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磊 《中国记者》2012,(7):43-44
《河南商报》在维护记者合法权益中表现出来的负责和担当,暖了报社内部员工的心;在维护记者合法权益中表现出来的气度和力度,策略和手段,也赢得了当事方及社会各界的敬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舆论监督是社会文明进步不可少的力量,一定要维护记者合法采访的权益,否则,社会正义就无法维护。"然而,担负着维护社会正义责任的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却时常得不到有力维护。究其根源,面对记者权益遭遇侵害,新闻单位秉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加有力地维护记者的合  相似文献   

2.
沸沸扬扬的富士康案终于告一段落,表面看来是以媒体的胜利而收场,但也从侧面透视出我国记者的生存状况。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和维护公众利益时会受到各种伤害,而至今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法律来维护他们的权益。舆论监督是一个社会民主开放的直接体现,维护记者的采访权、写作和批评报道权是实施舆论监督和维护公众利益的根本保障。如何更好地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为实施良好的舆论监督创造文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采访权实际上是老百姓知情权的一种媒介延伸,需要专门的法律来对媒介的采访权、报道权的边界、角色有一个界定。但是我国没有这样的法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舆论监督是社会文明进步不可少的力量,一定要维护记者合法采访的权益,否则,社会正义就无法维护。  相似文献   

4.
公正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社会历史公正和记者形象公正尤为重要.注重社会历史公正,提升媒体公正,反之会损害新闻形象;记者形象公正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和维护它,关键是形成正常的教育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的法律保护新闻记者担负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责,通过行使记者采访权来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记者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当然应该受到法律更多的保护。社会公权力和公共价值利益取向要求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加以社会保护,这种社会对新闻记者的保护主要体现为法律层面。树立宪法权威,依法保障记者权利。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13,(6):63-63
宋正在2013年第4期《新闻界》撰文说,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按报道内容可以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一、新闻记者担负的角色。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所作的最简洁、最本质的概括。记者是社会公仆、人民公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的角色观。他们必须以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是党和国家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景婕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77-178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传播机构中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等在内的各类从业人员,承担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这一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可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利益诉求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议题式抗争活动,是抗争政治的反映;探询真相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主动挖掘事件信息曝光事件真相的新闻,是对信息政治的吁求;社会动员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新闻,是责任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自媒体时代,维护并引领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是每一位媒介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媒体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各种网络舆情也随之不断形成,记者在工作中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必须随之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社会责任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记者必须维护国家的利益,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对于政府,记者要本着建设性的态度,对政府的工作是帮忙而不是添乱。记者还是人民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记者有责任代表人民反映舆论,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中的失误。[1]而这些角色都是派生出来的,不是记者社会角色的本质规定。一、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内涵媒体记者究竟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西方有两种重要的理论,一是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一是报刊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只要社会达成这样的共识:保护记者的权利就是保护公众自身利益,维护社会正义。那么,保护记者权利就有了非常有利的社会环境。"‘新闻在线’记者被打了!"这消息一下在广西电视台内部炸开了锅。近些年,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被威胁、殴打、通缉,甚至被追杀等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但当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同事身上时,其震撼程度还是非同一般。"新闻在线"是广西电视台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记者接到报料称:玉林某房地产项目存在违规行为,业主和开发商的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作为主流媒体,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的社会职责。电视新闻素材的发掘和加工,是电视新闻记者的职责,而电视新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记者有别于其他新闻记者,应具备独特的素养。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记者与其他媒体新闻记者的对比,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有别于其他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和特质。  相似文献   

13.
报道"陕西天价烟事件"记者被停职事件,是研究当下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标准性事件。被停职的记者在社会的声援下最终复职,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新闻职业共同体正在萌芽之中,并成为维护社会舆论环境、支持媒体正当舆论监督的健康力量。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错位     
北京顺义县农民高宗云举行新闻发布会(见6月8日人民日报),是一件新事。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竟出现了记者答记者问,这又是一件奇事。农民高宗云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上访无结果的情况下,敢于诉诸社会舆论,这在法制还不完善不健全的现在,是一个大胆的行动。许多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也说明新闻界对自己的社会职责的重视。记者作为社会的耳目,他们理所当然地要提出问题,以弄清事情的真相。叫人觉得新奇的是,“自称是县委派来赴约的是几个北京市某些新闻单位驻顺义县的记者”。而这几个记者又站在其他记者的对立面,回答起记者  相似文献   

15.
9月29日晚,《青岛晚报》记者邹亮在采访一起火灾时遭围打。10月10日,新华社记者顾立林在采访河南登封市昌达煤矿透水事故时,采访被阻,相机被抢,并被殴打致伤……近年来,新闻工作者权利被侵犯的现象并不鲜见。维护记者的合法权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本刊一直追踪研究的问题。 阚敬侠,中国记协新闻调研中心调研员,长期从事新闻与法制的理论研究。李毅,大众报业集团新闻诉讼室主任,先后参与了上百起新闻官司。在第四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就“记者的权利与维护”这一热点话题,请他们分别从理论和实务层面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浅议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修养是记者的必修课,记者在待人接物中应有的修养和礼貌,是真情、友好、善良的表现,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法宝。当前,绝大多数记者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敬业奉献。但也存在部分新闻采编人员作风浮躁,在社会良知问题、社会公德问题、道德修养问题等方面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新的形势下和新的任务面前,记者应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舆论,遵守宪法、法律和新闻工作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四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刘宁 《青年记者》2017,(26):22-23
记者主要是从事新闻采集工作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记者最常用的工作方法就是采访,采访就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通常情况下记者都是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记者主要通过报道和披露社会事件,让公众有知情权,有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揭露社会中侵犯他人或者公众权利的事件,力求做到公正公平,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正是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时会受到威胁甚至伤害,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批评建议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等权益会受到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让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调查,消除他们可能遭受侵害的顾忌和担心,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视暗访”现在被很多记者使用,它为记者拓展采访空间,揭露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时间,“电视暗访”成为了维护社会公正,监督社会行为,构建社会和谐的有力武器,甚至有人说:不怕公安找上门,就怕丑事上镜头,此语可见,“电视暗访”的社会意义和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电视暗访”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我们现在承担的最大的社会责任,如何把这个社会责任落实到版面和节目当中呢?就是要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严肃认真地追求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用政治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手法做报道,娓娓道来。"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他说,湖北新闻界开展的"我是建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注册的专业人员社会团体。按照各级记协有关章程、条例,记协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是党和政府同新闻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行业自律、业务交流、队伍培训、新闻评奖、理论研究”等工作。记协的职能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几项:督查职业道德、维护记者权益,推动理论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