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山榜》是一部瑶族传诵的史诗,它记载了瑶族起源、迁徙的历史,也反映出历代封建王朝及南迁的汉族对瑶民的欺压。唯其逼上深山,才有山歌的兴盛,借以打发孤寂与恐惧、抒发愁苦与怨愤、表达性爱的需要。瑶族山歌有三大特点:明自如话、爽朗明快;随意生发,即兴创作;无人不会,无事不歌。  相似文献   

2.
《过山榜》是过山瑶族所珍藏的一部用汉文书写的宝贵文献,又有《评皇券牒》、《盘古圣皇榜文》、《白箓敕帖》等多种称呼。《过山榜》系瑶族首领瑶酋所撰,其内容中所记载的重要事件是强化瑶族山民身份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山榜》是证实过山瑶族山民身份的最有效证书,是瑶族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汉字在少数民族中的使用和传播,对于认识汉字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南县瑶族村是江西省唯一的能通行客家话和瑶语的瑶族行政村,瑶歌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吸收了汉族民歌的特点,又具瑶民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主要艺术手法有比喻、对比、双关、起兴等,它对过山瑶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山歌》(选自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放牧》)教材分析:《放牛山歌》是一首以乡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歌词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乡村牧童放牧时的愉快情景。全曲以"6、1、2"三个音为轴心,贯穿全曲,具有山歌高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所住地区、风俗习惯和衣着服饰的不同,又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白裤瑶"等三十多种称谓。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7.
论述了"山歌社"成立的背景并对其早期收集民歌、研究民歌、传播民歌的活动进行了扼要的梳理,重点论述了"山歌社"的成立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民族音乐教育、优秀民歌的发掘和民族音乐走向大众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丽芳 《文教资料》2006,(28):36-37
冯梦龙所辑的《挂枝儿》、《山歌》两部明代民歌集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世俗生活内容,表现出强烈的自在、自由的民间精神,为文坛输入了勃勃生机,以其俗而不滥、淡而有味、形拙实巧的艺术特征,在生活的沃土上绽放着绚丽夺目的光华,在中国民歌史上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9.
在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学中,男性以理性、秩序和明晰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力,而民间女子在私情歌谣中重新获得这种权力。《山歌》中的私情歌谣从女性的视角来消解了男性建构的神话,改变了其在男性为本位的传统作品中被书写的命运,使其由被言说的他者向自我言说的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10.
禹是古代治水传说中最为人民所歌颂的英雄。《涂山歌》的故事背景向我们透露了一些有别于远古歌谣的新的信息,充满世俗风情和神秘色彩。这首歌谣和《候人歌》一道,观照的不是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部落的兼并战争等,而是部落氏族间的友善融合,更有异性的脉脉温情和子孙繁衍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在侗族浩瀚的音乐文化中,其中侗族多声民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和声织体丰富立体,演唱声腔独特韵味,衬词应用纷繁多变,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与和谐的审美追求,是侗族音乐中一枝绚烂的奇葩,从它的成因、表现形态、声腔特点、衬词特点来探讨其丰厚的艺术底蕴。  相似文献   

12.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所有民歌的源流。现行羌族民歌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劳动歌"所包含的范畴有足够的理论研究,但是在全面收集整理羌族"劳动歌"以及对它详细完整的分类却少有前辈完成。因此,笔者针对羌族"劳动歌"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认为分析与归纳"劳动歌"的分类有利于挖掘和保护羌族民歌,从而更好地开发和研究羌族音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侗族民歌中有关花意象的运用进行解读,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侗族人民的性格、观念、心态、审美意识,以及侗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桑植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植民歌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桑殖民歌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彰显出自己无穷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把它作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精品来打造。对桑植民歌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望桑植民歌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桑植民歌,使之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打支山歌过横排》的音乐特点 ,以及它对赣南音乐文化所起的作用。并对“哎呀嘞”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提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赣南客家山歌音乐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花瑶山歌不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在花瑶生活中具有独特的实用功能。作者深入花瑶唯一聚居地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进行实地调查,并考证了相关历史典籍,特撰本文,对花瑶山歌在花瑶婚俗中的特殊功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得到官方认可的儒释道等宗教外,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民间宗教,它们对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文学创作领域.本文以明代小说<平妖传>为研究对象,对这部小说与民间宗教,尤其是弘阳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民间宗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征,以期引起对有关研究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浅析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客家山歌被审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代表作,探究客家山歌的传承,并分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保存"起来提升对遗产的崇敬和尊重,其次再"保护"它进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让新颖、鲜活的艺术形式把客家山歌的音韵之美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19.
利用信阳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在高师开展“信阳民歌”特色教育,对于信阳民歌的保护传承、对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信阳民歌”声乐教学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要通过创新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还要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20.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对于瑶族族源。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山越说”、“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说”、“古摇民说”、“古尤人说”、“多源说”等多种学术观点,本文试图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瑶族族源追溯到传说时代的蚩尤、九黎、三苗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