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2期登载了两个诵读课例,展示了两位教师对“诵读”的理解和探讨。这里我就唐老师讲授的《生命的意义》谈点个人看法。一、唐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上发表了关于诵读的精辟见解———《诵读,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中谈及阅读教学和诵读教学的区别:“阅读教学可以鼓励对文章的批判,诵读教学则应侧重对文章的体悟。”诵读应体悟文章的什么呢?最重要的我以为当推文章的主旨。《生命的意义》主旨应是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二是表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  相似文献   

2.
怎样用好新教材,上好语文课?对教材中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法学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唐江老师讲授的《生命的意义》是一堂乎新课标、新理念的示范课,对诵型课的上法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生在初步理解主人公感情的基础诵读,通过诵读深入体会主人公感情,以期与主人公产生感情上共鸣,最终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在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堂有新、有示范意义的课。它改变了以往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门槛》一课,教师主要让学生过协作诵读来感…  相似文献   

3.
冼庆欢 《广西教育》2011,(25):46-46
在最近举办的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中,老师们展现的"同课异构"课例,让笔者感触很深。现以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两个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教师在教学时如何做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文言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寓情于声,可以知文会意。本文以特技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小学文言文《天籁》一课为例,从文言诵读的角度出发,透视名师课堂中是如何创造性地借助文言诵读,还原文言的语感、复活文本的情境以及唤醒学生读文言文的真切体验。以此带给语文教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和启发,唤醒文言诵读得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朱红彪老师《门槛》的教学与唐江澎老师《生命的意义》的教学在课型模式与教学结构上比较相近,大致上是:以诵读为教学的起始,将学生引入课文→由诵读而引起评读,在评读中引导学生品析课文→再读再评,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或作者情感的理解→再将这种深化了的理解通过诵读表达出来。这两节课,课型比较新颖,教学内容开放,学生活动充分,研讨气氛活跃,师生对话平等,有着较为突出的亮点。这两节课突出的亮点是:教师深化教学过程的技巧。在《门槛》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三个关键深化了教学的过程。第一,刚开始评读,教师就敏捷地抓住…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饱满的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多媒体演示,填补空白,创设情境等手段,激起学生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一、借助媒体,情动辞发笔者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中,待学生充分诵读、感悟课文后,教师适时播放战士们英勇夺桥的电影片段。当学生看到那纷飞的炮火,战士们奋不顾身夺桥的战斗场面,都情不自禁地和我一样激动,有的甚至"啊""呀"地叫起来。  相似文献   

7.
刘成 《师道》2008,(7):51-51
日前,笔者听了两堂“同题异构”型诗歌研究课,课题为李清照的《醉花阴》。两位老师都注重诵读,他们凭借自己上乘的朗诵水平亲自作示范诵读,达到声情并茂的境地,赢得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他们读得美、读得雅,读得有情有韵。可是许多老师却忽略了这样的细节,在示范诵读完毕之后,两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安排同学们进入自由诵读的环节,然后就开始鉴费陛的解读探究。其实笔者最期待的一个细节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朗诵完毕之后,能够让一位同学作代表性朗读,教师以此为契机,  相似文献   

8.
秦峰 《中学文科》2006,(7):82-82
听了程翔老师上《将进酒》一课,深受教益。一开始感觉课有点平淡,但在引导学生体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程老师一句高亢的“天上来”诵读让学生群情激奋,听课老师也猛地一震。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充满激情的诵读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教师如何利用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积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思路】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教师尝试以"一首带多首——古诗整合教学法",努力落实四个字:读、想、赏、悟。立足"诵",扎根"习",通过诵读达到知义明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习得方法。《古诗词四首》中的三首古诗词来自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渔歌子》(四下第23课);《小儿垂钓》(三上《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一字诗》(六上《语文园地一》中的趣味  相似文献   

10.
薛晖 《儿童音乐》2010,(6):42-46
高中课改调研(8) 此次调研,共听了五节音乐课,三节《音乐鉴赏》模块的课,一节《演奏》模块的课,一节《歌唱》模块的课。看得出五位老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认真对待此次教学。可透过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教学,还是能感觉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引发了我对"音乐教学到底将学生引向何方"相关问题的思考。音乐教学没有准确方向可以把握,有学科的原因,有教师的原因,可能也有教材编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戴蓓  何文宁 《广西教育》2012,(16):37-40
一、研究的缘起《人民教育》2010年第20-23期上刊登了一系列"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研中,基本上是以听课为主,听完以后组织大家评课,老师们感觉有收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秋天的怀念》。课始,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了颂扬母爱的名言,并饱含深情地演唱了阎维文的《母亲》。揭示课题后,教师配乐诵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在婉转的音乐声中,教师眼含热泪、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一个喜迎丰收的日子里.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团队成员又一次前往北京市延庆县花盆小学.开展研修活动。活动主题是《在改变自我中前行——每节课改变一点点》。王翠菊老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来自课堂上真实的困惑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陋室铭》和《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家名篇,赞颂了君子之风,抒发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两篇都是音韵和谐、语言凝练的千古美文,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文言语感的好材料,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学习时,除了完成“课标”要求的在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目标之外,还应该在诵读中细致体察文章字里行间的深长情味,  相似文献   

15.
仝会 《考试周刊》2011,(72):50-51
在大陆与香港教师分别就相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比较研究———"一课两讲"项目中,一位上海的老师就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一课设计了堪称完美的经典教学法。在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寓意、把握愚公形象基础上领会愚公精神.  相似文献   

16.
吴金英 《小学语文》2011,(12):22-22
本台刊找最喜欢的文章是黄国才老师的《习作指导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表达》一文。因为写作一直是让孩子们头疼的事,更是让所有语文老师们头疼的事。学生最主要的困惑就是不知从何下手,不知该怎样去写。教师们的困惑就是不知道习作指导课该怎样上。黄国才老师的文章.使我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诵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教师不但要示范诵读,而且要乐于跟学生一起诵读,这样的诵读笔者将之称为"下水诵读"。示范诵读不一定非要用下载的音频或视频,教师亲身示范的效果往往会更好。有些老师在进行诗歌、散文教学引导学生诵读时,总喜欢利用一些现成的音频或视频。  相似文献   

18.
杨才 《甘肃教育》2011,(16):58-58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听了我校朱斌林教师上的公开课,犹如身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漫步其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游"感颇多,现将这节课作如下评说。一、从完成的教学任务及效果看1.《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的一篇写景小品,朱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理解主旨、透视文章深层内容、领略山水之美、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一名小学教师投书《中国青年报》,讲述其饱受"赛课"折磨的经历,表达了对这种表演式赛课的巨大担心。显然,这位老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赛课的初衷是通过研究与交流,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推动教师钻研教学,形成研究风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的确,一大批教师通过赛课脱颖而出,成为各学科的领头人;一批有影响的名师由此诞生,成...  相似文献   

20.
《〈伦理学原理〉批注》是青年毛泽东"修身课"、"哲学课"的学习体会和总结。其中的哲学思想既丰富深刻,又庞杂混乱。研究者们大都侧重于研究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某一个方面,而述评文章的分类整理又过于粗疏。因此,对《批注》中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的归类整理,为相关的研究者们提供方便,是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