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媒体对女大学生呈现的频率、方式,对女大学生议题的选择和报道角度的选取,都影响并建构着社会和公众对女大学生形象的感知.对媒体来说,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忘记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报道取向:从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来说,应从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适应社会能力教育等方面加强女大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2.
李勇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128-130
采写校园新闻是每一位校园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要实现校园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着力培养"大局、策划、媒体、创新、精品、特色和服务"七大意识,提高审势能力,实现"社会与学校的结合,整体与个体的结合,外媒与校媒的结合,数量与质量的结合",才能全面增强稿件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校园媒体是我国大众传媒的一部分,也是向全社会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园媒体中,校园网络的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因此也成为高等学校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最具潜力、可以大有作为的一种媒体形式。校报可在校园新闻的深度报道、校园文化的全面展示和专业性上下功夫。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虽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在向师生传播社会信息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媒体要讲究品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吸引眼球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只有为公众负责,为社会负责,新闻和发布新闻的媒体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新闻人要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受众看到的,应该是媒体应有的人文精神和新闻良知。  相似文献   

5.
新闻之所以被人们唤作"新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新",其次才是"快".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写每一篇稿件时,都要善于发掘新的角度,只有这样稿件才会愈发精彩,媒体才能越办越好.如何选准最佳新闻写作角度,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要真正做出受众欢迎,并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要求的社会新闻,就必须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道社会新闻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宏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媒体对暴力新闻的不正确报道,导致其负功能的出现,并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报道暴力新闻时,媒体的麻醉、信息泛滥、金钱至上等负功能,给人们和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为此,要完善新闻立法,加强媒介教育和监督等。  相似文献   

8.
主动适应 科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最近,国家教委主管高教的部门负责人在“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建设与评价研讨班”上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首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观。高等教育既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又要科学定位。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满足社会的所有需要,所以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主动适应、科学定位”,这是高校办好教育必须切实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任何国家的教育都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  相似文献   

9.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一所学校都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第一要认识到位。我们必须在观念上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能认为其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应该看到,校园文化不仅会影响教育路线、方针的正确贯彻,而且也会影响学校能否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的问题。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播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专门机构,它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队伍,有经过科学设计的课程及教育教学方法,因而对学生比任何一种文化环境都更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学校不抓文化建设,就等于放弃了学校的职责。学生只读…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他们渴望了解社会,渴望教师能站在时代的前沿,用最有说服力的理论解答他们心里的各种困惑。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新闻,更应该了解学生关注新闻媒体的途径以及对初中生的影响,培养初中学生分析新闻的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初中生关注新闻的途径主要有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电视、广播等媒体。新闻种类较多,本文从学生关注新闻的六个媒体切入并研究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涂皓 《教育》2014,(8):37-38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特别是自媒体的发展。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期望像以前一样,靠"瞒"把突发事件处理掉是不可能的了。学校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当然也少不了与媒体打交道,一般是主动邀请媒体来报道办学成就,再有就是学校"出了事",媒体"主动"找上门。学校突发事件处理不好,很容易被媒体抓住把柄广为宣扬,给学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教育教学陷入被动。所以,学校管理者应该学会与媒体打交道,特别是要学会"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在这个时代,自媒体具备的这种强大的传播功能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其双刃剑的效果日益凸显。自媒体的发展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不仅是时代赋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也是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在自媒体时代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有信心迎接挑战,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基于此,在探讨自媒体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所学校,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是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履行社会责任。学校如果不履行社会责任,那就不是学校而是"学店";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具备社会责任感,那就只能是"教书匠",而绝不会成为教育家。我们要办学校,而不能办"学店";我们要当教育家,而不能当"教书匠"。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确把握社会新闻的发展趋向就要改变社会新闻的理念,实现从社会新闻理念到公共新闻理念的跨越。公共新闻理念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对媒体与受众关系的重新定位;对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再认识;对新闻本质的深入挖掘。公共新闻理念从媒体角色、新闻来源、新闻报道思想、新闻存在价值、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这五个方面影响社会新闻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闻院系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对社会新闻观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资料显示,高校新闻院系学生有关媒体的党性以及新闻的真实性等的认知整体都是十分积极的,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改革,这样才可以显著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以来的第四大媒体,利用网络发布新闻、传播消息,在当今信息时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网站于2003年制作完成了新闻信息发布系统,开始对外发布新闻信息。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网站新闻信息发布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但与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差距。笔者试图从学校网站新闻信息的采集、编写、审核、发布、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探求原因,从而提高网站新闻信息发布水平,使网站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新闻稿件的获取途径学校网站新闻稿件的获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般…  相似文献   

17.
大众媒体开展批评性报道,本质上是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问题。当今,批评性报道在新闻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好批评性报道的"度"。批评性报道要掌握好"度",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法开展批评;而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则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开展批评;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也需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8.
徐俏琳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67-69,13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日俱增,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新传媒的出现,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活资源,使青少年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媒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我们的态度是正确规范、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2,(2):23
新闻回放:2011年5月,高考在即,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是否参加高考的争论闹得沸沸扬扬,南科大一时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点。在5月27日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学校的改革,都必须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著名教育学者熊丙  相似文献   

20.
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对外传播事业发展了近20年,对外传播力度和影响力有明显提升,但这并非意味着西方世界对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广泛认可和接纳.要提升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对西方的影响,新闻传播就应当走大众路线而非精英路线.要实现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对西方受众传播的大众化,可从媒体自身角度提升对西方受众的影响,一方面要重新定位西方读者群,加强对西方受众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加大与西方受众认可的主流搜索引擎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