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教育业已呈现出人文化趋势。这一人文化趋势其实质是要求教育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育学生的人文品性,铸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了顺应教育人文化的时代潮流,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主张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比重。诚然,针对我国目前教育重理轻文的偏颇,适当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比重,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在教育人文化的今天,挖掘自然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的完满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人文价值是科学教育的本然价值 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意义和价值,必须以科学教育客观上存在人文…  相似文献   

2.
人、世界、教育: 意义的失落与追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当代教育面临着意义的失落与重建。现论层面,应在深入反思教育存在之根本的基础上构建整合人文与功利的回归生活的教育理论体系;实践层面,应实现由主知教育向生活教育的提升,把智力的开发转换成意义的生发,在广泛的交往中把人引入世界。人、世界、教育构成一个真实的意义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多元化的,包含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生命教育立足于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其本质是追求人的幸福生活。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然而由于学校教育的"重知轻情"倾向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日渐失落,致使中学生的校园暴力、漠视生命现象频发。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强化学校的主导作用,巩固家庭的保障作用,家校共同帮助中学生厘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中学生的生命之花绽放。  相似文献   

4.
今天,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有一些本不愿看到的现象:小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中学生能冲破情感、意志的防线.为得到几个游戏机的钱.杀害亲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文学作品的教学仍旧多以练代读,以训练能力代替心灵感受,从而降低了阅读的品位。尤其是在使用增强了文学性的新教材以后,教学更要真正做到回归文学的本性,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取人生成长过程中不或缺的宝贵精神食粮。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品味自然,体会作品情意从本体论角度来看,人是精神和情感的主体;从发生论角度看,人有爱美的天性。因此,凭教材引导学生用充满诗意的眼和饱满的激情去欣赏自然、品万物而获取美感,应该是课堂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务。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悠然见南…  相似文献   

6.
西方近代以理性的高歌猛进为时代特征,但理性张扬的结果却使自身由“凯旋”跌落至“黄昏”。非理性主义试图切近传统理性生长之根而施与消解式疗治。但是非理性主义的拯救由于自身的缺陷而陷入困境。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表征着“以人为本”的时代诉求和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7.
8.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相似文献   

9.
10.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最近,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处理上,让我感触颇深。A老师上完后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相信这篇课文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  相似文献   

11.
教育目的是"为人"的,其价值取向是"人为"的。人的诗意生成性本质决定了教育具有诗意生成性的本质。中国传统教育以诗意文化为依托,运用诗意言说的方式,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质效,自然具有诗意的本质。而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圭臬,使得教育朝"逻各斯中心"发展,教育成为"非诗意"的存在。教育本真回归的路径在于教育目的指向培养完整的人、教育内容依托诗意文化、教育过程润泽心灵、教育言说凭借典雅的汉语。  相似文献   

12.
7月20日这天,几个同学来到罗卡警官家,一起庆祝尼可12岁的生日。“我好像是11岁呀?”尼可有点疑惑。李莎指着壁挂上的相框,说:“你的这张婴儿照上显示拍摄于12年前,你怎么会是11岁呢?”  相似文献   

13.
徐宁  冷静 《文教资料》2008,(10):159-160
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如何善用而不致误用大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人文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却得不到其应有的地位,丧失其应有的尊重性,导致人文教育在大学的失落.本文试探讨人文教育的"突然"与"应然"的差距及其原因,进而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冲击 ,创作主体发生故障 ,导致了文学精神的失落。要追寻失落的文学精神 ,就要坚定作家的文学立场 ,强化理性思维 ,弘扬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执着于对艺术虔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李晶 《海外英语》2012,(4):23-24
当前高校外语教育正面临着意义失落与重建的关键时期。该文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了回归生活这种后现代课程理念对于外语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启示作用:语言教育是发生在教育和教育者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之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语言学习教育发生的场所,是语言教育的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论述了外语教育的终极意义是发挥它人文价值的功效。从实践层面,探寻了整合学习者生活世界与语言教育世界的教育策略,即:外语教育生活化,学校定位本位化,教育评价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育人文价值失落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已经一年了 ,今天重温讲话 ,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 :那即是要认真做好“加减法”。“减”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加”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的谈话振聋发聩 ,发人深省 ,提示了中国基础教育之所以畸形发展的形而上原因 ,那就是教育人文价值的失落。一、教育价值和教育的人文价值价值是客观事物向主体呈现的积极意义。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考察教育的价值则是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等价值主体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积极意义。这个“积极意义”涵盖并包容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 )教育…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已经一年了,今天重温讲话,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那就是要认真做好“加减法”。“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加”: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的谈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提示了中国基础教育之所以畸形发展的形而上原因:那就是教育人价值的失落。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幸福的失落与追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幸福关涉教育本真意义的实现,“圣化“的教师形象、外在强势的幸福标准和病态的幸福观导致教师幸福的失落,凸显了当下教师从业的困境.教师幸福既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又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追寻教师幸福,张扬教师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需要社会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找寻与确认,对人主体地位的找寻与确认也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生活的人性诉求,其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人却被边缘化了,音乐教育的主体迷失了。如何找回失落的主体,音乐教育必须回归人自身。  相似文献   

20.
耻感包括知耻感和羞耻感。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由于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失误,使得一些大学生荣辱不分、是非颠倒、耻感淡化。提高知耻能力、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和构建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是提升大学生耻感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