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的调整对象是法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要在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基础上,澄清几个模糊认识。作为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家为克服"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而对本国经济进行协调的产物,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它与民商法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本文通过对以往学说略加评述,认为“国家调制论”的观点比较适宜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并从经济法产生上探寻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特征.同时通过分析传统法律用以调整这种关系的不适性,得出这种社会关系由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调整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以期略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法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划分不同的法的部门依据其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取决于是否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在现实中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表面上确实与民商法、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类似,但并不能据此否认经济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况且,现实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量的社会关系需要不同部门法从不同角度予以调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而且的确存在某些社会关系,已有的老部门法(如民商法、行政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解,而必须由一种新型部门法——经济法调整。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口趋深入,本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新意,更有深度的观点,作的《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调整对象》(发表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一期)一,曾被《法学研究》(1997.1)评述为“经济法新诸论”之一,本是作对这一“新论”的进一步阐述降完善,并荣获“中国经济类院校第三次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阐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中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四大互动体系:前提体系——“宏观调控经济关系”、核心体系——“市场管制经济关系”、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经济关系”和补充体系——“国家应该干预的其它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法调整对象体系,并对经济法调整对象发展的结构动因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6.
对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方法选择进行理论分析,以主体为逻辑起点,把法律调整对象——社会关系放在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社会中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各经济法学说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以现有经济法学理论研究实践为基础进行提炼,通过总结归纳得出:从政策角度界定的方法;从主体维度界定的方法和从时间维度界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干预等管理行为而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以“经济管理”一词概括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最为科学、全面、系统,依汉语语义也是最适宜的。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的调整时象,是经济法学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基本理论问题。章从法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检讨,并得出结论:基于现实社会的需要和传统民法和行政法的局限性,经济法应该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四个方面:1.国家在宏观调控、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国家在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3.国家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在完成公共收入和支出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4.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经济法概念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举例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宽泛经济概念调整对象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作者自己所持的关于经济法概念及其调整对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调整对象和调整模式是一个部门法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经济法的调整模式和民法、行政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经济法主体主要是在经济活动中履行社会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一般不是经济法的主体,而是以主动形式适用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程序法和实体法两种意义上行政机关的混淆,是导致经济法主体和行政法主体混淆的主要原因。而且,将行政机关用以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制裁方法看作行政法的制裁方法,既抹煞了经济法调整方法的存在,又颠倒了行政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体系构成出发,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由市场主体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市场准入和社会保障五部分组成,把市场准入关系视为经济法调整对象之一是本文的最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理学角度讲,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主要是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对经济法的产生以及调整对象的转化和细化评析,从经济法产生上探寻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该是一切需要由国家介入干预的特殊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 象应是不同国家内的经济管理关系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管理关系,并进一步评析了 狭义论、广义论和协调论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论证经济法独立地位的逻辑基础.文章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为论述起点,对经济法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经济法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经济法的社会性之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要破除“凡事追溯历史”的观点,经济法产生于市场经济社会,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无经济法可言;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仅指常态经济法,战时经济法和应对危机性经济法还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为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相应的经济法体系主要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目标包括经济法目的、经济法调整对象和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它们各自体系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法目标模式。这一模式与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目标模式一致。  相似文献   

17.
自从1755年“经济法”这个概念被首次提出,关于经济法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是整个经济法的起点,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立法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就我国经济法的生产、调整对象、地位及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方面谈一些看法。观点是:经济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今天已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形成独立的部门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8.
刑法的调整对象是我国刑法学界探讨极少但理论意义重大的一个问题。厘清刑法的调整对象,对于刑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和整体逻辑框架的合理建构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认为刑法的调整对象应分为直接调整对象和意接调整对象,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恰当的界定和梳理。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表现在三的产生、调整的对象、基本原则、法律责任追究的形式等几个方面,说明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20.
运用龙济学和法学理论,从国家与市场经济的角度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15世纪末期以来西方关于国家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理论沿革作简要回顾;其次分别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侧面分析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以此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两次探讨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与经济国际化趋势对国家与市场经济,进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影响;最后在上述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应然性研究基础上,阐述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