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着、了、过”的性质,语法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助词;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构形成分,当为词尾。本详细分析了“着、了、过”的用法以及“着、了、过”的作用,认为“着、了、过”不具备成为词的条件,而是动词的词尾。  相似文献   

2.
“着、了、过”当为动词词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着、了、过”的性质,语法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助词;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构形成分,当为词尾。本详细分析了“着、了、过”的用法以及“着、了、过”的作用,认为“着、了、过”不具备成为词的条件,而是动词的词尾。  相似文献   

3.
懒惰的报复     
“咔吧”一声响,邵宇“哎哟”着,两手拉住裤子赶紧蹲下。“怎么啦?”女同学们赶紧发问。原来邵宇正帮着他们班的女同学撑皮筋呢。“裤子,我的裤子扣掉啦。”邵宇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科技课的材料里正好有针线,缝上去不就得了吗?”“就是,就是。”女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邵宇仍旧蹲着。“起来呀,回班去吧。”丽达说着就去拉他。“别拉,我自己会回去的。”邵宇说着开始蹲着往前一步一步地蹭。 下课了,邵宇拿出了针线,然后开始发呆。“快缝呀,我们还等着你呢。”丽达着急地说。“我……我哪会缝呀!”邵宇满脸委屈。“老师…  相似文献   

4.
吃过晚饭,爸爸总要听一会音乐,这时,我也能和爸爸一起听。今天爸爸打开录音机,里面传出了《邮递马车》那熟悉的乐曲。我闭上眼睛,用整个身心倾听着,感受着。在一串清脆的铃铛声中,我仿佛看到在遥远的北方,一辆邮递马车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奔驰。马蹄“哒哒哒”地响着,铃铛“丁丁当当”地唱着,车轮“咯吱咯吱”地滚动着。一位赶车的姑娘扬起鞭子在空中甩了几个花,她来为村民送信了。“吱———”有一扇门开了,一位老人站在门口张望着,好像在等谁。他看见姑娘来了,连忙上前,说:“你好!有我的信吗?”姑娘看了看老人,问道:“…  相似文献   

5.
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怪物的可怕传说…… 如果你去荷兰的海滩上玩,可能看到一只几米长的“怪兽”,背部有“鳍”,身下有脚,保持着令人惊诧的平衡。哎呀,好像奔着你冲过来了……  相似文献   

6.
“着”表持续义,把“着”的意义概括为“进行”不恰当;“着”的“持续”义有动态的持续和状态的持续之分,在许多场合它们是对立的;“着”的“持续”义在语用中主要体现出一种描写性或描摹性,“着1”和“着2”分别有各自的描写功能。  相似文献   

7.
去年,去农村捉金龟子的事还记忆犹新。那时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弟弟说要去捉金龟子,而我从没见过金龟子,就好奇地跟着弟弟去了。走着走着,弟弟大喊一声:“那里有橘子林!”说完,马上跑了过去,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橘子林就有金龟子,跟着弟弟过去。到了橘子林,我已汗流浃背了。由于有叶片挡着,火辣辣的太阳也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过来,过来。”弟弟小声告诉我,我走过去,“干什么呀?”“别出声,小心把金龟子吓跑了。”仔细一瞧,还真有个像甲虫似的小昆虫,“那就是金龟子?”我小声问弟弟,生怕惊动了它。我用双手对着金龟…  相似文献   

8.
早晨,起床铃响了以后,老师到学生宿舍叫学生起床,走到一个寝室窗口,对着里面的学生,亲切地叫着学生起床。叫过以后,其他学生都迅速起床穿衣服,但2号床的学生没有一点反应。老师推开虚掩着的门进入寝室,拉开2号床床头遮掩着的衣服,看见这位学生已经坐在那里了。老师说了一句:“既然起床了,为什么不回答一声?”这位学生从口里冲出了一句话:“烦死了!”老师听后接上一句话:“老师不可以问你吗?”这位学生还嘟哝着:?一间一间叫过来,那么烦。”“老师该不该叫早,叫早有没有错?”“我为什么要回答你?”  相似文献   

9.
语法知识问答秦明初一册七为什么要把“时态助词”改称“动态助词”?“着”“了”“过”这三个助词,《暂拟系统》叫做“时态助词”,而《语法提要》却改称为“动态助词”。这一改动是有道理的。因为,“着”“了”“过”表示的并不是时间的变化,而是动作、行为的进行或...  相似文献   

10.
“嘿!最新消息。”机灵鬼一脸神秘地眨着眼睛,“点击”班友开“新闻发布会”,“一位新老师,城里来的,听说大学刚毕业。”“城里?有什么了不起,只会装模作样。”“大学毕业?教小学?开什么国际玩笑。”教室里沸腾着,都想一睹庐山真面目。“嘘!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顿时,教室里静得只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门开了,进来一位20多岁,带着一身灿烂阳光的人。高高的个儿,梳着披肩发,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镜,偏瘦,她就是新来的B老师。我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像盯着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听着她流利的…  相似文献   

11.
从广义上来讲:“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一词,在这里代表着有组织、有系统的信息资源,因此从抽象的概念上讲,“数字图书馆”与传统的有实体的图书馆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借用了“图书馆”一词表示它是网上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李由军 《四川教育》2006,(11):35-35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我在引入阶段就制造了这样一个认知障碍,从而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以引起学生争论。 课件:出示两杯蜜糖水,其中一杯上写着“有蜂蜜7克”,另一杯上写着“有蜂蜜12克”。(第二杯中的溶液多于第一杯)  相似文献   

13.
行囊     
行囊在我的行囊中有一片小小的玛瑙,包着玛瑙的纸上写着:“玛瑙──幸福之石,带上我永远的祝福!”有一张贺年卡:“在我心中典藏着,一份珍贵的情谊,无论天涯海角,不论沧桑世事,你是我永远的知己。”一封信,“谁说过去的都过去了?要把过去的,变成今后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数着米粒下锅”的日子——作家刘绍棠的夸张闪世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居家过日子,谁不怕“无米”二字,于是有一点儿粮食,也要“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数着米粒下锅”。但是,即便这样,“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间,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看...  相似文献   

15.
【典子的话】 学校检查宿舍违禁电器这个话题.让典子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特别是下了晚自习后,一回到宿舍,什么“热得快”了,电热锅了,纷纷登场。霎时间,蒸腾的白气襄抉着方便面的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冒着泡的小小的锅勾引着我们的食欲,一声“好了”未落.餐具的叮叮当当声和年轻人的嬉笑声顿时沸腾了整个宿舍……当然也有不走运被“缴了械”的时候.后来有了望风的,再后来还有了暗号,大家纷纷成了“地下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课本词语误用二例湖北阳新县一中胡隆佳“夹”与“挟”《一碗阳春面》中有这样两句话:①弟弟挟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②吃着面,喝着酒,互相夹着菜。在同一篇文章中,有时用“挟”,有时用“夹”,这似乎在告诉读者,这两个字在这两处的意思是不同的。但从具体的语...  相似文献   

17.
难舍“孩子们”河北省香河一中王荣杰“妈妈,该回老家了!”“回家吧,妈妈!”女儿在信中、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的劝着、催着。相依为命的女儿大学毕业了,分回了老家哈尔滨,以后又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窝。可是她记挂着妈妈,五十多岁的妈妈仍然只身一人,远在他乡,...  相似文献   

18.
百花园     
“土电话”发出的信息 踏着清脆的铃声,我走进了二年一班教室。同学们依旧用那尊敬而又好奇的目光看着我,想我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用两个酸奶盒和一段线绳制成的“土电话”,就是这节自然课游戏的用具。 随着“土电话”制做的成功,教室里开始沸腾起来。同学们用正确的通话方式互通着信息,交流着情感:有用“电话”询问作业的,有用“电话”相约游玩的,还有用“电话”安慰生病同学的……这时,有几位同学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教室里打电话的同学太多,互相干扰,我可不可以到走廊去打?”“老师,我想把电话线再加长一些…  相似文献   

19.
周丽月 《江苏教育》2007,(21):46-47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融洽的氛围。熏陶浸染着师生的心灵;是一种无形的引力,凝聚着人心,形成一股合力;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滋润着师生健康成长;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着师生和学校走向成功。每一所名牌学校后都有学校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等等。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7):8-11
话题故事 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认识后没事就可以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