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庸思想对中国书法的指导与制约蒲崇举,刘俊敏《论语·雍也》中论述:‘中庸之为德世,甚至矣乎!”宋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容也。庸,平常也。”儒教的创始人孔子曾经提出过许多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其中心就是“中庸”: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不友不右。可以...  相似文献   

2.
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庸”概念,并把“中庸”看作为“至德”。中庸,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与中和之意。“中和”,是中庸的精髓。从伦理学层面看,中庸,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追求“和而不同”的中和境界;在道德行为上,坚持“过犹不及”的理性精神;在道德选择上,发挥“随时而中”的权变智慧;在道德规范上,坚持“兼德而至”的辨证思维原则。  相似文献   

3.
谈起中庸之道,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消极保守,明哲保身。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毛泽东同志说:“孔中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上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①本文仅就中庸之道的积极性方面做些简要分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中,中正,和谐,适度之意。庸,常也,含有切合实际意思,是补充中的。中庸,通俗地解释就是“适度便能久常”。北宋程颐将其解释为:“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现在看来,孔子的中庸之道和哲学上的度、量观念…  相似文献   

4.
正"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这里的"中",更多的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它是适度的、合适的、恰到好处的。"适度",是一种"优位"思考,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推而论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度"应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与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来思考,在对已有资源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王梦娇 《教书育人》2011,(27):44-45
一中庸思想的含义"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朱子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中"是适度、中正、恰如其分的意思。"庸"有平凡、普遍等意思。"中庸"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1"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做任何事情要适度,不能走极端,要有节制,做到恰如其分。比如要做到"乐而不淫,哀  相似文献   

6.
丁晓宝  陈雄 《文教资料》2013,(20):79-81
“中庸”不是什么都不做,更不是“和稀泥”,而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顺其恰到好处而为之。“中庸”作为“德”,可谓“其至矣乎”。它表现于外就是行礼乐,表现于内就是修仁义,是为政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庸”的修养,最终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王夫之的中庸解析,通过与朱子解析的比较,研究了王夫之解析的特征.王夫之首先探讨了中庸是什么.朱子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王夫之认同朱子对中的解释,但对朱子"不偏不倚"是未发之体,"无过不及"是已发的作用的说法表示反对.王夫之在未发或已发时,中都是本体.另外朱子说中和之中是本体,时中之中是作用;王夫之则认为中和之中、时中之中都是本体.总之,王夫之主张中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本体.王夫之对朱子"庸是平常"的说法进行了反驳.他说在朱子之前没有"庸是平常"这一说法,而且古文献的庸字都是指作用,所以王夫之认为庸是作用的意思,在其理解上,中庸是中的作用.此外,对于<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解析,王夫之的主张如下:1.命不是命令,是法度.2.性和道是人性与人道,不包含物性与物道.1)物性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性.2)物道是以人为中心规定的物道.3)尽物性是尽人所赋予的物性.4)尽人物之性是在"志可动气、气可动志"限度之内的.3.教是中庸的核心,教的具体内容是礼.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把中庸看作是“最高的美德”.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庸”有平常的意思,也有不变(常规)的意恩.“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致中和”,就是在对立的两端中不偏不倚,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把两端调和折衷起来,求得和谐.中庸之道就是取消对立面的斗争,鼓吹对立面的调和.这种矛盾调和论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反动世界观.孔子宣扬中庸之道,就是要人们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完全按照西周奴隶制等级制度规定办事,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违背和偏离历代统治者鼓吹中庸之道,就是要用调和折衷、平庸保守的思想,掩盖社会矛盾,反对阶级斗争,巩固旧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9.
卢春红 《山东教育》2009,(10):12-12
奥运会成功举办已经整整一周年了。民族自豪之情仍然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特别是奥运会的开幕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和”阐释得淋漓尽致。“和”凝结着祖盛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核。《中庸》里说“中也者,天下之是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这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至于“中庸之道”,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席之为德也,其至亦乎!民鲜久矣。”  相似文献   

10.
“中庸”这个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民鲜久矣!”因为孔子把中庸看作道德的至高境界,后人据此写了《中庸》。司马迁、郑玄称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史记》载:“孔子生鲤,伯鱼生倔,字子思,年六十二,子思作《中庸》。”“中庸”的“中”,意思就像“0.618黄金分割点”,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相似文献   

11.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狐群狗党,同历史上的反动阶级一样,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狂热鼓吹孔子的中庸之道,胡说“中庸之道”是“合理”的,“是我民族伟大的德性之一”等等,被林彪、孔子吹捧为至高无上的行动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中庸之道”究竟是什么货色?按照孔氏门徒的说法,就是既不过度,又没有不及叫做中;庸,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又说,中是天下必须遵循的道,庸是天下永恒不变的理。  相似文献   

12.
中庸思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及中和,等等,能使人身心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庸考辨     
“中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很久以来,人们错误地将它与折中、调和相等同。究其实,“中庸”的含意即“执中道而用之”。中通就是正道。守正持直,坚持真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和价值追求。继承和发扬中庸道统,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声乐学习和声乐教学中,笔者发现声乐其实是一门“中庸”艺术.所谓“中庸”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声乐学习中“度”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无过而无不及”,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常见的许多声乐问题都是“度”的把握不好引起的.本文就声乐学习中的呼吸、打开喉咙、歌唱共鸣等方面来探讨声乐学习的“中庸之道”. 一、声乐学习中的气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庸》蕴含着丰富的中庸思想,其主要表现在行为方法论、道德修养论与德性政治论等方面.中庸之道的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时中与和而不同是行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但对这些思想的践行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表现不同;中庸之道潜移默化为全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修养规范,主要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慎独”等方面;中庸之道的中正、适度等内涵上升为一种德行和德性政治,以此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德性政治论最终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6.
平衡之道     
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中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之相类似,平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要一分为二来看。  相似文献   

17.
<正>何谓"中和"?"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它以"中"与"和"两个范畴的有机组合来体现"尚中求和"的内外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付诸应用,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事物达到中和,天地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下,万物就得到了化育,获得了蓬勃生机。"中和"  相似文献   

18.
中庸之道不是动摇、调和、软弱、折衷主义,也不仅仅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过去我们所批判的“中庸之道”往往正是它所深恶痛绝的东西(例如德之贼的“乡愿”)。它追求关乎大道和日常应用的“平凡真理”的相对正确。它不是革命的理论,但也不是投降的哲学。它也不是绝对的“中”;如果遇事或大难当前,它宁可倾斜于奋斗与反抗,“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但它不是彻底的辩证法,内在的模糊与缺陷容易使它蜕变为软弱、势利和调和主义。它更缺乏定量分析和操作手段。可与它相比照的不仅有古典的“黄金分割律”,还有近世经济学的“拉弗曲线”。它们都寻求“必要的张力”或敛散性思维,度其两端以节其中,即动态平衡;寻求胡萝卜与大棒之间那“带刺的玫瑰花”。  相似文献   

19.
中庸是传统道德中最高的德行。中庸之道是一分为三之道。中庸与不及与过并立共同构成一分为三的行为模式,包涵“不及-中庸-过”、“小人之道-君子之道-圣贤之道”等等。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将“中”视为最高行为准则。孔子有“中庸”、“中行”之说,其中的“中”乃“无过,无不及”之义。这就是说,“中”是指人的行为处处合乎道德规范。孟子进而提出“执中”之说,又辅之以“权”,亦言人须灵活机动地“中道而行”。到了《中庸》则“中”除原有之价值意义外,又带上了本体论意义,成了“天下之大本”。就是说,它既是天地运演之法则,亦为人的行为之规范。自此直至宋明理学均在“天人”契合处言“中”之义。从现代观点看“中”绝非“调和”、“折中”之谓,恰恰相反,它是古代儒家士人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提出的极严格的自我规范,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中规中矩。但同时“中”又含有依据具体情势选择最佳处世之道的意思,具有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