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语法和词典研究中,概括词的兼类问题最为棘手,其中具有自指用法的概括词兼类问题尤甚。主流观点坚持兼类要尽可能少的“简约原则”,把分析语普遍存在的概括词语法多功能现象视为汉语特有的词类多功能现象,从而造成汉语词类“类无定职”的困境。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视角分析,发现上述观点已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词性标注产生消极影响:现代汉语词典中兼类词条的数量被人为减少,造成现代汉语兼类现象远远少于现代英语的假象;对于规约化自指用法的表征,具有对称语义关系的词条在同一部词典中的词类标注自相矛盾、在不同词典之间相互矛盾的现象突出。因此,取消自指词项兼类禁令是解决汉语词类问题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2.
马琦 《现代语文》2010,(1):34-35
本文试就汉语词类划分中的词的“兼类问题”进行探讨,追溯汉语兼类词产生的原因,并对汉语兼类词辨析中存在的争议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3.
学生常常混淆汉英词汇在词类上的用法区别。从汉英在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英词类的特点和汉英兼类词现象等三方面进行对比。汉语在词类划分方面同时注重词的功能和意义 ,而英语则主要根据词的功能来划分词类 ;汉语和英语词类虽然具有许多类似之处 ,却在词类的组成及用法上有许多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在词的兼类现象上也有语音、语义和词形等不同之处。最后提出英语词汇教学应采用的方法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词类标注在汉英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其中兼类处理尤甚。《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但至今缺乏对其词类标注进行系统研究。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视角,基于自建的"《新世纪》(第二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和语料库使用模式调查,对其兼类词表征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该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总体而言,兼类词数量显著增加,微观结构更趋合理,但仍未能全面反映现代汉语中概括词的兼类现状;具有对称语义关系的词条在词类标注中尚存一定问题。《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在词类标注上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现代汉语等分析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举了兼类词、词类活用的常用种类,并通过对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比较分析来阐明兼类词属于词的跨类,词类活用不属于词的跨类这一观点,同时还指出了几种词类现象也不属于词的跨类。  相似文献   

6.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本的语法功能,临时充当其他词语及功能的现象。"词类活用"作为一种重要语法在文言文中应用比较常见,有名词动用和形容词动用几种用法,然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则不能作状语。因此要想灵活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就要辨清"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二者的区别,本文首先区分了词类活用及词的兼类,然后通过对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词类活用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判断词类活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好戏/好说,白纸/白吃"联系到汉语兼类词的标准问题,通过对汉语词类的一些史料及词义、语用的分析,说明汉语兼类词的标准是字形、字音相同,词义极近、词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谈谈兼类词     
兼类词是指具有两类或几类词的语法功能,且意义相同的词.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是兼类词产生的基本原因,同时它还受欧化语法、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影响.由定义可知,判定兼类词要遵循同一性、经常性和多功能性三条原则,从而将兼类词分为形、动兼类词,名、动兼类词和副词、区别词兼类三种.兼类词这一复杂的语法现象有待于我们今后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概括词的兼类现象一直是语法研究和词典编纂的难点,作为黏着语的韩国语也不例外.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基于自建的"《新国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对现代韩国语中的兼类词表征情况作了详尽调查.结果发现,现代韩国语中的兼类现象不如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那般丰富,兼类数量相对较少,兼类类型相对单一.尽管如此,词的...  相似文献   

10.
从“好戏/好说,白纸/白吃”联系到汉语兼类词的标准问题,通过对汉语词类的一些史料及词义、语用的分析,说明汉语兼类词的标准是:字形、字音相同,词义相近;词性不同。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类功能与句法成分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谓词能直接充当宾语,包括能直接充当“有”的宾语,但“有”的谓词宾语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否认谓词能直接充当“有”的宾语会带来诸多矛盾.兼类词应当在同类词中占少数。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词的分类、归类、兼类、活用及虚词的研究。词类问题研究的相对落后状态,已经制约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怎样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先秦若干部有代表性的典籍所提供的语料作穷尽的考察、充分细致的静态描写、严格的频率统计以及在现代语言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分析,以推进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对古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的活用和兼类是古汉语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学们对此多有讨论。本从古字的原始构形、字(词)的原始词性、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汉语句子对举的特点诸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大量名词用作动词不是词类活用,上古汉语动词无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分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兼类词和词类活用现象的关系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相似.兼类词是一种"语言规则",是语言层面上对词类的归纳和认可,是汉语词义系统性和词汇规则性的体现.而词类活用是一种"语言习惯",体现出汉语词汇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兼类词不但有不同用法,而又有不同意义。不能因为某个词充当了不同句子成分,就说它是兼类词。同又词有绝对同义词和相对同又词。一组同又词不一定属于同一词类,尽管能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语的特殊性,汉语词类划分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本文旨在基于"字本位"理论来探讨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及同形词、兼类词等问题,证明单纯移植印欧系语言语法规则很难对汉语语法特征作出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征之一,动量词是量词中重要的一类,动量词除了常用的以外,更多的是借用或兼用名词或动词,而借用和兼类二者是有区别的,哪些词作为借用词,哪些词作为兼类词,汉语语法学家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并没有给出十分清晰的答案,本文写作就是基于对汉语动量词的借用与兼类问题的存疑,作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名动词在汉语语法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名动兼类词的调查表明:所谓的名动词这一概念是既不具科学性也不具实践性,甚至还容易导致词类系统的混乱。在使用大型语料库对所谓的名动词进行了专项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所谓的名动词实际上是一种语法隐喻,是词类的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应将其标注为名动兼类词。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的词类问题研究中,引起争论最多的是词类划分问题,象声词即是其中的一类。从表意作用来看,象声词能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从语法的角度看,象声词具有明显的语法特征。它既可以在句中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又能作独立语,是汉语中别具特征的一类词。故而对象声词的语用语法价值作进一步的探讨,对正确认识分析象声词乃至整个汉语词类问题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二者形成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情大不一样,但这两种语言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报其相似之处。本文将要讨论的英语里词类的转换和汉语里词的兼类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