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杜娟 《江西教育》2014,(7):55-57
听了知名教师支玉恒《再见了,亲人》这节课,引发了听课教师的深思:阅读教学就应该像支老师一样,巧妙设计教学中"动"与"静"相宜的环节,让学生真正体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情。片段一逆转角色激将,调动学习热情师:他们根本不是亲人,你们都弄错了,作者也弄错了。(生不服气,举手)师:还举手?是不是想和我辩论?生:是!  相似文献   

2.
M老师是名师,德高望重,却又平易近人,六七十岁还活跃在一线。有一次听完课,那位上课的年轻教师追出来,很热情地请她对课提些意见。M老师笑着说:"你的课上得很精彩,要说建议嘛,我觉得再多些爱就好了。"年轻老师有些迷忙,奇怪地追问:"我对学生很好的呀,你看他们都喜欢我的。我本身性格外向,上学期学生测评我得分最高呢。"M老师笑着不答,只是示意跟她到教室去谈。到了教室,M老师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说:"桌上有灰不能对着学生吹,可以跑过去朝自己这边吹,或者找湿抹布擦掉。"  相似文献   

3.
成长的记忆     
课间,通常是以这种形势开始的:"老师,同学们,下课了。""下课!""起立了!""老师再见……""砰!哐当!唏哩哗啦……""嘁嘁喳喳……"  相似文献   

4.
声如苍蝇,却也会"狮吼功";面不带笑,却十分幽默;看似慈祥,却是严厉之师。这便是我们的历史老师——邓彬老师。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他很凶,所以十分怕上他的课。星期四第二节课,邓老师风风火火地走进来,声音小得像蚊子:"上课!"我还没听清老师说什么,坐在前排的班长大喊一声:  相似文献   

5.
李胤昕 《考试周刊》2011,(49):68-68
课例重现:钱梦龙老师教《少年闰土》一课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问:"跳鱼有几只脚?"钱老师当时不知道,换作我们,可能是先询问是否有人知道,但钱老师坦诚:"我也不知道。"才问:"同学中有人知道吗?"同学也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李月梅 《班主任》2013,(8):70-71
总想和女儿谈谈心,因为她最近的成绩有所下滑。 一天我在上网,她也凑过来,我借机和她交心。我问她:"能告诉妈妈,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吗?"女儿说:"有亲和力,不古板的。"我问:"那你觉得老师的亲和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她回答:"很多,比如能和学生用心交流,彼此之间不会因为师生关系而拉出一条警戒线;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我认为,教师的亲和力也体现在衣着和教学方法上。您知道为什么我们都不喜欢老教师吗?  相似文献   

7.
【案例】放学了,二年级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家长接送地点,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再见"争先恐后响起,老师快乐地跟孩子们告别:"路上小心哦!"一连串的责备声忽然响起:"你怎么有两个书包?还有一个是谁的?他自己怎么不背?"  相似文献   

8.
不笑才怪     
提前下课 教数学的宇文老师在课堂上宣布:"同学们,由于大家向校长反映我上课经常拖堂,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拖堂啦!" 顿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宇文老师接着说:"为了表现我的诚意,今天这节课提前十分钟下课!好,下面开始数学测验,下课时交卷。"  相似文献   

9.
论语考级     
任语 《辅导员》2014,(9):46-46
星期五的班队课上,张老师组织了一次论语考级比赛,顿时班里有人欢喜有人忧,而我却信心满满。张老师宣读完考级规则后,我拿起论语稿,信心十足地背了起来,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没过几分钟,我就将十六条论语滚瓜烂熟地背了出来。接着,我轻轻地叫了声前排的张悦瑶,问她"你背完没有?"她回答:"背完了。"我又说:"我们一起去考二级把!"她说:"不要吧,我想一级一级考。"  相似文献   

10.
"尊重学生"很容易说,但做到位实属不易张汉林:赵老师,您好!最近我们一起听了几节"同课异构"的初中历史课,您的感受如何?赵亚夫:坦率地说,有两点感觉一是"同课"但没有"异构",反倒觉得这些课很雷同;二是除了用历史教科书上课外,历史特色不够突出。张汉林:我也有同感。虽然老师们都在努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有工具化味道,自主学习好像就是自学,合作学习也比较机械对这些现象您怎样看?  相似文献   

11.
《中文自学指导》2011,(2):30-36
时间:2010年6月6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的审美化黄锐杰(以下简称"黄"):王斑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您这次来华东师大给我们开设了"审美与政治"一课,我们  相似文献   

12.
【缘起】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600里外的支教老师,会在半年内和学生们好成这样。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嘻哈、玩乐,他们也因此更黏我,挺好。他们不知从哪里听说我要到邻近学校上公开课,竟在课上七嘴八舌地纷纷要求:"别去,老师别去给他们上课!"我问:"咋了?为啥别去?"又都不说话了。  相似文献   

14.
布置完暑假作业,在祝福声中和学生们挥手说再见。回办公室的路上,聪明而有些调皮的课代表将了我一军:薛老师,你的暑假作业是什么?我没有思想准  相似文献   

15.
某年省级评优课上出现这么一个环节:赛课老师请学生上去板演,过道里有一滩水,老师提醒该学生,注意脚下有水。评委以及很多听课的老师都觉得,这位老师很有素质,到底是什么素质呢?又好像说不清楚,后来有人就此问执教老师时,这位老师说:"我在乎的是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有一年,薛法根老师到我区"课堂节"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活动承办学校唯一的五年级班基础薄弱,一名学生在黑板前听写,把"蜓"写成了"蜒",薛老师提示了几遍,全班没一人发现错误。薛老师又让学生归类"蜻蜓、蚱蜢……"属于什么,整个班竟然抽象不出"昆虫"。仅仅听写和初读课文就花费了半节课时间,我们当时十分担心:薛老师教得下去吗?孩子们学得下去吗?薛老师并未按预设的流程教学,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学,学生即使有一点点进步,他也不吝夸奖。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保护,渐渐地,课堂由开始的"七零八落"变得规整和协调。当课接近尾声时,竟有一名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课文的题目不是"祖父的园子""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此时,薛老师把"惊讶"写在了脸上,并由衷赞叹道:"这个问题提得多好啊!"课堂的最美和音由此漾开:师生共同把课始阶段的初读感受"怎么样的园子"提炼、升华为"我怎样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7.
许世平 《广西教育》2014,(20):53-53
两年前,我应邀到南宁市金陵镇中心校"送课下乡"。课前,在向该校教师了解学情时,我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期待:想学到一些"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窍门,借此实现学生兴趣与知识点学习的自然交融。我接到的任务是上一节复习课,经过反复考虑,我拿出了一套用多媒体互动技术整合复习课教学的方案:在课件里制作一个计分板,以比赛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赛,让学生进行组间PK。有了计分板,  相似文献   

18.
吉春亚老师指导北京小学仉思越老师说课时,首次独辟蹊径地提到了以把握课堂教学的"度"的角度来说课。再听吉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我对把握课堂教学的"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蜘蛛为什么不从网上"落"下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一课叫《雷雨》,《雷雨》中写下雨前的部分有这样的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刮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我听到三位老师的课都注意到了这个"垂"字,  相似文献   

20.
邹立明 《考试周刊》2012,(27):146-14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通钢一中教师邹立明,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二节"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功"这一节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