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雯 《云南教育》2023,(Z1):37-40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段,科学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是儿童结束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程。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幼小科学衔受到广泛关注。为积极稳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工作进度安排,先试点积累经验,后铺开全面推进。寻甸县(以下简称“我县”)7个试点园(校)于2021年8月开始,成为省级幼小科学衔接试点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从调查幼小衔接现状、构建“五位一体”幼小衔接协同机制、凸显幼小衔接机制的作用等方面开展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小衔接对帮助幼儿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衔接教育方式上、教育内容上、衔接管理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正确理解幼小衔接,避免"小学化教育";注重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深入了解幼小衔接问题;严格贯彻幼儿园的办园宗旨。  相似文献   

3.
张艳梅 《动漫界》2022,(20):16-17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我园聚焦入学准备的关键点,通过家、园、校三方合力,借助"四篇章"行动,帮助幼儿从精神上到能力上做好全面...  相似文献   

4.
苏海云 《福建教育》2023,(16):28-30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晋江市聚焦幼小双向衔接教育生态的打造,通过协同联合、试点联研、园校联动、家校(园)联系并行的策略,建立了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打造了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5.
我园学前班课程是怎样与小学衔接的温玉珍从92年开始,我园学前班与东北师大附小进行了“幼小教育衔接”课题的双向实验研究。三年来,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在课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改革,探讨了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最佳活动内容和最佳活动结构衔接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郭茜  石才英 《学前教育》2023,(19):33-36
<正>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我园长期以来的重点工作。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园立足于幼儿生活开展各类幼小衔接课程活动,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课程内容有一定随意性,课程体系不完善,衔接工作以幼儿园为主,实效性不足等等。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园结合文件要求对以往的幼小衔接课程进行了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构建幼小衔接联动机制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备受关注--幼儿园和小学在作息制度的安排、课程设置与组织、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或"断层"--这亟待幼儿园和小学组成"联合体"来共同研究并解决上述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园在教育局基教科、进修学院科研室牵头下联合区域内几所小学围绕"构建幼小衔接联动机制"这一主题开展实践研究,旨在通过各种联合活动,构建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可供依据的相关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3~6岁是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幼小科学衔接要以幼儿为核心,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对此,我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基于儿童立场,从教师与幼儿、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三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赋能幼小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9.
研究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为的是使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此,我园自2010年11月申报并确立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幼小衔接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阶段,在幼儿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合肥市明珠幼儿园徽园分园为例来讨论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努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提供一些教育建议。一、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市明珠幼儿园徽园分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园应当与小学一起共同架设幼小衔接的桥梁,促进幼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由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能否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建于1954年,至今已有68年办园历史的济南市纬二路幼儿园,从建园开始,便与纬二路小学同处一个校园,彼此同气连枝,共生共长。一以贯之的办学和办园理念、共同的育人价值追求,令幼小衔接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在园的三年,每天都能看到小学的哥哥姐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看学校里的升旗仪式、阳光大课间活动,听琅琅的读书声……  相似文献   

13.
正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较好地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起始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  相似文献   

14.
幼小衔接能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幼小衔接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遭遇来自幼儿园、家庭和学校的误解,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家庭面临的共同课题。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应侧重从心理、物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衔接过程小步化;互动过程细节化;实施过程有效化。减少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坡度,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进入小学。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紧密相连,这两个阶段,在多方面都有差异性,又有连续性。为做好幼小衔接,我们将《小学新课标》与《幼儿园纲要》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健康教育理念都体现“健康第一、身心并重”的健康观,认为身体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心理适应是身心健康的关键。我们请小学老师、家长教育委员会成员到幼儿园参观环境,观摩教育活动,对幼儿园情况进行评析,针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我园教师也进入小学课堂跟踪一日活动。教师们发现孩子们存在以下问题:在身体素质方面,由于小学课…  相似文献   

16.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存在差异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方式不同,两个阶段的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也不同。幼儿园教师一般比较关注幼小衔接,也会组织一些有关认识小学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并认为有效的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与小学共同配合,但是对如何让幼小之间配合缺乏全面的认识。小学教师大多不了解幼儿园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普遍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的事情,幼小衔接与小学无关或者关系不大,对衔接什么、如何衔接不太了解。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实践中的问题,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的态度导致双方无法双向奔赴、互通互联、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汤颖华 《家长》2022,(34):165-167
<正>2021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应融入幼儿园三年保教工作全过程,就幼儿园与小学的“断层”与“接口”问题,需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以及幼儿园、小学、家庭的三方共育,共同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霞浦县实验幼儿园作为福建省幼小衔接试点园,与霞浦县第三小学结对试点园(校),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引,以儿童为本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展开了为期一年的互动合作式教研探究。  相似文献   

18.
何海英 《考试周刊》2016,(7):184-185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我园尝试通过挖掘园内资源,搭建幼小衔接平台;借力家社资源,促成幼小衔接共鸣;优化整合资源,缩短幼小衔接距离等途径将各方资源整合,快乐地游戏、快乐地体验、快乐地成长,将多重生态融入幼小衔接工作中,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一、研究缘起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研究,2010年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以来,也有两个年度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涉及幼小衔接,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6月,我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研讨班”,部署我省全面推动幼小科学衔接的有关工作。在参与上述一系列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小衔接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可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的坡度越来越陡?  相似文献   

20.
孔礼美 《云南教育》2023,(11):41-43
<正>一、引言“双减”政策背景下,幼儿园如何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实现自然过渡,亦是“双减”的内在之意。在幼儿成长的关键转折点,幼儿园应做好与小学教育的融合,实现不同阶段间的自然过渡,依据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特点,不断丰盈与调整幼小衔接的内容,形成适宜的幼小衔接园本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