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只有教师用"母爱"般的关心每位学生,学生才会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学生的上进心才十足。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2.
有位教育家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差异,赏识学生的成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如果说"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终极目标,那"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可以被看作是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学政治教师首先要从自身的课堂抓起.要打造中学政治课的和谐课堂,需要注意以下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 1 民主平等。让师生关系洋溢着和谐之美1.1 赏识学生,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赏识教育是教师的金钥匙。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只要辅以适当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放潜能的教育。赏识对学生来说是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怡人的甘露。教师一个欣  相似文献   

4.
<正>【理念阐述】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作用。奥格斯·冯·史勒格说:"在生命的真实里,每宗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四年级的学生从父母、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往往缺乏自  相似文献   

5.
师爱是一种心灵感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矫治学生自卑心理的一剂良药,教师要用"心"来关注每一位学生。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教师要注意挖掘自卑生内心深处的"闪光源",发挥他们的特长,创造成功的表现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和能力,进而树立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  相似文献   

6.
“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是我校跨入新世纪后提出的全新理念,也是追求的最高目标。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不仅要进行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而且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员育人。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现代教育氛围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是一种开发性、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操、品质和人格;它是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它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既有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又有品…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老师都想让学生学好自己的科目,作为一位初中化学老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学好化学,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关键: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没有伟大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57):107-108
<正>相信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爱上英语课,《学记》中讲"亲其师,信其道"。情感在教育成功中起重要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老师任教学科的学习态度和任教老师有极大关系。其实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赏识,尤其是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欢乐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给予他们肯定和信任,为他们提供前进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感到民主、宽松、融洽,没有任何形式压抑和强制,才能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特点、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只有对学生了解透彻,我们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美国奥苏伯尔在其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这样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然而学情是多样化的,学生是不断变  相似文献   

10.
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他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的结局。充满信心的人,永远击不倒,他们是人生的胜利者,自信可以克服万难。拿破仑曾说:“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的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他认为:“信心是‘不可能’这一毒药的解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竟然没有一位教师能够把发展自信心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实在是人类文明一项无可估计的重大损失,因为缺乏自信心的人,并不能算做已受过正常的教育。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在;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撒向人间的都是爱;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在教育与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点燃他们憧憬美好未来的希望之火。如何使自己的语文...  相似文献   

13.
张安秀 《甘肃教育》2014,(11):26-26
正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心,是教师教育成功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学生的一切优秀品质的形成,都源于爱心意识的生发。教师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除了一如既往地需要家人、亲友的爱之外,还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没有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就缺乏交流通道。但怎么去爱学生,却并不是每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14.
吉友堂 《小学生》2012,(9):15-15
我通过这一学期对新课标的学习,觉得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转变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一、变"教师讲"为"学生说"长久以来,知识都是靠口耳相传,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要注意力集中地听,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想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普雷西说:"学习以成功为动力."成功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力求成功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需要[1].教师教学的艺术和生命在于要不断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对那些经常遭受学习挫折、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要让他们乐学.下面,本人结合近几年来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没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15日阴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心灵的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像在我面前打开一扇扇窗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7.
蒋科 《考试周刊》2014,(20):140-141
<正>一、引言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但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一部分特殊学生基础差、习惯不好、学习意识很"懒",但最可怕的是从他们口中说出"我不是读书的料,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是勇气和信心。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活他们的"懒"意识,拨动这些学生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弦,挖掘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一位哲人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作为教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也必须找到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而能否发掘出他们的潜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能否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欢乐与自豪。笔者的学生多是所谓的“低差生”,两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成功教育”确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一、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心理学有个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高期望,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然而,在一…  相似文献   

19.
施娟 《考试周刊》2007,(40):29-30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二十一世纪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世纪,它要求的人才应该是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现今的数学教育中仍存在着大量的"差生"。他们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如有的没有压力,散漫无羁;有的因"偏科"造成数学成绩不佳;有的缺乏明确目的,被动敷衍;有的缺乏信心,甘居落后。但不管何种情况,都不是"出窑的砖——定型"了。那么,如何转化这部分"差生"呢?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以"不求人人得高分,但求人人都成功"为目的的"反复成功"数学教学模式,其主要内涵是在数学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渴求下一次的再成功。全国模范班主任林承霞说过:每个孩子都有成才因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得到相应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关爱每一个个体,对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信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