺,教育公平问题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是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经历了从确立到变迁的曲折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发展历程是对特定时期社会教育公平观的回应。而高校招生制度的每一次变革和调适又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然状态,这种影响既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抗阻。  相似文献   

3.
体用不二是王弼哲学体系一以贯之之道。这不仅体现在王弼的本体论思想上,而且还贯通于王弼的解易方法论,以及“圣人有情,应物而不累于物”、“名教出于自然”等伦理学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再探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教育公平包括社会公平和市场公平。教育效率包括经济效率与精神效率。教育公平本身就隐含有教育效率的意义,教育效率又体现着教育公平的价值,二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及其水平持续不断提高的发展状态,既包括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公平和区域、城乡教育的公平。不同层类的教育公平不仅本身相互影响,而且也与城乡、区域教育公平相互影响。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教育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必须首先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平等,形成不同层类教育公平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6.
教育过程公平研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的公平是自愿的配置,是“物”的意义上的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公平,考虑群体利益。微观层面的公平是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关注个体利益,是“人”的层面上的公平。个体的发展是宏观层次的教育公平与微观层次的教育内部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个体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义务教育的普及使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凸显、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教师的公平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等教育现状需要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问题研究。在教育公平的宏观层面徘徊,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存在问题,为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因此。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将是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的公平是自愿的配置,是“物”的意义上的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公平,考虑群体利益。微观层面的公平是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关注个体利益,是“人”的层面上的公平。个体的发展是宏观层次的教育公平与微观层次的教育内部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个体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义务教育的普及使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凸显、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教师的公平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等教育现状需要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问题研究。在教育公平的宏观层面徘徊,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存在问题,为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因此。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将是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公平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幸福,最终标准和方式是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是不同公平标准和方式的和谐统一。公平的不同目标追求、理论基础、评价标准和实践方式形成不同结果。道德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人格平等,趋向是理想多于现实。经济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能力平等,结果是现实多于理想。政治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其永恒主题不仅是平衡稳定与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它们相互促进、持续不断提高水平的公平的关系状态,而且总是在道德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中博弈和寻找平衡。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互为基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平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扶贫帮困、慈善仁爱的理论基础,追求互利和双赢是在能力和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基础。整个社会道德追求的主流对教育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具有两面性,并未涉及导致分数差距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政治、道德平等和经济不平等情况下,以不平等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才是公平的。追求公平既有对能力、经济等有优势的人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也有对能力、经济等处境不利人群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但通常情况其核心是对后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协调道德、经济和政治公平的标准和方式。以人格平等的道德标准和方式,实现教育平等。以能力平等的经济标准和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以平衡道德公平与经济公平关系的政治标准和提供机会、过程公平的方式,形成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通过整合道德、经济和政治的公平标准和方式,形成持续不断提高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水平的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公平与正义、公正从社会发展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最高目标看,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正义、公正。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王莹 《文教资料》2005,(30):174-176
本文围绕公平是什么以及延伸到从属于公平范畴的教育公平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公平简要阐述,在层次上剖析了教育公平,在理论上探究和分析教育公平,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公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靳培培 《教育导刊》2013,(12):15-18
教育公平层次的提升与教育质量观念的革新要求重新定位二者的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通过转变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研究的传统模式和认识,构建合理的高校结构体系,科学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强化高校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等方式,消除或弱化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实践错位。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质量公平:新形势下教育公平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的实质和深层次要求是教育质量公平。当前,社会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多地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即有质量保证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务之急;需要把握教育质量公平内涵,在公平而差异机制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凸显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的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走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的实质和深层次要求是教育质量公平.当前,社会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多地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即有质量保证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务之急;需要把握教育质量公平内涵,在公平而差异机制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凸显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的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走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周艳 《文教资料》2008,(1):73-74
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既是相互统一促进的关系,又具有非直接相涉性,这是由于二者本身以及决定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根据罗尔斯的民主平等制度,在教育领域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正义方式就是允许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分配,但前提是这种分配有利于弱势群体利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多学科界说、教育公平的特点及其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公平问题是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热门话题,但综观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涵义和外延是什么却较少阐述,这无疑使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缺乏了根基。这里,我们以教育公平所蕴涵的本质作为切入点,在综合别人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解决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笔者认为,实现教育公平固然重要,而对教育公平本身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更为根本。文章从含义、特征等层面对教育公平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力争使概念的理解更为清晰透彻,为解决教育领域的不公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相关范畴而不是相对范畴,二是一种弱相关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的提高或受到抑制。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衡量教育的两个重要尺度和教育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二各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不同的制约因素,各自具有其独立的价值。缺失公平的效率不可能成为教育制度的基本支柱,同样,没有效率的公平也不能作为教育制度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影子教育的出现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对影子教育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其对于教育公平会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由此,建议政府应当认识到影子教育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冲击作用,采取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给予弱势阶层优惠政策等措施来弱化影子教育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