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阳羡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是清代词坛的三大流派。他们对辛词的接受与评价分别呈现出推崇与神往、排斥与吸纳、超越与深悟的三大特色。差异的形成,既有时代原因,也有理论和审美的原因,同时说明辛词自身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及包孕性。  相似文献   

2.
蒋捷是宋元易代之际的著名词人,亲历朝代更替,深切感受到国破家亡的惨痛。其词流露出强烈的遗民情绪,即大量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与今昔之慨,表达义不仕元的决心,对于南宋灭亡的历史也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些思想情感和主题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宋元遗民的共同心曲。  相似文献   

3.
张翥词作融南北宋词风,于清代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接受。清前期浙西词学推崇张翥词作姜派之风及格律音韵;清后期常州词派赏张翥词作忧时伤乱及以词为史的特点。同时,身处浙常二派交汇的张翥词风亦对介于浙常二派中间词人群体的形成及促进词坛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浙西词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词派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初祖曹溶,领袖朱彝尊,后至康、乾年间,又有厉鹗崛起。浙西词派是清代词坛绵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词派。可是,学术界对这一大流派研究甚少。本文主要从曹、朱、厉三家入手,着重论述其词论主张、词作风格诸问题,从而阐明浙西词派在中国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其为常州词派所代替的原因,以为今天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中国的丈人就喜欢结社。在丈社里,人们可以互相用诗词来交流思想情感,而且也可以互相从诗词唱和、切磋中来提高诗词创作的水平。嘉兴梅里丈人参与文社早在明末就已经有了,梅里一地的文社较著名的有敬盟、景山八子等。梅里文人与周围地区文人之间的交往亦极为频繁,所以文社亦扩大到了周边地区。梅里词人突破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借师友之间的应酬唱和,不断扩大影响,纠合浙西其他地区的词人,最后演化为一个全国性的词派——浙西词派。  相似文献   

6.
曾溶与浙西词派的关系,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浙西词派的先驱,有人则反对.仔细考察二者在词学理论倡导、词作实践以及曹溶与浙西词派其他五家的交往,可以认为,曹溶以乡贤前辈的身份,对浙西词派起到了前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厉鹗是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词学理论家。在他手中,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体系更趋严密,词派建设意识更为自觉,创作内容更加丰富,词艺也更为精湛。他论词既推尊词体,宗法周邦彦、姜夔、张炎,倡导醇雅、清空词风,又强调寄托,注重词作的现实意义。厉鹗的词学理论既是浙西词派前期代表朱彝尊、汪森等人词学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又对浙西词派后期代表吴锡麒、郭唐等人的词学理论有所启发,在浙西词派词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8.
《乐府补题》与浙西六家的咏物词--兼论浙西词派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在词史与咏物词发展的背景下看浙西词人词学主张与创作上的矛盾,可发现他们既看到了词之为体能够传达出作深微幽隐心绪的特质,又承继了从词产生之初就存在的将词视为宴嬉逸乐之工具的观念。这种矛盾的词体理念,相应地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之中,使他们的咏物词虽有一部分别有深意之作,但大多数却以刻画物态、穷形尽相为主。他们以字琢句炼、典丽醇雅的艺术风格力矫明词淫哇芜陋之弊,因此风行一时,浙西遂因之成派。  相似文献   

9.
姜云霞 《教师》2011,(2):115-115
蒋捷《竹山词》之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独尊词体的词学思想,创作了清新委婉的婉约词作;另一方面又在时代风潮的影响下,借豪放之体浇胸中之块垒。其委婉蕴藉如"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相似文献   

10.
蒋捷《竹山词》之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独尊词体的词学思想,创作了清新委婉的婉约词作;另一方面又在时代风潮的影响下,借豪放之体浇胸中之块垒。其委婉蕴藉如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风入松.戏人去  相似文献   

11.
朱敦儒在清代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敦儒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人,其作品清隽谐婉,犹具北宋风度。深受历朝文人的喜爱,到了清代由于各种原因,对朱敦儒的作品及其本人的关注都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本文通过清人对其作品,包括比较有名的梅花词和令人瞩目的渔父词和人生经历尤其是其晚年出仕的评价来了解朱敦儒其作品和人品在清代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2.
蒋捷,宋末遗民词人,与张炎、周密、王沂孙有“宋末四大家”之称,其《竹山词》受到历代词坛的关注。元、明两代是蒋捷词传播接受的初始及成长期,词人或选家从词集流播、词作艺术、思想意蕴、词史地位等着眼,既有品评鉴赏,又有实践创变,显示出不同时代词学观念下的接受效果有显著区别,并为走向繁盛的清代竹山词学提供了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现存清代湖南的土家族竹枝词在数量上有百余首,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丰富多样,它们记述民族历史与传说,吟咏山川美景和物产,描绘生产劳动图景,展现真实的社会风俗,咏唱男女间的爱情,反映特定的社会历史与背景。虽是文人创作,却用竹枝词这种由民歌改造的诗体形式,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土家儿女的各种生活情态,内容真实,感情真挚,体现出鲜明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具有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汲古阁刊《宋名家词》本《竹山词》、明抄《百家词》本《竹山词》与黄丕烈校理本《竹山词》,为《竹山词》传本中最重要的三本.三本各有胜处,而由黄氏所校本得《竹山词》元本目录之全目及其卷中脱佚之篇,由汲古阁本得元人题记之全文,二本价值又在明抄《百家词》本之上.而《历代诗馀》、《词综》、《词谱》、《词律》所采蒋捷词与以上传本文字多相异,于《竹山词》校勘有重要参校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常州词派”崛起后,“浙西词派”无论在理论倡导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影响都没有消失。作为一个在词坛存在很长时间的流派,一定有其合理性,这是“常”、“浙”两派共存与交融的基础。但浙派毕竟是强弩之末,厉鹗之后再无大家,这种态势决定了两者的共存与交融是以常派为主导。  相似文献   

16.
王鹏运是清末四大家的领袖,他的词论和创作都深刻影响了况周颐、朱孝臧和郑焯等人;以他为领袖的清末四大家对常州词派既有继承,也有开拓,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常州词派的藩篱;临桂词派更是在王鹏运的直接倡导和组织之下形成的。由王鹏运与清末三大词派的关系即已显示出王鹏运在晚清词坛无可争辩的影响、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贺铸200余首词作调名的具体分析,并和张辑的改调名现象加以比较,说明贺铸喜改调名的原因在于想要恢复词牌名实统一传统,这一作法体现了贺铸的词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桐城派文论在清代通过文传师授产生广泛影响,对词体发展有理论贡献,余绪波及近代。方苞推崇"雅洁"风格与姚鼐"阴阳刚柔"理论为词体在美学上提供另一种思路。谭献注意到词与古文相通,蔡桢、蒋兆兰等将古文笔法引入词论,沈祥龙主张词家应兼通古文诗赋;在修辞和篇章结构方面,古文可资借鉴,其法度体格与叙议功能为词境开拓提供参照。词与文均注重行气,"潜气内转"正是从桐城文派辗转接续的一个重要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19.
读清词札记     
一、《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严迪昌先生编著的三册《近代词钞》,是一部很有质量、很有特色的词钞。首先,他有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近代词史札论——代前言》。文中说“清词自乾隆中期以后即呈转衰之势。……几无堪称白构面貌的大家名家出现,词学观上也无卓识新见的提出,尽管词人群涌,词籍汗牛充栋。”“乾隆末年到嘉庆前期,词界的反思未曾间断。其中张惠言和郭麟是异地同时反思自救的两位有深度的词学家,从某种程度讲,他们堪称新一轮词林启衰振颓的启蒙人物。”“鸦片战争爆发前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从词史历程审视,不应视为清代中期词坛衰颓的后续,而该是近代词史的启端。”“从道光到宣统五朝,……向被视为以柔婉绮丽为主基调的词,在这血与火交进的时代大动变中令人欣慰地并不显得滞后。”“近代词史的整体把握和个案研究,均有大量的空缺有待补苴和深究。”“词是心灵或情思的运载体之一,而其固有的特性又每能相当沉微地托起心底的涟漪或者狂澜。判断一个历史阶段词创作的整体成就,最重要的当是检视心态表现的力度和广深度。”等等都是言人之未言,发人深省之言。其次,他的作者介绍有的很有深度。例如介绍陶樑时,在叙述其生平、经历、著作之后说“陶樑洵为继王昶之后一大风雅盟主。至若身际有清一代由盛转衰,历乾、嘉、道、咸四朝,既见证文化隆盛之史,复历经吏治朽腐之程,允称承前续后之耆宿,则其所具认识意义实胜过王述庵,为晚近词史转捩人物之一要员。”在历述王昶、王柏心评论陶樑词后又说“诚然,陶樑词境未必尽得开拓,词艺亦不见得超诣同侪,唯‘变’之因素确见存在。能见‘变’,即可贵,能于门派陈见中解缚自出,则尤难得。审查词人之历史地位,当持此等尺度和眼光。”又如介绍蒋春霖时最后说的“综之谭(献)、陈(廷焯)、朱(孝臧)三家按‘常派’词观法眼视蒋氏词,不外不沉郁、不古厚、不纯,如此而已。近三数十年来,鹿谭词后罹文字之祸,缘其有诋太平军事也。至于新编选名家词之类亦摒弃《水云词》以为激进。宗派门户、路线偏见、投机取媚,不一而足,是蒋鹿潭之不幸,亦词学之不幸。蒋氏词为特定时空之产物,可以褒亦可以贬,唯求公允客观耳。回避不可,抹杀尤不可!是乃绝非唯物史观之治学态度也。”再如介绍陶然时最后说的“陶然人格力量泽被吴中人文甚深,诚为探索近代学术以至词风渊源所应注视。尤可辨味者乃陶然与‘南社’初始诸巨擘如陈去病、柳亚子之渊自承续消息,可憾者似久未为论家道及。”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是众多词选作者介绍中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