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印章中,字法与章法密不可分?换个角度来说,字法实际上就是“小章法”,影响着整个印面效果。吴昌硕在这方面则有过人的把握能力、下面再解析他的几方印作.  相似文献   

2.
正书如其人。书法创作既要展现个人的性情,也要遵循章法,只有章法运用恰当,写出来的字才能体现书法之美。章法统领着书法作品的外观与内涵,或雄浑遒劲,或秀美飘逸,或端庄工整,导引着书法艺术的视觉感受。章法,是指排布整幅作品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呼应,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以及一字与多字之间的关系都要处理得当。关于布白,历代名家都作过精辟的阐释,明  相似文献   

3.
正第六章《乙瑛碑》的章法一幅书法作品,要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通篇一气呵成,方能成为整体完美的艺术之作。章法,就是整幅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上下左右承接和呼应的方法。与章法相比而言,结体属于一字之内的小结构,章法则属于整幅作品的大结构。章法也称布白,即在白纸上分布黑字。清代刘熙载《书概》中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  相似文献   

4.
品读韩愈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作,被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散文创作上,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的古文。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在诗歌创作上,他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中。他的诗歌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相似文献   

5.
宋朝有个丞相叫张商英,他爱好书法,特别喜欢写草书,闲来无事,便提笔龙飞凤舞一阵,很是得意。其实,这张丞相的书法很不到家,字写得不合章法,很多人都讥笑他,但他却不以为然,仍旧我行我素,按他的老习惯写字。一天饭后,张丞相突然来了诗兴,偶得佳句,便当即叫小童磨墨铺纸,提起笔来,在纸上龙飞蛇走。写完后他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6.
正篆刻艺术,无论是从继承还是出新的角度,都不外乎从字法、章法、刀法上着手和突破。而在具体的取法和创作当中,分寸与尺度的把握要力求准确和精当。一、字法的"度"。在古文字的取法范围拓宽之后,当代篆刻在入印文字的取舍和字形结构的排布处理上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7.
<自叙贴>是唐代僧人狂草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品,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线条细瘦圆劲,外柔内刚,飘逸飞动而又骨肉停匀;结字优美而生动,章法前缓后急,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和不凡的领悟能力,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至今无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8.
曾巩,字子同,北宋临川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曾巩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官宦之家,少年丧母,祖父与父亲都在地方任职。曾巩小时候聪慧而且勤奋,他12岁时所作的《六论》,语言精炼,章法奇巧,气势雄伟,很快便在乡里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9.
提到书写,必然会联系到与此紧密相关的执笔姿势、运笔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的执笔姿势、运笔习惯会写出不同的笔画、结字,而不同的笔画、结字特征都有不同的人格定性,就这一点讲,对教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哪个人写出来的笔画、结字、字阵、章法“怪“,那么他的心态、个性气质必然也是“怪“.……  相似文献   

10.
正孙过庭穷其一生研习"二王"书法,在用笔上劲健俊朗、结体上遒美飘逸、章法布白上独出机巧,最终,以一篇惊世力作《书谱》诠释了其中的奥秘。他成功地利用了笔画的粗细、字形的大小、线条的连贯、空间的疏密、分布的欹正等创作元素,营造出了散落群星、布列银河般的萧散之美。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对孙氏书法的章法加以分析:一、笔画的粗细:笔画的粗细变化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形成跌宕感,古今善用笔者皆善此法。《书谱》中的字,轻重变化极大,  相似文献   

11.
睡虎地秦简文字处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过渡时期,字体兼有篆书和隶书的特点.字体风格上整体表现出平直化,体势有了横向趋势,章法结字灵活多变,笔画由圆转走向方折,同时伴随着线条的连断、长短变化.逆入横出的笔势,粗细不匀的笔态,隶书波磔特征的隐现,这些都体现出睡虎地秦简字体风格的渐变性与过渡性.  相似文献   

12.
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结构和章法有着深刻认识。就结构言,他指出《金瓶梅》不同于《水浒》《史记》,具备有机整体的艺术结构;就章法言,他在金圣叹之后加深认识,具体总结了《金瓶梅》的章法经验。这些认识对于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沈根度书友的草书中堂,书写毛主席的七言律诗《长征》。作者自始至终一笔不苟,用笔精到,结字在端庄中有大小变化,章法比较和谐。偶有几个小瑕疵,如"闲(闲)"错写成了"间"字、"难(难)"字越出章法的边缘而略显不协调、落款太拘谨等,但仍不失为一件整体感较强的作品。作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草书字势的欹正相间与"行气线"的摆动照应。字势的欹正相间,是指草  相似文献   

14.
钟超文 《江苏教育》2022,(93):57-6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坚持是写好书法的必由途径,写好毛笔字还必须在笔法、字法、章法上下功夫。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观察汉字、识读汉字、表现汉字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新时代的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书法的图像识读,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辅助学生从笔画细节、结构特点、章法构成中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多维角度对书法范字、书写练习等形成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第十二讲通变章法,是书写内容分行布白的呈现方式,也是书法作品中与笔法、字法并重的三要素之一。章法形式多样,受展示需要(功用)、书写内容、字体、载体特征、书手审美倾向等多方面影响,如少字的大字作品与多字诗文作品章法不同,行列整齐的楷隶作品与行草作品章法不同,为追求视觉效果的展览作品与实用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我习字之初,只知追求架子站得住,结体匀称而好看。后来才知道一点一画也有讲究,就是用笔要有质量。再后来学书了,又渐渐知道写一篇还得有个整体感。就是写成一件作品,不论是少则两个字、三个字或者多则几十字、几百字,都得有个整体感,最好有个整体美。一个字安排得好就有了"小章法",一篇字安排得好,就有了"大章法"。"大章法"也叫"分行布白",简称"分布法"。尝读古人关于书法的著作,持论有些很高深  相似文献   

17.
朱骐 《江苏教育》2014,(21):42-44
写字教学应当指导学生写一手符合楷书规范的汉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然而,学生的习字现状却令人担忧:执笔问题、字法问题、章法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执笔随意化、笔画线条化、章法机械化是部分乃至多数学生的书写常态。针对这三方面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确立执笔、字法、章法这三个基本法度。  相似文献   

18.
书法与礼仪     
明代解缙在《春雨杂述》中谈到书法章法时,强调:“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也就是说每行字的上下都要有前后呼应,都要左右关照,时时顾盼。通篇作品章法,犹如在战场上列兵布阵,讲究法度。我想这不仅是作书的法则,亦是人在与他人行进时礼仪之准则。《礼记·内则》中讲:“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意思是说:和父母或长辈同行时,子女或晚辈应跟随前后、左右,热情地拉着父母的手或恭敬地搀扶长辈的胳膊而行走。一点一画总关情,字与字的前后呼应,行与行的左右顾盼,不正是与礼仪之则相通吗?难怪有人通过字识人、用人、陶冶人。下面,我们就学生的几幅书法作品来欣赏。  相似文献   

19.
王汴生 《语文知识》2001,(9):F003-F004
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上,还应该注重章法。因为章法是文言作品艺术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点文言文章法,不仅有助于他们读懂文言文,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文写作水平。古人撰文,谋篇构思首重立意,力求中心鲜明突出。如《采草药》、一开始就提出“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开宗明义,使文章的思路端正,接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此殊未当”的道理,正面说明采药应当根据用药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而不能限定时间。这种立意方式实用易学,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本文是宋代的文言作品,不像先秦、两汉的文言作品那样佶屈聱牙,可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节省些时间,用于章法的讲解。  相似文献   

20.
诗歌创作是由字而句,由句成章的,所以,诗法分字法、句法和章法。三者中,章法为重,次为句法、字法。章法着眼于一首诗的整体结构,它是灵活多变的,没有固定的程式。凡诗不论古今体、五七言,总不离起承转合四字,而千变万化,出于其中;所谓起承转合,就是起联道破题意,次联承其意,第三联用开笔,结旬收转,与起联相应,以成章法;但“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所以章法的变化又尤为重要。李东阳说:“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泥于法而为之,则撑拄对待,四方八角,无圆活生动之意。”纵观古诗词,章法的灵动中逆挽句法可占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