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系统是一架飞机,拆掉任何一个零件都可能导致飞机最后的坠毁”4月1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美国野生救援协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全国食用野生动物状况及公众对野生动物消费态度调查报告》。这是继1999年在全国21个城市开展有关调查以来,再次对中国人餐桌上野生动物的消费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摸底盘查”。据介绍,这项调查中所称的“野生动物”包括人工合法养殖的野生动物和来自野外的野生动物。人们尤为关心的是,在经历了2003年的SARS,以及近期禽流感疫情日益紧迫的情况下,中国人食用野生动物的总体状况和态度有何转变?通过…  相似文献   

2.
自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以来,铁路运营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环保措施打造雪域高原上的“绿色天路”,到目前青藏铁路没有发生一起环境事故。近日,青藏铁路格(格尔木)拉(拉萨)段工程竣工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验收。  相似文献   

3.
自本世纪50年代喜马拉雅山脉发现“野人”的消息传出以来,神秘的“野人”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在西藏进行了20多年野生动物考察和研究的专家刘务林日前透露,根据他的野外考察和分析,传说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野人”和“雪人”,很有可能是与“人”的体形很接近的棕熊。可是,此前一位国外登山运动者还坚持他亲眼看到了“雪人”。 现任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驻拉萨办事处主任和西藏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处长的刘务林,曾参加过无数次西藏野生动物普查和专项调查,主持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在传播学领域,斯格等学者认为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我国近年来饱受公共安全危机之苦,非典、禽流感、H1N1流感与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等一次次搅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拉萨是全球著名宗教城市之一,集"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民族与国家"等现代性命题于一体。本文以《西藏日报》、《西藏商报》两家媒体对拉萨城市交通、住房、休闲生活城市空间的报道为例,发现拉萨媒体建构起了民族与国家、传统与现代相和谐的政治和文化图景。本文认为,拉萨媒体需要肩负的责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形成,以及让城市中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在现代性的维度下走得更加良性。  相似文献   

6.
<正>土主崇拜的历史渊源彝族人自古以来就崇拜自然物神,将龙、虎、火、鹰、葫芦、绵羊等奉为图腾,作为神的灵魂载体。彝族人自称“腊鲁把”,彝语“腊”为虎,“鲁”为龙,“腊鲁把”其意就是龙虎族人。“腊鲁”后写为“腊罗”,音稍有异,意思全同。与自然物神崇拜一脉相承,彝族人还有深厚的祖先土主崇拜。人们将在社会活动中给百姓和后代带来福祉,对民族贡献大、影响深的族人,奉为“土主神”。“土主”即为“当地之主”,是典型的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周围环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环境保护学的理论 ,在通常意义上来说 ,环境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博物馆环境保护是指预防和控制博物馆周围的大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博物馆周围的城市工厂、设施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对馆藏文物保护和参观游览环境造成的危害。虽然博物馆周围对其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周围环境的恶化 ,对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李敏 《大观周刊》2010,(46):96-96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近年来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生态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市自然湿地也面临生态退化的威胁.人们开始认识到湿地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人工湿地的应用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卜元 《今传媒》2006,(10):36-37
如今的报刊,“指数”一词满天飞,连“腐败”也有“指数”。有家小报,办有推介名胜点的专栏曰:“驴友自荐”。那专栏里有篇短文《洽川湿地随鸟飞翔》,开头三行为:“推荐等级☆☆,腐败指数☆,难度系数☆☆☆☆”。“腐败”者,本意为腐烂。指数者,现代统计中反映多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情况的指标之谓也,即某一社会现象的报告期数值,对基期数值之比。依据上述常识解析“腐败指数”:2006年前后各名胜点“腐败”基期数值为“五星”,陕西合阳县洽川黄河滩头湿地在此报告期的“腐败”数值为“四星”。此处所说洽川湿地“腐败”,…  相似文献   

10.
"住宅小区图书馆"建设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菲 《图书馆论坛》2000,20(1):71-71,64
日前,全国许多城市住宅趋向小区化,小区内环境优雅,生活方便。超市、酒吧、健身房等等,享受不尽的生活乐趣;邮局、医院、学校等等,配套齐全。不久前,我去深圳探访一位享受于全国优秀住宅小区的朋友,当她得知我在图书馆工作时即生感叹:我们这个小区要有个小小图书馆则是天上人间啦。可见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利益,寻求精神食粮又是何等急迫。本文就如何适应城市住宅小区发展,把“住宅小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小区建设规划提出自己的设想。1何谓“住宅小区图书馆” “住宅小区图书馆”,指在城市小区范围内建设富有小区特色的小型…  相似文献   

11.
在图书馆学的词典中“文献”、“资料”这两个概念像一对姐妹,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认为从图书馆学的视角,对“文献”、“资料”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人们对图书馆原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黄洁 《新闻界》2005,(6):137
说起“城市牛皮癣”,人们并不陌生,它是指大小都市中广泛传播的各种非法广告。这些城市中的“癣疥之忧”不仅传播各种灰色信息,干扰社会经济秩序,还乱写乱贴,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它们无孔不入地闯进我们的视野,不由分说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虽经严厉打击却屡禁不止,甚至公然向城市管理机制发出挑战,体现出一种暴力化的传播倾向。这股悍戾的力量从哪里来,又因何而起呢?“城市牛皮癣”传播的信息大致可分三种内容:一是具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如票务、开锁、保洁、装修、租房、搬家、疏通下水道等;二是带有诈骗性质,甚至涉及违法行为的,如办理假证件、…  相似文献   

13.
说起被誉为“人民记者”的穆青,人们会自然地想起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等一大串响亮的名字。穆青的作品使20世纪的新闻史熠熠闪光,同时也成就了他在新闻界泰斗级的地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去学习和研究穆青,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实践他扎根最基层锲而不舍的“淘金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聚落形态。今天的“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生产和消费中心,不仅是现代文化的集聚中心,也是现代文化的辐射源头”。当今的城市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是肯定文化的异质性,认为“文化可以全面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同时认为“不同城市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差别很大……城市特有精神文化……对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其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天虎 《新闻实践》2009,(11):31-32
名为“晚报”不一定“晚出”常常有论者以数量来证明我国晚报阵容强大,如“截至2002年,全国晚报共有147家”等这样的论证,这是把所有名为“晚报”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晚报都包括进去了。业界对晚报这样概括: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按照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些媒体记者闻讯后,纷纷迅速赶往现场抢新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职业使然嘛。孰料,省城一家颇有名气的媒体记者言语表情中对这起交通事故“没有死人”竟然流露出“失望”和“遗憾”,认为“车祸没有死人缺乏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铮  熊澄宇 《新闻知识》2007,21(5):23-25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聚落形态。今天的“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生产和消费中心,不仅是现代文化的集聚中心,也是现代文化的辐射源头”。当今的城市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是肯定文化的异质性,认为“文化可以全面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同时认为“不同城市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差别很大……城市特有精神文化……对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其变化有着重要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档信息立法工作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文档信息的公开与豁免、开放与保密等方面的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增强了。对于立法人员和执法人员来讲 ,正确理解和使用“豁免”和“保密”的概念 ,将有助于我国文档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文档信息的“豁免公开”不能等同于“保密” ,在一定条件下 ,豁免是可以自由裁量的 ,但是保密则必须按照保密期的要求严格控制知悉范围在制定文档信息公开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过程中 ,一些同志常常认为凡是被列入“豁免公开”范围的文档信息 ,就属于需要保密的信息。其实 ,这是由于缺乏对“豁免”和“保密…  相似文献   

19.
"烤食"文明     
“啊!”——一声尖叫。这是我的一位同事把这幅照片拿给他女儿看时得到的反应。要是把照片也像电影一样分级的话,《非洲某部落猎食野生动物》这幅照片,肯定会被判“少儿不宜”。是啊,这样恐怖、血腥的场面,即使我们成年人看了,也会心里发抖。从事新闻摄影多年,我从没见过这样令人心悸的场景,真的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20.
两会代表谈“知识经济”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是国内率先撰文介绍知识经济的教授之一。他认为,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在工业经济社会,人们谈论发电机、生产线;在知识经济社会,我们必须熟悉计算机、光盘。这是一个机遇,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