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满振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90-92
在近代中国,上海的近代化程度最高,长期处于中心地位,这是由多方面的历史因素促成的。不能否认,租界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租界市政的兴起及其对华界的影响,进而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上海中心地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存在百年之久的上海租界,既是外国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中国了解和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它的存在,对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究其成因,既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更有上海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包红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3):111-112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端,其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有保守落后的一面,但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化技术,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又为洋务运动提出了在中国政治体制上进行近代化改革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着重阐述了近代伟大的民族先驱者梁启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震荡年代里,对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所作的深刻思考与努力。 相似文献
5.
租界中外会审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会审制度是近代中国租界的一种特殊司法制度,它是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扩大化的产物。其在租界前后存续了八十余年时间,最终中方历尽艰难使之得以废止。租界中外会审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国在租界的司法主权受到进一步的损害,甚而丧失殆尽,中国在司法方面的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客观上它在某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朱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朱英关键词资产阶级;近代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历史进程中,资产阶级大多是近代化的主导力量,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中国的资产阶级则由于种种难以避免的弱点,无法承担中国近代化主干载体这一历史使命。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它在中国近... 相似文献
7.
盛宣怀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斌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91-94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名的封建官僚和工业家领袖,尽管他的政治思想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但他以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为后唐,一生不遗余力地兴办教育,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舒畅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24(2):25-28
丁文江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位关键人物。他曾先后参与创办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所、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等中国最早的一批科研机构;他又与张君劢共同挑起“科玄论战”。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实践上,他都不愧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派的旗手。丁文江在中国科学文化启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科学思想既有时代性,又有独特性。他为中国科学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永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5):152-156
多年来,学界对与上海有关的现代文学现象的研究,采取的主要文化视角是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视角照亮了一些文学现象,也留下了一些盲点。鉴于此,根据现代时期上海的租界语境,提出“租界文化”概念。租界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租界文化”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创了新的维度、新的尺度、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何若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2)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实际情况怎样?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是怎样和它衔接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从史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近代化的特殊过程和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根本要求,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租界移民功能略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是近代中国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之所以能形成,关键在于上海租界在近代中国特殊环境下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依据相关史料,考察租界的"孤岛"效应、"蓄水池"效应两个方面,可增进对租界及上海崛起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事实,当今的全球化赋予了社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现代化的人是全球化的主体,全球化又促成现代化的人的生成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目前发展战略来说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李锦顺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目的 ,因此可以说是社会现代化之魂。但社会现代化也影响和制约人的现代化程度。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指导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避免走别国付出沉重代价的老路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根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111-112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也应相应地向现代化类型转化。中国法制现代化应“以人为本”,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的道路。以政府权威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孔令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6):15-18
全球化是现代化发展到世界整体化时的一个特定阶段。本文以儒学为例,讨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关系,指出,立足于文化发展的现实,着眼于文化发展的未来,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以世界各国文化为环境,既要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文化殖民主义,还要警惕文化世界主义演变为文化帝国主义;要充分认识到,融合古今,贯通中西,总结经验,各取所需,择善而从,取长补短,中外互利,是处理传统文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关系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李群英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2):77-78
英语中让步状语从句,除由though和although等连词引导,或由as引导,语序倒装外,还有一些“让步”概念的特殊表达法.文章就一些短语或连接词表示让步的特殊用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实践论》、《矛盾论》既是这个互动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又是互动的中介,因此,对它的评价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这一方面,它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应把它当作当时世界哲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丁少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31-34
民族精神现代化,就是民族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改造,使之具有现代性。在最近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精神由开放融合、自主改造到不断发展超越,最终实现了现代化,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郝连儒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4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首先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